孙子结婚当天,82岁李奶奶留下一封千字“诅咒”遗书,腰系红绳,从12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遗书上的文字令人触目惊心:你的婚房将永远是我的灵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奶奶生育了4个儿子,当小儿子为她添了孙子时,她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然而,命运却对她格外不公,大儿子、三儿子和小儿子都相继离世,老伴也在几年前去世了。

在临终前,老伴放心不下李奶奶,反复叮嘱她:“不到最 后时刻,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财产,只有这样,你才能老有所依。”李奶奶含着眼泪,紧紧握着老伴的手,答应了他的嘱托。

老伴离世后,李奶奶深知二儿子一向懒散不肯努力,因此她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了唯 一的孙子小涛身上。李奶奶名下有一套房产,她计划将这套房子留给孙子,并让他为自己提供养老照顾。

小儿媳得知了李奶奶的想法后,立刻表示同意,并很快就带着儿子搬进了李奶奶的家。在最初的几年里,小儿媳对李奶奶还算客气,至少让李奶奶能够吃上热饭。

然而,当孙子开始谈恋爱,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有一天,小儿媳向李奶奶抱怨道:“女方要求必 须要有婚房,才同意结婚。现在房价这么高,我们连首付都凑不齐,而且还有彩礼,这婚怕是结不成了。”李奶奶一听就着急了,她只有这么一个孙子,还盼着早点抱重孙子呢,这可如何是好?

小儿媳缓缓地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倒是有一个。”

“啥办法?你快说!”李奶奶急切地催促道。

“妈,把您这套房子过户到小涛名下。这样一来,房子有了,既省下了首付,彩礼也有了着落,两全齐美。”小儿媳边说边观察着李奶奶的神情,“您放心,小涛是您的亲孙子,他将来怎么可能不管您呢?”

李奶奶觉得这话很有道理。毕竟,房子早晚要留给孙子,现在过户给他,也能解决他的婚姻大事。这么一想,李奶奶便决定按照小儿媳的建议去做。

第 二天,李奶奶和小儿媳、孙子一起前往房管局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

然而,房屋过户后,小儿媳和孙子立即改变了态度,展现出另一副面孔。李奶奶从此开始了如同噩梦般的生活。

以前,小儿媳还能保证每天为李奶奶提供三餐。然而现在,她不再好好地为李奶奶做饭,李奶奶经常饿一顿饱一顿,还经常遭受儿媳的白眼和嫌弃。

为了把李奶奶赶走,小儿媳借口要装修婚房,让李奶奶到二儿子家暂住一段时间。

然而,这让李奶奶感到很为难。因为二儿子得知李奶奶把房子过户给了孙子,心中怨气难消,认为李奶奶偏心,不再与她来往。

李奶奶也担心,一旦从自己的家里搬出去,想要再搬回来就难了。然而,在一次外出时,她却惊恐地发现,孙子小涛将她的行李扔到了楼道里,并且更换了门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她如何敲门,母 子俩都拒绝打开门。无奈之下,李奶奶只能在楼道里搭了个纸板床,白天靠捡垃圾赚点钱,晚上就睡在楼道里。

邻居们看到李奶奶如此可怜,纷纷伸出援手,有的给她一碗饭,有的给她一碗粥,尽可能接济她。

有一天,李奶奶眼见着孙子小涛踏入了婚房,她悄悄地跟随其后,试图与孙子理论,希望能够重回房子。然而,她的期望落空了,孙子坚决拒绝,两人因此争执不休。在愤怒之下,李奶奶猛地一头撞向墙壁。

孙子一见情况不妙,赶紧拦住了她。李奶奶以为孙子良心发现,哪知他却冲李奶奶吼道:“新刷的墙要是让撞上血,多不吉利!”说着,就将李奶奶推出了门外。

不仅如此,小儿媳还带着新交的男朋友在房子里进进出出,让李奶奶感到心寒不已。她原本的安身之所,现在却无容身之地。于是,她向小儿媳和孙子提出,既然这样,母子俩给她10万元,她可以去住养老院,至少有个落脚的地方。

然而,这个提议也被母 子俩拒绝了。孙子说,装修费都是借来的,哪里有钱给你?

李奶奶无可奈何,只好向物业管 理 员求助,希望二儿子能够赡养她。但是,二儿子认为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因此拒绝赡养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奶奶万念俱灰,决定要为自己寻回公道。她选择了孙子大婚的这一天,暗自下定决心,要让这个喜庆的日子变成一个悲惨的时刻。

她将写好的遗书贴在小区的公告栏里,揭露了儿媳和孙子的不孝行为,并诅咒道:你的婚房将是我的灵堂,你的结婚纪念日就是我的忌日……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愤怒和绝望。

做完这一切,李奶奶拿起准备好的红绳,扎在腰间,想要带走孙子的所有福气。她缓慢地走上12楼,攀爬上窗口,纵身向下一跃……

天亮后,邻居们才发现凄惨的李奶奶。

然而,小儿媳母 子俩毫无悲痛之心,婚礼照常举 行。孙子还埋怨奶奶太晦气。

婚后,孙子嫌新房晦气,将房子卖了100万,另买新房。二儿子听说后也想从中捞一笔。于是,他一纸诉状将侄子告上了法庭,控诉侄子虐待母亲,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5万元。

令人心酸的是,李奶奶的二儿子和侄子忙着打官司,由于没有亲属签字火化,李奶奶去世后9个月仍未能安葬。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更体现在对老年人的尊重、关爱和陪伴上。李奶奶的孙子和儿媳的行为将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

同时,我们必 须认识到,老年人不能将养老完全寄托在儿女身上。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和老窝,自己拥有财富和住所的自主 权,是保障老年生活的重要因素,避免老无所依、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