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降价不行,降备案价没毛病

2023-08-25 15:49·深圳小蔡观房

又一官方正式默许降房价。

8月23日,继官中国房地产报呼吁“允许开发商以降价促销的方式展开自救”后,珠海也开启了降价模式。

位于珠海市金湾区的金湾·宝龙城项目从原来的备案价2.8万/平降到1.4万—1.5万/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关键的是,当地住建部门回应这是合理的市场行为。

这就意味着,在整体销售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连能级比较高的二线城市,“限跌令”也给予了松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降价不行,降备案价没毛病

珠海五折卖房的消息发酵有两天了。

但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具体的细节。

实际上,珠海的这次降价并非大家认知上的直接降价。

项目原本的备案价是2.8万/平,今年4月降到2.1万/平,在七月底又降到了1.8万/平,而最新一批房源则按1.8万/平备案,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打了85折。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变相5折卖房了。

像这种采取间接降价的项目,其实在珠海还不少,尤其是外围区域的一些项目。

比如斗门区的双子星大厦,备案价从原来的1.8万/平降到现在的1.07万/平,然后再打折,销售价变成9000元左右一平。这相比原来的备案价也打了五折。

这也说明,当开发商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就会断背求生,通过以价换量,回笼资金。特别是一些没有什么融资和政策支持的房企,卖房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对于已经买在附近的业主来说,这则是坐卧难安的开始。

毕竟一睡醒,旁边的小区已经腰斩,房价具备联动效应,在未来交易的过程中,很难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虽然,但不少人还 是有点难以理解。

珠海明明是有下调价格限制的,最高不能低于15%,为什么一下子又能突破这个限制了呢?

事实上,虽然珠海确实有要求已经开盘销售的楼盘不能低于备案价的85折,但并没有限制当地项目重新备案。

而珠海的现有政策是,当地房地产开发商每个季度可以向住建局申请调整一次新房备案价。

这就意味着,大幅降低售价路虽然不行,但降备案价就没毛病。

所以其实这个项目降价,不是直接在备案价上打折卖,而是直接下调了备案价。

现在珠海已经允许开发商降价自救了,相信同级别城市的跟进也不会很久。

毕竟珠海作为二线城市,代表的是咱们百强城市中,经济实力靠前的城市。

连珠海都没扛住这波市场的冷冻期,就更不用说其他能级更小的城市了。

而且现在降价已经是大趋势,连重量级的官媒证券时报也同样在呼吁,“缓释资金压力 给房企更多定价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句话说,珠海住建部门的表态,意味着“限跌令”在当地基本已经名存实亡。

于是很多人都觉得,是珠海打响了官方默许降价,五折卖房的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大家都太健忘了,事实上打响“五折卖房”第一枪的其实是惠州。

早在今年5月,作为四线城市的惠州也出现了大幅降价的项目。

位于大亚湾区澳头安顺四路7号的海伦堡·臻悦府,原备案均价为14741元/平方米下调到9000-10000元/平方米。

有媒体求证,当地房管局当时回应称,房企降价属于市场行为,我们规定是不能够高于备案价。如果企业手续齐全、没有其他问题,可以正常网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惠州的这个项目也是同样的操作,开发商重新在当地房管局备案,价格调整为9000-10000元/㎡,然后再在新备案价格的基础上给予折扣优惠。

这两座城市的动作,分别代表了四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楼市变动风向,而当两个不同能级的城市给出了同样的降价态度,这就意味着,开发商明面上的降价趋势,已经从四线城市传导到了二线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惨淡的珠海楼市

珠海降价的事实算是已经坐实了,但一向对降价持比较谨慎的官方为什么一下子就转变了态度呢?

正常来说,一个楼盘不到万不得已,很少会愿意降价,而相关部门也很少真正同意开发商明着下调价格。

要知道,过去不少地方因为开发商给出的折扣力度过大,遭到当地相关部门的处罚。

比如就在3个月前,昆山市就曾对两项目因“擅自大幅度降价销售、扰乱了房地产市场正常秩序”进行了处罚。

而珠海又是二线城市的典型代表,怎么轻易就默许了?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大家都能看得到。

一方面,楼市开始全线躺平,全国市场已经来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关键转折点。

在时代的浪潮和趋势的洪流之下,即使是能级比较高的城市也难独善其身。

另一方面,珠海本身属于库存非常大的城市。

新房方面,珠海积压了很多库存,据珠海中原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珠海新房库存面积349.02万㎡,库存套数32493套,去化周期约14.27个月。

个别板块库存周期甚至超过20个月,比如老香洲、吉大、前山、洪湾、高栏港现有货量几乎要2年才能卖完。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显示,整个珠海新房在售楼盘就达到了228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手房方面,珠海挂牌数量已经刺破3万套,直冲4万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珠海每月二手房成交套数大约在200-300套之间,几乎处于越买越多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点,最最关键的是,项目隶属的开发商宝龙集团已经到了争需筹资填补 窟窿的地步。

宝龙自去年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后,深陷债务纠纷,旗下的大量项目都曾曝出停工消息。

根据天眼查的详细显示,宝龙地产今年新增诉讼案例较多,都是涉及债务或者应付款问题。

虽然依赖政府转班的支持,获得一些抵押贷款资金,但旗下项目能否支撑到竣工依然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

而且今年前7个月,宝龙地产的合约销售总额约196亿元,同比下降25.75%,自身回笼资金能力也不太乐观。

7月5日,宝龙地产有3笔美元债交换要约获接纳,合计4.35亿美元,虽然也争取到了近两年的喘息时间,但想解决流动性危机,还需要更多“活水”。

可以,宝龙自身的流动性问题,有多么的紧迫。

而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多次重要会议以及新闻发布会上,高层都在不同层面上表态,要因城施策,实施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

主要宗旨就是要帮助开发商渡过难关,一些已经不适用的政策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所以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宝龙降价卖房自救,没理由会被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