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青楼不是妓院,而是当时社会上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美女聚集地,如果没有青楼文化,中国的文学诗词估计没那么快发扬光大。

追溯到青楼的历史,要从春秋时期说起,齐国的宰相管仲为了刺激税收增加财政收入,组建了一个拥有700官妓的机构。这不仅让女性获得一份谋生的职业,还让社会更加安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随着商业化的发展,许多青楼开始收留一些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的女孩,从小培养她们琴棋书画,长大后就为青楼卖艺挣钱。

青楼女子主要服务的是文化人,古代有条件读书识字的人非常有限,所以她们服务的人群范围比较窄,这就要求她们业务能力过关,要做到一个人就能撑起一座青楼。

古时的青楼干净整齐,花和茶、炉瓶三事,满满的仪式感都是为文人的喜好而做准备。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青楼选址往往都是靠近学士府,它们仅仅隔着一条河或一条街。

明代仇英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中,青楼和学士府就是相隔一条街的距离,分别在街道的两侧,真实反映了古代文人和青楼之间的紧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多的青楼女子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秦淮八艳,她们大多人都经历了明清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她们在家仇国恨面前表现的气节,令无数人敬佩。

她们当中没经历改朝换代的只有马湘兰,因为马湘兰要比其他人早出生七十多年,其余七人年龄都相仿。颜值方面对比,马湘兰的容貌算是倒数的,但她有才华,擅长画画,最厉害的是画兰花。

马湘兰原名叫马守贞,1548年出生于明朝南直隶应天(今江苏南京 )。她在家中排行老四,故而人们都称她为“四娘”。

关于她更多的家世情况无从考究,大多记载是从她沦落风尘之后开始的,她为何只身流落到金陵青楼卖笑为生,这些都无从得知。

《秦淮广记》里的她:“姿首如常人,却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用现在的话来说,马湘兰虽相貌一般,但她可以凭借超凡的才能傲立于声色犬马的秦淮河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湘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画兰花。秦淮八艳里画兰的有寇白门、顾横波、卞玉京、董小宛,但画得最好的还是马湘兰,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马湘兰这样的女子。她的作品有《墨兰图》、《兰竹石扇》、《兰竹湖石扇》、《兰竹石图轴》等,目前都被纳入各大博物馆收藏。

她15岁画的另外一幅《兰竹石图轴》被美国私人收藏。她除了这些画作,还有诗集《湘兰子集》,舞台剧本《三生传》,她的画兰技法在当时也是风靡全国。想要收藏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的人络绎不绝,就连当时的东厂魏忠贤也是她的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湘兰钟爱兰花,因为知兰爱兰,才能将兰花画得惟妙惟肖。她用自己的兰心蕙质,领悟兰花清灵雅致的气韵。画作里每一朵兰花都仿佛有了生命,每一片花瓣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她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在秦淮河畔崭露头角。积攒财富之后,便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宅院,命名为“幽兰馆”,也将自己的名字马守贞改为马湘兰。幽兰馆里面种满了各种兰花,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也越来越好,出门有马车接送,进门有丫鬟伺候,日子过得悠哉悠哉,并且她为人大方,性格豪爽,经常接济无钱应试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老弱贫困的穷人。

凭自己本事赚钱是没错,但在别人眼里,她不过就是一个卖唱的烟花女子,即使真本事也抵挡不住别人的流言蜚语,所以马湘兰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十分孤单落寞。

在她二十四岁的时候,流连于秦淮街坊的王稚登走进幽兰馆,她才有了一生的牵挂。王稚登在文学上也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他最为出彩的是书法,真草隶篆皆能,引来无数人争相收藏他的作品。但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偶然与马湘兰相识,两人交谈甚欢,相见恨晚。

王稚登是烟花之地的常客,青楼营业筛选文人雅士也是有审核的,能和青楼女子坐而论道的男子,大都是能够直接出口成章。所以在那个时代,青楼女子是卖艺不卖身,直到遇见自己心仪的男子才会以身相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湘兰出道那么久,什么样的王公贵族没见过,至今还是孤身一人,她觉得王稚登才是自己要等的人。于是在送王稚登的画中写诗表明了心意,王稚登是个聪明人,以诗画表情意一眼就能看明白,但他揣着明白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