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戈应该也没想到,自己努力拍的职业剧居然变成了一部家庭教育警示录。而在这个恋爱谈的稀烂的偶像剧里居然出现了近些年都少见的君子型霸道总裁孟宴臣。

自古深情男二常有,但是深情到马上要自杀的男二却不常有。这份演员演绎出的深情赋予了人物新的灵魂。

今天我们来拆解一下孟宴臣的气质组成,以及什么样的文化基因决定了我们爱上这样一个角色。

因为女主线过于稀烂,而孟家在外形气场以及物质上的优越导致我们忽视了孟家根本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家:绝非传统儒商

孟宴臣与孟家在价值标准上有根本性的分裂。

燕城地震,付闻樱向灾区捐款捐物,引用了《吕氏春秋》里的一句话“自此以往,鲁人不赎人矣”。这个故事很简单,相信大家都听过,你做好事,国家奖励你,你就收下,这不会损害你的德行。不然得话,以后没法激励大家做好事了。

这里子贡赎人是发自内心对于鲁人的同情与救助,也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什么是仁,孔子曾经明确回答,仁者,爱人也。人内在世界有一种善待他人的本能。儒家是讲性本善的。仁者二人也,同时也构建了一种主客体关系。我对你善良,而你如果也是个仁人的话,那么你也会发自内心的对我善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天下大同。

我们现在不喜欢儒家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对别人好,别人却不一定有这种善良。对方有可能因为他自己的私欲而侵占我的利益,久而久之,我就不愿意对别人好了。所以儒家衍生出了“礼”。因为人心被太多欲望所遮蔽,所以才用更多手段来束缚大家越礼的行为。克己复礼是儒家达到仁的手段,这个经常用来形容孟宴臣的词语,既成就了孟宴臣也毁灭了孟宴臣。这个后面在讲。

在面对燕城的灾情,孟家是为了回报。当然救人这事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只要在救人那么他的社会意义就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但是从孟家,救人者的初心出发,却从根本上否定了儒家的价值观。

你以诚待人,别人也以诚待你。你捐款捐物,社会回馈你高赞誉和高评价。而不是为了高评价和经济利益去做好事,这就变成了交换,久而久之,人心就会变得更加冷漠。他就是为了名才做好事的。

而作为他们的儿子,孟宴臣却在直面孟家父母的内心最真实的价值观。孟宴臣是是出于一种对于生命的自发的同情。

孟家父母优雅的外表下绝不是温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发生火灾以后,付闻樱感叹孟怀瑾势力将会衰落,孟宴臣说死了三个人,你现在关心势力,还有孟家父母接到叶子的电话,不知道年龄,不知道具体情况,第一反应是她要敲诈我。如果把孟宴臣换成吴亦凡、蔡徐坤呢?你们还会觉得付女士优雅吗?

孟宴臣与孟家父母情感上的决裂也是因为孟宴臣听到了付闻樱采用越礼的手段构陷宋焰。潜在的价值标准不同,被扯下面具,摆到桌面上。而传统规训下的孝让孟宴臣无法向自己的亲生父母说出怨怼的话。最后只能通过自毁来替母还债。

孟宴臣是钱堆出里长出来的一颗修竹。

控制狂母亲与消失的父亲

教养教养,在传统情境下,教是父亲的职责,养是母亲的职责。

养不教父之过,父亲的职责一般是为孩子的人生发展,自我实现,指明方向。养一般只涉及“身体化”的需要——饮食、穿衣、睡眠——其中又以“饮食”为主要内容。比如在家庭里,母亲,奶奶,姥姥关心你的衣食。爸爸爷爷关心你的学业事业。孟烦了的家庭是符合这种家庭分工的。而孟宴臣家里,主要是母亲承担了大多数的教和养的职能。

付闻樱在教养孩子方面,按照人的成长轨迹从身体养育、职业选择、婚恋关系等方面对孩子进行了干涉。

近些年这种控制狂母亲形象越来越多。比如苏明玉的母亲,以及朱韵的母亲,伴随着一个控制狂母亲的出现,一定有一个情绪稳定或者看似冷漠,对家庭过问不多的父亲。

贾宝玉曾有个著名的珍珠鱼眼睛理论。

宝玉在司琪被逐这一章曾经说道:“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

每一个控制狂母亲在代际关系中尽可能压制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成长,总有一个隐形的得利者,就是父亲,比如苏大强,比如孟怀瑾。

他们不参与家庭教育,教育一旦出问题,问题就在于这个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付闻樱插手孟宴臣公司的决定。孟怀瑾说,放手让他去做。付闻樱说这不是希望他尽快上手,好让你退休。付闻樱的决定都是利于孟怀瑾的。

