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喊打的视觉中国最近又搞了个骚操作。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8月15日晚,知名摄影师戴建峰发了一条微博,说视觉中国打来电话,对方声称他的公众号图片有侵权行为并索要赔偿8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建峰打开图片一看,懵了,这些所谓的侵权图片明明就是他自己拍的。

自己用自己拍的照片,这算哪门子侵权?更何况自己也从来没有授权过图片给视觉中国。

经过几轮口水战后,终于查清楚了。

原来是戴建峰把图片授权给了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进行销售,然后Stocktrek Images又把图片授权给Getty Images。

巧合的是,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合作伙伴,正是视觉中国。

如果看着很乱,这么理解就行了:原作者是业主,Stocktrek Images是二房东,Getty Images是三房东,视觉中国是四房东,现在的情况是四房东起诉了业主。

先不说这么转一圈后视觉中国到底有没有权利起诉。

仅仅是第三方起诉原作者这种行为,就很让人费解。

更离谱的是,原作者联系Stocktrek Images核实后,对方表示Getty无权转售图片,视觉中国更加无权转售。

所以,事情很明了了,视觉中国就是在耍流氓。

当然视觉中国耍流氓的做法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比如2019年4月,视觉中国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纳入自家图库而引发“众怒”。

此后又有网友发现,各家公司的 LOGO、活动照片、建筑摄影等,全在视觉中国的图库中。

甚至国旗和国徽的图片,也被视觉中国给收录了。

那么,这么一个屡教不改的机构,到底是什么背景?

01

视觉中国的创始人,叫做柴继军。

二十多年前的他,还是《中青报》的一个资深图片编辑兼摄影记者,也拍摄过一些非常有时代意义的新闻照片。

比如这张,《1999年抗议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就是他的作品。

得益于这份工作,柴继军每天会在报社处理全国各地摄影师寄来的照片。

但天南海北来的照片实在太多,报社不可能全部用完,剩下的要么扔掉,要么转给其他媒体同行,再将稿费邮寄给投稿者。

这期间,他积累了大量的摄影师资源和媒体图编人脉,以及没办法处理的6000筒胶卷。

另一方面,因熟悉摄影圈,柴继军也非常清楚行业需求和痛点所在。

一边是类似《中青报》这样的大户,图片资源很丰富,手里的图片用都用不完,很多被浪费掉了;

一边是成百上千家报刊、出版社等小媒体,每天都为找不到缺好图片而苦恼。

命运的齿轮在2000年4月的某一天开始转动,《中青报》安排柴继军和跑IT口新闻的文字记者李学凌,一起去做一组关于互联网创业英雄的选题报道。

两人事后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回忆起这次采访,李学凌说:“互联网这帮人就会烧钱,我们做一个不烧钱的、能赚钱的生意吧。”

接着又补充到,数字化照片是个大趋势,这东西可以传到网上存起来,所谓仓储成本不过几台服务器,大家用图直接从网上下载,物流成本也没有,这个生意用不着多大本钱,而且貌似可以盈利。

柴继军听完后点点头:这个想法好,可以搞!

心动不如行动,很快两人就忙活起来了,找到了IT专业人士陈智华,让他帮忙搭建网站。

一个月后,2000年5月1日,网站正式运营,名字叫“Photocome”,意思是“图片来了”。

摄影师将图片上传网站,客户付费后获得授权下载,摄影师可通过后台看到下载记录,然后与网站分成。

在柴继军的人脉攻势下,半年之内就有 1000 多位摄影师上线供图。

02

网站有了,稳定的供图来源也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做大做强了。

起初,柴继军他们带着商业计划书,找到了深圳一个爱好摄影的老板,希望对方投个几百万。

然而,这位土豪到真要掏钱的时候,临阵脱逃了。

靠着广阔的人脉,他们又辗转找到了雷军。

但在那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烧钱且前途不明朗的背景下,雷军听了之后不耐烦的说到: 你们就老实点,该干吗干吗去吧,现在人家一听到‘互联网’都恶心。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继续在北京互联网圈子里转悠,东找西找,终于有两人愿意投了。

其中一个叫做廖杰,是百联优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UIG 集团)的董事长,给了一大笔钱。

另外一个叫做陈彤,是新浪网的总编辑,没投钱但给了资源。

那一年,新浪在纳斯达克上市。总编辑陈彤说,公司要遵守规范,不能使用盗版图片。

于是,柴继军他们的图库上一张,新浪用一张,一个月大概花几十万元。

正是跟新浪的合作,让Photocome度过了难关。

到了2002年,Photocome 已经基本覆盖全部媒体,开始盈利。

看到有利可图的新浪,也提出 以600 万元的价格收购 Photocome,但被拒绝。

2005 年,柴继军从中青报辞职,全心投入到把图库做大做强的工作中,并将Photocome 更名为汉华易美。

03

也是在这一年,柴继军和全球第一大图库巨头GettyImages合作,成立华盖创意,成为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合作伙伴。

这里其实有一个很奇怪的利益点,品牌哥也没有搞清楚。

柴继军自己创立的汉华易美,理论上和Getty Images是竞争对手。

既然如此,那柴继军又为什么要专门和Getty Images合作再弄一个华盖创意和汉华易美竞争呢?

