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元走强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资产估值,以及股票价格下跌,全球财富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下降,这种影响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更大。瑞信和瑞银的数据显示,总财富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跌2.4%。但到了2023年,情况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情况,金融资产增长的贡献可能会转为正数,而房地产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会变得更便宜。

瑞信和瑞银全球财富报告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财富自2008年以来首次下降。个人总资产全年减少11.3万亿美元,下降2.4%,降至454.4万亿美元。按人均计算,该指标下降了3.5%,为8.47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瑞银

报告作者指出,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美元兑发展中国家货币走强,这种影响估计为5.8%,在各国GDP比较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动态。

如果汇率固定在2021年的水平,那么全球财富将增加3.4%,按人均计算将增加2.2%。然而,这仍然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增幅。此外,考虑到通货膨胀(减去名义指标的6%),到2022年,一般福利指标将下降2.6%,人均下降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元

此外,财富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金融资产(负6.8%,即19万亿美元)造成的,而非金融资产(主要是房地产)的数量相反增加了7.9万亿美元。2023年,由于房价下降(包括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和股指的复苏,情况可能会逆转。

金融市场的下滑与发达国家财富的减少有关,美国和欧洲减少了10.9万亿美元,亚太地区减少了2.1万亿美元,但2021年的增长更令人印象深刻,金融资产大幅增加,其中美国达19.5万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币与美元

相比之下,拉丁美洲的财富增长了2.4万亿美元,这得益于该区域货币兑美元升值6%。在中国,以美元计算这两种资产类别都有所下降。俄罗斯(卢布升值,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墨西哥、印度和巴西是个别国家财富增长最多的国家。瑞士、美国、香港、澳大利亚和丹麦在人均财富方面保持领先地位,这主要与房地产价值有关,而不是与金融有关。

总体财富下降的同时,收入不平等也有所减少,最富有的1%人的资产份额下降至44.5%(2020年水平),而百万富翁的数量也减少了350万人,降至5940万人。 中位数(在典型财富水平的界限方面更具代表性)增长了3%。自2000年以来,这一数字增长了五倍,增长速度几乎是人均财富水平的两倍,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