而孟怀瑾并不介意表现一点自己的大度。

孟怀瑾在企业年会之后,孟怀瑾表示尊重孟宴臣的意愿,但是当孟宴臣真正提出自己不想进国坤,不想接手他的事业的时候,他只是从自己的势力角度出发,根本没有做到尊重孟宴臣的愿望。孟宴臣学不了昆虫学,无法实现自己的职业自由,是孟怀瑾,这个掌握了家庭最高权力的隐形得利者在起关键性的作用。

而付闻樱在事业上的功利与利己,也都是利于孟怀瑾的。比如不多给工人赔偿。这里自然也有付闻樱本身的性格使然,然而当付闻樱做了这个黑脸,孟怀瑾自然不介意隐身其后。

看过大明王朝的人都知道,大家都觉得斗倒严党,政事就清明了。然而严党不过是遮掩皇帝贪墨的靶子罢了,真正放纵严党,侵占国帑民财的是嘉靖。设百官如家奴,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

从朝堂到家族,这种权力结构一脉相承。在孟家,付闻樱相对于孟怀瑾都是彻彻底底的客体,付闻樱就是孟怀瑾的“严嵩”。

当然这部剧孟怀瑾气质实在是太好了。而且他本人还清楚的认识到并且理解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妻子付出了什么,这简直罕见。更多的是苏大强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占尽一切便宜却让妻子承担一切骂名的。

而付闻樱的这种客体教育也传达给了许沁。我们上期讨论了许沁的原生家庭决定了她进入孟家的初始模式就是有些问题的。她只能被动的接受命运的安排却无法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拯救自己。

然而孟家这种对女子的传统的客体化教育则是强化了许沁的这种意识,而没有帮助许沁认识到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走出困境。她对自己身边的人产生了习惯性的依赖。孟宴臣是往家主的方向,也就是照顾者,主体者的方向去培养的。而许沁是往被照顾者,客体化的方向去培养的。付闻樱对许沁说我们培养你不是希望你去给别人洗衣做饭拖地的。那是因为许沁眼光实在太差了。她不希望许沁去底层做保姆,她希望许沁在大家族是做家主的臣子。她的阶层决定了她可以更加体面,然而客体化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而寄托了延续家族势力使命的孟宴臣虽然是往主体化的方向去培养的,但是在代际关系中却承担了客体地位。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孟家的权力结构。

我在《为什么中国人很难精神弑父》里分析了一个备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孩子,作为客体的孩子,他的自我感受、自我意志是不被重视的,不被认可的。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杀子的文化。

而孟宴臣也是如此。中国的家庭教育强调养身而不是养心。婴儿出生后便带着完成父母永生的愿望成长,成为父母生命及精神的延续。孟宴臣的内心已经千疮百孔了,然而作为主体的父母却无法看到,中国绝大多数父母都是不关心孩子心的成长的。上一代对下一代的要求是听话。

“孝”这个字就很有意思。上面是老子,下面是小子。老子压着小子。孩子与父母不是平等的可以对话的,父母是生命的来源,父母掌握了孩子的一切,这种孝道让下一代无法对上一代进行反抗。付闻樱所做的事让孟宴臣彻底失望,但也只能通过自毁来偿还父母所犯的错误。

在家庭中如此,在社会的权力更替中亦是如此。曾有学者将这种文化称为一种不折不扣的“死亡崇拜”,因为它将新的生机加以摧残,去滋润行将就木的朽物。

孟宴臣的天性

儒家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

孟宴臣的天性是对于生命的爱护与尊重。这一点从他喜欢蝴蝶毛毛虫就能看出来。我们都是虫子。他能关注到最微小的个体,并由此自然的生发爱惜呵护之情。这也是孟家这样的金钱堆能养出这样的真君子的很大原因。

而这一点在他后天的教养中得到了强化,发展出了“仁”的处事原则。仁者二人也,儒家一直在探讨的是我与非我之间的互动,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这一点上,我们明显的能够看到孟宴臣有着极强的同理心,比如不麻烦下属加班,还有自己在心碎绝望之时还能想起来给清洁工阿姨道歉,这种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已经刻到骨子里了。以人治人,改而止。人去要求别人的时候,标准什么呢?标准就是你对自己的标准。

然而孟宴臣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有一种明显的上位者心态。孟宴臣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上位者的气质。广开筵席,大宴臣民,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孟宴臣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与他的家庭是根本价值观上的不同,然而他每次都能直指核心并且提出自己的诉求,虽然都被驳回了。在家庭关系上,给女主捡兔子,许沁改姓不开心,上去问妈妈。在事业上,捐款捐物我就是不宣传。投资不理智,我就是不听。继承家业,家里这么有钱,有职业经理人我能不能不干。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成功。他一直清楚的认识自己,坚持自己的原则。或许等他真正掌权,才有可能改变权力更替的方式。