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不得而知,总之在2011年,柴继军的投资人,也就是廖杰的U1G 集团,将华盖创意和汉华易美整合,成立了视觉中国集团。

今天让无数自媒体闻风丧胆的视觉中国,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因为是两家公司整合,视觉中国也一并有了Getty Images的图片授权。

在这之后,视觉中国高速发展,于 2014 年成功借壳远东股份,登上 A 股市场。

上市后一路膨胀,陆续收购国际摄影社区500px,以及世界第三大图库Corbis,让视觉中国一跃成为仅次于Getty Images图库王者。

值得一提的是,视觉中国在2011年前,其实盈利能力很一般。

但自2011年起,其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5%以上,若单独摘取主营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毛利率接近70%!

如此高昂的利润,在各个行业都非常少见,所以视觉中国才有能力在资本市场买买买。

那么问题来了,视觉中国哪来这么高利润。

一方面,他们的图库确实丰富,价格也确实贵,能够站着把钱挣了。

另一方面,就是视觉中国长期被吐槽的“维权创收”行为。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这一招,他们早就学会了,而且师傅就是全球第一大图库平台,视觉中国合作伙伴,Getty Images。

关于Getty Images 在此不做过多介绍,大家只需要记住,视觉中国维权创收的经验就是从他这学来的。

根据网友扒的资料总结,大致是这样玩的:

首先合法收集原创图片版权,通过版权租赁的方式盈利。

然后把图片以免费形式在网上大量发布,当有人使用之后,就开始用鹰眼系统对其登记,并做好追踪。接着悄悄将免费图片变成收费图片,再对图片使用方提起诉讼威胁,要求对方为侵权行为支付赔偿,或者支付高昂费用成为视觉中国的客户。

此外,视觉中国还会搜罗大量无版权或者版权方早已放弃版权的图片,宣称自己对这些图片有版权,再以此牟利。利用信息不对等优势来恐吓对方,迫使对方交钱成为客户。

04

除此之外,视觉中国和老师傅Getty Images还存在非常复杂且诡异的关系。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视觉中国的创始人柴继军早在2005就和Getty Images合作成立华盖创意,纵使后续资本层面发生了很多变化,双方依旧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

如果阴谋论一点,其实视觉中国更像是再被Getty Images操控。

当年视觉中国把Getty Images的最大竞争对手Corbis收购了之后,你们猜Getty Images是什么反应?

正常情况,Getty Images应该害怕,自己的合作伙伴越来越膨胀,接下来会不会也把我收购了。

但事实上,Getty Images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乔纳森·克莱恩当时就公开表态:“等了21年了,终于得到Corbis。多么美妙,我们不用买牛就能得到牛奶、奶油、奶酪、酸奶和牛肉。”

由此不难看出,视觉中国与Getty Images的关系非常不一般。

另外前几年多个媒体的报道都提到过一组数据,“2013年以来,视觉中国及其子公司共涉诉讼1000多起,平均每两天一场诉讼,涉案赔偿金额合计625万元;其中,与Getty版权图片涉案金额达到615万元,超过上述赔偿总额的98%。”

换句话说,从索赔官司中受益最大的不是视觉中国,反而是其亲密伙伴Getty。

还有两个小细节,也值得和大家说下。

我国的企业中,除了央企和国企,想冠以“中国”二字非常非常难。

视觉中国,其实正确名称是视觉(中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它感自称视觉中国,完全是打擦边球,一旦到正式场合后面就得加括号。

此外,视觉中国核心管理层和股东也很奇怪。

比如视觉中国一直以来的投资人及董事长廖杰是加拿大国籍,二股东梁军美国国籍。

同时,核心管理层和多位股东直接又是亲属关系,比如廖杰的父母吴玉瑞和廖道训也是视觉中国的股东。

相比之下,创始人柴继军貌似话语权并不大。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大家还是自行琢磨吧。

05

最后,再多说几句。

业内有个段子,没有收到视觉中国律师函的公司,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公司,没有收到视觉中国律师函的自媒体,都是没有影响力的自媒体。

视觉中国律师函,很长一段时间,可以作为判断一家企业和自媒体有没有实力的标准。

其实,咱们《十万个品牌故事》就没有收到过视觉中国的律师函。

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哭泣.......

品牌哥也借此机会声明一下:我们支持版权付费,但坚决反对 版权诈骗 。

参考资料:

三板富:视觉中国发家史

ZAKER资讯:起底视觉中国:一个图片编辑的发家史

金十数据:一张照片引发的黑幕:中国图片巨头在国内“称霸”,却向外企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