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键信号~》正文

01

这几天来澳门,就不写长文了,和大家聊聊天。

第一个要聊的事情就是“恰饭稿”。

混知房产为了秉承观点独立,没有“游学”。

什么是游学?就是带大家去某个城市看房子,买房子。

这事我们不置可否,只是我们没有这么做而已。但运营一家公司、一个公众号我也要养团队,所以会不定期的接一些广告来恰饭。

这种情况我们的作者署名都会写明“恰饭”,平时我们自己撰写的文章署名都是混哥和混知房产团队。

纵观全网恰饭的人很多,但像我们一样和大家说开,说明白的很少。所以你还是很介意,可以取关哈。

02

第二个要聊的事情就是“一个遗憾”。

这次来澳门,同行有一位沈大姐和我说了这么一件事。

早在20多年前,她去深圳金丰城朋友公司谈事情,在金丰城写字楼大堂看见了澳门房地产项目的宣传资料,她就抱着闲来无事去看看的心态,到了澳门项目在深圳做的销售展厅。

当时澳门在深圳推销项目的名字、位置、价格她都记不太清楚了,唯一记得清楚的就是项目打出的宣传承诺:

澳门买房,送永居

沈大姐当时还和销售确认过,是居留权还是永居权,当时销售表达的意思大概就是咱们现在常说的“买房落户口”。

彼时深圳最好的区域福田的房价也才5000元/㎡到7000元/㎡,而澳门的房子已经过万,沈大姐当时一犹豫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这次来澳门,她说起这个事情追悔莫及。

在20多年前,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没有意识到房地产会伴随GDP一路猛涨,涨到今天这个地步。

更不会有人意识到,彼时澳门买房送永居意味着什么~

这次来澳门沈姐无限感慨,说20多年前为啥没有脑袋一热,购买一套澳门的房子呢?

要是彼时购买了澳门的房子,涨多少倒是次要的,是不是现在孩子上学、夫妻养老金的事情都不用愁了。

听她这么说,我回宾馆查了相关数据。

看完澳门的福利,我就明白为啥沈姐说起当年的事情表情那么痛苦了。

真的,澳门的福利真是太好了!

我在网上找到这样一张表,放这里大家自己看具体内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前20年懵懵懂懂,年少无知。后20年哆哆嗦嗦,耄耋之年。

中间这30年或者40年要么为名,要么为利,总是忙碌、总是筹谋、总是身不由己...........

要说道理,人人都懂,可日子就是繁忙、庸碌、琐碎,琐碎得忘记了目标,庸碌得忘了筹谋、繁忙得忘了未来。

都说站在未来看当下,可落到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看清?

我想20多年前,澳门人自己都不会想到他们的福利可以这么好,就像现在的我们,都无法想象20年后我们的养老会是怎么一番景象。

咱们现在是6-8个年轻人供养一位退休人员。

据国家统计局,近30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增长至17.8%。这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约17.8名老年人,也就意味着1名老年人需要约6个劳动年龄人口来负担

换句话说,年轻人必须是老年人的N多倍,上一辈才能持续的薅下一辈,但如果下一辈人口基数减少,上一辈的大爷大妈又贼拉命长,咱们先收现付养老制度就会出现弊端。

嗯,这个弊端就是没钱。

预计到2057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4.25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比重32.9%-37.6%。

也就是说——

每10人里面有4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每5个人里面就有2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

2023年距离2057年还有34年,问下大家,再过35年,你多大年纪?这十分之四的比例是否包括你呢?

现在是6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人,未来是2个年轻人供养一个老人,供养的年轻人在减少,老年人却又多又命长。

未来养老金只会越来越紧张

而未来城市分化、人口高度集中在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就带来一种可能:

你生活在特大城市,所以你的养老金会更高;

你生活在三四线城市,所以你的养老金会少;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预测,你看现在的老师、医生,生活在不同城市,现在的工资差距也很大。

理所当然,未来养老金的差距也会如此。

我看了一下数据,还是比较意外——

中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仅有8个省份的养老金征缴收入大于支出。

除了上述8个省份能做到收支平衡,其余省份都是财政补贴。

如果不计算财政补贴的数额,2021年已经出现了高达-1321.09亿元的当期赤字。

2021年,我国养老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缺口达到7000亿元(数据来源:社科院)。

我个人认为:养老金上涨的情况不可持续,或者说养老金与未来物价上涨的比例大概率会失衡。

所以——

很多时候买房绝不是购买一套房子这么简单,买房等于一个城市的入场券、分享一个城市的福利门槛、一个城市.........

我有时间也会看看大家的留言,有时候会发现什么“回老家”、“逃离北上广”的内容,我每次看到这样的留言都不知道怎么回复!

因为——

延长退休年纪、自己养老几乎是可以预判的未来。

而年轻时候在大城市打拼,没有购买房子,年纪大了又离开大城市。

那么等于完全没有“分得城市发展红利”,只是把自己的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大城市,在最需要福利的年纪回到福利更差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第三个要聊的事情就是“7.5%”

2022年9月份,在知识星球里写过一篇会员文章,明确告诉大家一些趋势和建议,包括:

绿票子升值;

房企暴雷仍会持续;

棚改、低首付的可能。

现在来看,这些判断依然是准确的。

如果你在去年就按我的信号提前做了筹划,那么现在又要到高兴的时候了:

因为香港存款的利率已经高达5%至7.5%了。

就是存款利率不是理财、不是理财哈。

你按我去年9月给出的信号去筹划,那么现在就可以拿到这5%到7.5%的利息了。

如果你没有在去年筹划,现在风险会高一些,不过也值得琢磨。

这个话题敏感,点到为止哈~

如果混知房产这个公众号能写20年,我就会一直写下去,到时候就可以把今天关于养老的判断再拿出来检验了。

好了,我要去官也街吃牛杂喝冰咖啡去了,回见!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