他像一个负责任的君王,一定要我统治下的臣民都幸福。

孟宴臣苦难在于因为世俗的关系,他无法给自己的妹妹幸福。而他觉得宋焰也没法给女主幸福。女主无法幸福的现状让他绝望。由此衍生出对于自己、对于自己家庭的批评。

但是他从来没觉得女主应该靠自己去获得幸福。他认为一定要有一个人来为女主的幸福负责,要么是父母,要么是自己,要么是宋焰。

而叶子和许沁是不同。许沁是一个等靠要的弱势思维。而叶子是强势思维。许沁只有听话的能力,而叶子有对话的能力。叶子是启发孟宴臣自觉的关键。这个自觉在他父母和他妹妹那里是得不到的。

付闻樱自首是母子和解吗?不是。

付闻樱只是从一个不合格的越礼的上位者变成了一个合格的上位者。他的父母依然会用礼来规训他,产生孝顺父母的责任感,从而彻底绞杀自己的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宴臣:看山的三阶段

孟宴臣他作为一个上位者,“仁”的概念让他去扶危救困,怜贫惜弱,但是他是没有看过真正的人间的。他目前所谓的仁都是基于书本得来的。

所以我们能明显看到他是有很强的阶级分别心的。他面对叶子是很明显的上位者的蔑视。这种蔑视甚至不需要用台词表现。我唯一一次在叶宴的互动中感受到平衡,是叶子说他们拍照时为了给灾区捐钱,孟宴臣给他们点了四杯咖啡,我第一次感受到孟宴臣不在俯视,蔑视叶子。

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儒家君子,他的思想是有三个层次的递进的。

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这个阶段,“弱”在他这里是非常刻板的。清洁工阿姨是弱,台风天打车的孕妇是弱,这些是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的。

给叶子加一个翻版许沁的经历,就能够去探讨一个人间的人,她的观念和行为是怎么形成的。

作为一个top2的高材生,她为什么拼命打几份工,为什么卖假冒伪劣的化妆品?仅仅是因为缺钱吗?那么为什么缺钱,一个高材生为什么因为一句话就敢突破法律底线,冒着坐牢的风险也要敲诈?

探讨为什么,比探讨是什么更重要。

我在说的是她为什么是个捞女,有些人在说的是她是不是捞女。她当然是法制咖,但是她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法制咖,逻辑链和动机是不足的。

即使给她一个樊胜美的家庭背景,我们也能探讨一些更为根源的问题。所以我说,补完她的人物动机是有必要的。

叶子的人物动机不够完善,孟宴臣就还停留在看不到具体的人的困境里,就还在看山是山的阶段。他也就是一个守礼,不去侵占他人利益的上位者。当然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像叶子这种手段不算高明的捞女,他见多了。但是她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捞女,解决为什么,比解决是什么更重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社会经历导致了她攀附权贵的想法。

当孟宴臣深刻理解了,每个人的社会经历、教育、原生家庭等等因素决定了不同人不同性格、观念和处事方法。这些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走向。他就能理解,为什么捞女是捞女,为什么小人是小人。

就进入到,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孟宴臣从神坛走下来,走进人间。他也就能真正理解每个人都只能靠自己站起来,自己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去改变,别人一时的帮助是改变不了他的困境的。他就能理解许沁的痛苦只能许沁自己解决,他不必为此负罪。父母希望家族势力不会旁落,那是他们接受的教育、社会文化及社会期望造成的他们的想法,不是孟宴臣的想法。这些必须父母自己去解决,而不是让孟宴臣成为父母的延续家族势力的工具。

当他意识到这一点,他就能从救世主的枷锁中走出来。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传统孝道让我们无法质疑父母。父母希望我们结婚生子,可能他们也没想明白为什么要结婚生子。但是一定要走这个流程。多少人迫于父母压力和社会期待在走这个流程,父母心满意足了,自己的意愿却被抹杀。

这就是叶子能够带给孟宴臣的启发。克己复礼,成就了孟宴臣,让他成为一个君子。但是也毁灭了孟宴臣,他在伦理秩序里,彻底消音,成为使他人幸福的工具。他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儒家上位者。

现在的孟宴臣自我是完全被杀死的。痛苦的时候还会寻找,但是都不痛苦了,连寻找都没了。成为一个好儿子,好哥哥,好总裁,一生是使别人幸福的工具真的算一种自我实现吗?

第三阶段,看山依然是山。看捞女依然是捞女。捞女是社会贴的标签,一个标签涵盖不了一个人的一生。称捞女也好,圣女也罢,不过是世人给你贴的标签。加上翻版许沁的经历,孟宴臣深刻的理解叶子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能救助就出言点拨,不能救助便拂衣而去,不生轻蔑之心。这样他才真正消除上位者与下位者的分别之心。真正做到我与非我和谐共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孟宴臣的出圈不仅是演员和观众的胜利,更是一场中式审美的胜利。我们注定在我们自己的文化里找到心灵安放的栖息点。新中式总裁这点词用的精准且恰到好处,人民群众真的是非常敏锐且有智慧的。

作者|进击的空空

来源|进击的空空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