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MZCFO「www.amzcfo.com」自2013年至今,专注跨境财税规范服务10年;旗下拥有专注跨境电商海内外税务的嘉德润沣税务师事务所、亚马逊财务管理公司等团队。AMZCFO携手海内外会计师、税务师、律师,依托多年一线实操经验,着力打造跨境财税全球合规化的生态圈,为跨境电商提供财税合规顾问、股权激励、课程培训、境外财税、境内财税等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1层含义(什么是跨境电商运营风险)

卖家在2023年的运营过程中,由于跨境电商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公司对环境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有限性,而导致的运营失败或使经营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损失。

一句话,就是公司经营不达标,甚至亏损。原想做6亿,最后变成3亿,还压了一堆存货。

02

8个影响因素

引发跨境电商卖家运营风险的8个方面。

1、产品

卖家的产品结构,新产品研发2个方面引发的风险,结构不合理,高低客单价定位不准,新产品开发失败,FBA到了海外,40%以上滞销。

产品调研不够细致:对产品的目标用户、市场需求、产品目前的现状等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货物发到海外仓后导致滞销的概率比较高)

2、组织

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等方面可能引发的风险。

(在招聘时,企业在筛选员工的时候,对品质这方面不够重视,企业就比较容易出现员工责任心欠缺、工作态度不积极、计较个人得失等等情况,导致团队没有凝聚力,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企业发展)

跨境电商这一块相比传统企业,重视程度是不够的,认识的起步也比较晚。

3、质控

产品不过关导致的风险。跨境电商的重点是产品,是客户体验,若产品质量不好,很难走得远。

产品质量及服务体验不好而引起退货率高而延伸出新的问题:①产品差评增加导致排名下降,影响到产品的销量②客户退货而导致增加了物流成本)

4、市场

企业新市场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引发的风险。

首先,没有开发新的市场,老市场高度内卷,或是开发了市场,但开发失败。

其次,营销策略出错,定价高不成,低不就;对目标市场的情况了解不足。

如: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税务和监管要求等信息不够了解,出现了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营销策略定位出现偏差)

5、自然灾害

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风险。

物流延误:跨境物流存在着一些因素不可控的风险,例如天气等,可能会导致物流延误)

6、内控监督

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运作情况的监管、运行评价及持续改进能力不足可能引发的风险。业务流程混乱,容易出现的问题:

业务ERP系统:对业务ERP系统不熟悉,并操作不规范而延伸出系统数据不准确,产品信息不完善等情况,在系统无法获取到想要的数据或信息时,为了工作能正常开展,需要找对应部门进行沟通并获取数据和信息,无形中给企业各个部门增加了工作量。

账号运营:业务部门没有对经验不足的运营进行培训,运营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失误导致账号关联--直接关店,店铺剩下的资金也无法收回,间接导致了企业资金的损失。

库存管控: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库存进行管理,不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盘盈盘亏的库存数量,仓库人员直接调整系统数据;长期滞销的产品不进行反馈及处理,后续也不断开发新产品,在运营过程中存货占用了企业大部分的经营资金,从而引起资金短欠的问题。对库存存在的问题,没有人专门跟进并解决问题,不但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可能会恶性循环。

控制:企业内外部人员道德缺失和不当行为导致的风险。采购拿回扣,物流人员拿回扣,运营人员开店中店等等。

控制系统:因业务控制系统失灵导致的风险。

(业务系统出现漏洞或部分功能不能使用,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没有有力的数据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容易让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03

部分内控风险表现及应对

1、组织结构

设置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有产品部吗,有风控部吗);有了部门,则又形同虚设,欠缺科学决策、良性运行的机制与执行力。

如何改变呢?

  • 设计角度:明确内部层级机构设置,权责分明,不相容职务分离。
  • 运行角度:重大决策,项目安排,人事任免实行停机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 调整角度:定期评估架构设计和运行效果,按规定程序审批调整。

2、人力资源

(1)退出机制不当。产品经理,运营高管离职,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2)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

(3)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关键人员岗位不完善。

如何应对呢?

从三个方面,一是规划和选聘;二是开发,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三是关键岗位的考评机制。

3、采购业务

采购在跨境电商企业管理中,重要性不低于50%,风险如影随行,若不能有效控制降低风险,无法立足,无法在未来2-3年内有效竞争。

有哪些风险呢,风险如何控制呢?

A:采购风险维度及表现

(1)采购计划维度: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者积压。这个是卖家目前较大的问题。

(2)采购机制维度: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导致采购进来的产品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者遭受欺诈。

(3)验收与付款维度:采购验收不规范(① 送货延迟 ② 验收标准不明确、不合理 ③ 退货条件不明确等),付款审核不严( ① 预付条款不规范 ② 重复付款、金额不符 ③ 实际付款与合同规定不一致)

(4)采购合同维度:合同不成立;内容不完整、条款不严谨等。

B:采购风险的清楚

(1)需求计划管理

编制计划流程(对采购订单状态进行全程监控,对供应商的备货,运输和交付进行过程跟进),严审需求计划,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2)供应商管理

制定供应商评估准入机制,确定供应商清单,签订质保协议,根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根据产品品类特点和竞争环境等因素,建立合适的供应商选择策略。

(3)采购过程管理

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建立采购物资定价机制,科学确定价格,避免质次价高。建立验收制度(对到期订单和超期订单进行预警,发出催货通知,防止交付延误;规范各类物料或产品的验收标准,包括检验方式、抽样要求等等;明确退货的条件与程序,对于满足退货要求的及时办理退货)做好各环节记录。

(4)采购付款管理

建立采购付款制度,规范付款申请,审批,支付等流程。(严格审核合同的支付条款,按条款规定的要求付款,防范付款方式不当、付款时间不正确带来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严格审查发票、合同、订单等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确保满足付款条件;加强对预付款、定金的追踪及管理,评估预付款的合理性与风险,大额款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审查,发现可疑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收回措施;定期与供应商对账,确保双方财务往来正确无误)

(5)采购后评估

定期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和优化薄弱环节,优化流程。

(6)规范采购合同管理

采购合同订立前,充分了解对方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等,确认对方当事人具备履约资质;做好采购合同签订控制,明确相关的授权;

加强对采购合同的审查,对合同中的质量、数量、价格、运输、保险、支付、义务、违约责任、索赔和仲裁等各项条款进行逐项审查,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公司的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合同变更进行严格审查,避免舞弊、成本或交付上的风险。

如上风险的发现,如上风险的处理,单纯财务思维不能解决,单纯业务思维也不能解决,要从财务角度看业务,看运营,通过数据比对,发现风险,而后应对风险。目前走在前面的一些跨境电商卖家中都设了BP岗位,BP主要功能是连接财务与业务。既是创造价值部门,也是风控部门。

本月25-26号,我们AMZCFO的BP课程续着上一期,如期开课,欢迎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跨境电商财税服务咨询,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