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是我国第一位提出计划生育的人,可他自己却娶了两个老婆,连生8个孩子?如今政策推行延迟退休至65岁,鼓励生育开放三胎,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总数达14亿,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8.82%,

可以说如今中国快速的发展是离不开人口的支撑

但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当时中国人口约为5亿左右,可是这个数据是根据旧中国的户籍统计的,所以不够准确

因此中国举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6月30日24点人口普查收尾,当时的人口总数为6亿多,战后的几年出生了不少新生儿

也正是因为这样,这次人口普查引起了马寅初的注意。

他在人大代表基层调研中,开始着重关注人口问题。他认为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对未来的经济和社会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用了3年时间去调查研究发现,他也看到了其后果的严重性当时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长率不断飙升。

马寅初教授认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50年后的中国将达到惊人的26亿。

那么那个时候就是造成人口过多土地分配不均的情况出现,而且恐怕中国那个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粮食供应26亿人食用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他于是撰写了“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

并在1955年7月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把这个作为发言稿,呼吁相关部门注意人口的增长问题,他也是计划生育的第一位倡议者。

只可惜他的发言除了个别人注意,很多人都没察觉到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后果

毕竟彼时的中国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战争刚结束让人们少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些导致了50-80年代这30年间人口飞速增长,特别是50年代的时候,很多地区的口号还是。

“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导致60年代人口暴增,仅1965到1971年中国人口总数,就从7.25亿剧增到8.52亿。6年增加了1亿多人口,这次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注意,于是在1972年的时候正式提出:

“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并开始鼓励晚生优生少生,两胎之间间隔最好四年以上

还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宣传口号,直到1982年9月马寅初教授提倡的计划生育,终于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这项政策被写入宪法。

这也就代表着中国开始进入计划生育时代,于是中国大多数80后和90后都是独生子女

02

马寅初教授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马寅初从小就异常聪颖,长大后更是去往美国留学。

在美国期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学成后拒绝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待遇,回到战火四起的中国就任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还被邀请担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在新中国建立后也曾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

但是在1955年7月开始这一切都变了,彼时的马寅初根据多年的调研,撰写了《新人口论》一书。

但是当时人们并不明白人口爆炸的危害,只知道老祖宗留下的多子多福的老传统,让他们少生孩子那是压根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便把马寅初批得一无是处,甚至还逼得马寅初辞去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很多人就会疑问既然马寅初自己提倡计划生育,他自己应该也是一个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者才是,其实不然,马寅初这一生有两任妻子8个孩子,可以说是多子多福的践行者。

马寅初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家庭,父母深信多子多福是有好处的,也要求马寅初如此。

1901年马寅初在父母的包办婚姻下,与没有见过几次的张团妹结为夫妻。成亲后的马寅初继续着学业,更是在后来考入了天津北洋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当时马寅初正处于学业上升期,但是却被父母隔三差五要求回家,催促着赶紧给他们抱个孙子

这也是他们的父母老一辈人的思想,认为生儿育女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其他事情都应该为此让步,所以才会在他们刚刚长成之初就逼迫他们成亲生子

虽然马寅初的妻子张团妹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性格温和贤惠,为马寅初操持家务孝敬公婆,所以两人的感情还是不错的。

在两人婚后不久张团妹也顺利地怀上了孩子,并且在1903年为马家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让喜当爹的马寅初很是高兴,而马寅初的父母也很是高兴,他们马家的香火终于有了继承人。

自觉完成传宗接代任务的马寅初,正准备回学校继续学业,结果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却因病去世了。

这让刚为人父的马寅初很是悲痛,还没有等他从痛失爱子中走出来,他的母亲马上又开始催促他赶紧和妻子再生一个,就这样马寅初在父母期盼下和妻子连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女儿的出生让马寅初的内心非常兴奋。

但是他母亲和妻子却高兴不起来,特别是张团妹更是埋怨自己生的为什么不是男孩

彼时的中国都认为有男丁的家庭才是真正的有了后,而且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生男生女并不能责怪到女性身上,所以在这样巨大的家庭压力之下,马寅初先是承受不住了。

他趁着机会前往了美国留学,这一去便是10年,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和两个幼女给妻子照顾这十年张团妹因为没有生下男丁在家过得并不顺畅。

1915年马寅初学成归来,因为张团妹一直没有给马家生下传宗接代的男孩,于是马寅初1917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年纪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姑娘,王仲贞为妾。

后来张团妹又给马寅初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再也没有生育过,而王仲贞则先后生下了二子二女就这样马寅初在中国传宗接代的大环境影响下,不但有了一妻一妾,还和她们连生了8个孩子。

这些事情在他写出《新人口论》之后被旧事重提,并且成为了攻击他的证据之一,其实他的最后一个孩子出生于1925年。

所以他被批判,真的是无妄之灾。

他希望中国可以持续发展,而不是因为人口过多而走进困境,幸好的是在20多年后他提出的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终于让人们认识到人口过多的弊端,开始逐渐明白了马寅初当年忧国忧民的一片苦心。

如果当时人们可以更加重视人口问题,或许现在人口就不会是14亿,可能是8亿,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不至于让现在的社会那么快步入老龄社会,导致现在一对年轻夫妻就需要抚养4位老人,人口过多也导致了人口劳动力过剩,许多人都只能依靠低薪过活。

03

直到2016年才重新全面开放二胎,之所以开放二胎也是因为,中国慢慢开始步入老龄社会开放二胎可以有效拉动经济和减轻社会压力,还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男女比例失调。

至此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变成了可生二胎的计划生育。

可是放开了政策还是没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在今年2023年的我国人口出生预测仅有788万,相比较2022年956万下降了17.6%,一度创下了历史最低。

与之不变的是持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2023年末,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占据总人口比重的16.5%,比2022年的15.9上升0.6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每6个人当中就有一位老年人

人口形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长久的影响,第一就是劳动力不足,没办法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35亿,比去年整整减少了1000万,就说明每年就要失去一个地级市一般的劳动力。

况且这一切还是在2021年开放三胎以来的持续下降,出生率持续降低,在2030年我国将会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还将面对生产率下降,创新后续供给不足等问题。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从而增加了社会医疗和保障的支出,2023年60岁以上的老人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700万,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也随之延长,慢性病变成了老年人的一大支出顶流,费用不断飙升,从而导致医疗保障的支出过大。

04

有问题便会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自2023年起,延迟退休的年龄将会有所变动,对于上岗的普通员工的退休年龄延迟至60岁,对于主管级别将会延迟至62岁,高层管理人员延迟至65岁。

这一次的调整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的压力,缓解退休潮,得以保障社会的稳定。

新政策实施也引发诸多争议,支持者认为,延迟退休不仅仅解决养老金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多的是提升了自我价值,和社会参与度。

反对者则认为自己辛苦大半辈子,本将能退休安享晚年,可还是要继续工作,对自己身心带来了极大地压力。

总而言之,延迟退休政策在今年1月正式执行,职工们需要尽快地适应这个变化。

05

在实施三孩政策后,各省各地纷纷推出了各种优惠措施和生育补贴,深圳新政策规定三胎家庭每月可申请育儿补贴,最高19000元,山东省济南市采用的便是固定金额补贴法,对于符合条件的三胎家庭子女达到3周岁,可以领取600/月的育儿补贴

除去直接的生育补贴外各省也在积极优化各种福利,简化领取渠道,使它落实到位。

对于延迟退休和各省各地区所推行的方案为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