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立秋以来,天气干旱、少水,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立足抗大旱、抗长旱,坚持未雨绸缪抓秋灌,突出外水补源,狠抓内水调配,细化工程维养,强化服务对接,全力将保秋灌、保供水、保民生工作谋在前、干在先。

坚持外水补源谋划在前

提前谋划部署汤泊站闸二级提水、汤泊河中型灌区应急补水工作,通过提青弋江水源,补充和平连圩、汤泊河中型灌区,保障6个行政村、7.2万亩良田用水。8月11日启动汤泊站闸向汤泊河补水,8月18日启动和平站向和平撇洪沟补水,共提水约137万立方米。

坚持内水调配准备在前

将盘活内水、严格保水摆在首要位置,树立水源综合调配“一盘棋”理念,沿着主要灌区、渠道、撇洪沟水系排查村居、种粮大户、群众和相关企业用水需求,逐个明确涵闸、支渠口供水流量,定好用水方案、配水计划及河塘供水分水预案,确保做到粮食大户“有需必保”。目前,可优化调剂内部蓄水600余万方。

坚持工程维养跟踪在前

镇水利水保中心第一时间组建抗旱保灌专班,设立农田灌溉“最后一米”调水指导、设备检修、隐患处置、后勤保障工作组,分灌区分圩口包联包保秋灌工作。依托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精准调度水情、旱情、墒情变化,服务抗旱决策。借力汛期检查、小微水体水质管理保护,持续强化对山塘、涵闸、泵站机组等的巡查、维养、疏浚力度,保障输水渠道畅通、调水工程安全。目前,已全面开展汛期检查,处理引调水通道安全隐患4处。

坚持超前对接服务在前

持续对接芜湖市水务局、湾沚区水务局、红庙节制闸管理处,掌握红庙节制闸蓄水及雨情变化,主动报告用水计划需求,超前抓实抓细引水对接前期准备,确保做到“有水可引”时,争分夺秒引水,有效缓解红杨镇水源保障压力。(陆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