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档名为《令人心动的offer2》的综艺节目中,八位高学历求职者通过实习争取两个留在顶尖律所工作的名额,其中有一个名为丁辉的求职者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他第一学历是二本,后来通过考研考上了国内顶尖的法学名校,这本该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但是他的第一学历却在面试时就被面试官嫌弃,直言本科不是名校,更是在节目录制中频频被提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丁辉在途中就被淘汰了,我们不能肯定地说这之间和他的第一学历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可以明确的是,第一学历已经成为了现在求职时的“潜规则”。

也许我这么说显得有些空口白牙,但是这确实是真实发生的,并且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这种风气,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此前,《非你莫属》的一档求职节目中,一位北大硕士前来求职,按这个学历,求职的岗位基本上可以让他随便挑,但是当时当当网的CEO却直接当场拒绝,他坦言道:“对于应届生,我们只看第一学历!”

这些年来“学历查三代,本科看出身”已经成为主流,从一些招聘简章上我们就能看出端倪,一些企业明确规定有第一学历的要求。一些央企这种现象就更加严重,大约有4/3的央企有第一学历“名校”情结。

根据北京大学课题组进行的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约47.62%)的博士毕业生在离校时可能面临了“第一学历的困扰。这意味着相当大比例的名校博士毕业生都需要面临就业难的状况,第一学历才是进入高端企业的入场券。

这样做,公平吗?难道第一学历不好就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吗?第一学历不好就能剥夺翻身的资格吗?

有人说,这实际上是另外一种公平,一些寒窗苦读十多年的学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名校,但是一些二本出身、专科出身的人却能通过各种渠道付出几年努力就能提升学历,看重第一学历能为高考付出巨大努力的人提供一项反向公平,这是他们应得的。

有人说,如果第一学历就已经注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走向,照此来看,第一学历差的人是不是就不应该考研,一辈子被困在“第一学历”里?教育没能变成进步的阶梯,甚至进一步变成了障碍。

先不论这两种看法谁对谁错,但是我们知道,造成这种现象一定有原因。

实质上,这很大程度上是学历贬值的锅,乍一看,觉得关系不大,实际上有很显著的相关性。在现在这个网友戏称“研究生遍地走,本科生多如毛”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只能越来越卷,本科变得不够看了那就考研,研究生不够看了那就考博。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自1978年至2019年,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毕业人数总计超过776万人。这一数据包括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累计人数。现如今人才越来越多,企业也乐于尖上拔尖,学历通货膨胀,人才数量直线上升,看重第一学历也就成为了用人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考研镀金留学“镀金”现象严重也导致了HR们看重第一学历,试想,现在有多少人拿着家里的钱去海外留学,回来直接摇身一变成了名校海归,这对于哪些苦读十几年的学子,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平?这样来看,看重第一学历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显然,看重第一学历这本身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如果摒弃第一学历选人标准,对于那些对高考付出长时间努力的人无疑是一种伤害,如果看重第一学历,又会否定掉那些后来付出努力想要翻身的人,这是一个矛盾的话题。

不过,有那么一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管第一学历是什么样的,能力始终是用人单位最最看重的东西,学历能造假,但是能力造不了假,真正有实力的人根本没有所谓的“学历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