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河北传媒学院红星致远小分队组建了以“讲述党的故事,打卡红色地标”为主题的实践团队,并于8月3日-13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展现青年担当,以青春之笔谱写党之歌,让青春在奉献中发光。

第一站 颐和园益寿堂

颐和园益寿堂也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京赶考”的第一站。位于谐趣园西侧万寿山上,建于光绪年间,是一座不大的三合院,建筑面积550.3平方米。1949年1月31日,由于傅作义将军主动投诚,平津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北平和平解放。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也逐渐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中共中央也决定从西柏坡进驻北平。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从石家庄登车,前往北平,毛泽东形象地称这是“进京赶考”。3月25日,领导人们来到了这里,开始了“进京赶考”第一天的生活。在参加完西苑机场阅兵式后,又于当晚在益寿堂宴请从全国各地赶赴北平的著 名民主人士,虚心推诚,巩固统一战线,共商建国大事。

通过参观展厅了解“进京赶考”的历史溯源,此次寻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题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将会铭记历史、奋发图强、坚定信仰信念、增强自信自觉,不忘初心,赓续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颐和园益寿堂馆内工作人员为实践队队员讲解“颐和园红色日历” 图/张五一 师慧欣摄)

第二站 日照市烈士陵园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山东省日照市烈士陵园,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卡这些红色地标,回望光辉革命岁月,近距离感悟革命精神。日照革命历史纪念馆始建于1945年的日照烈士陵园内,前身是日照暴动纪念馆和日照革命烈士纪念馆。 抗日烈士纪念塔是烈士陵园核心纪念建筑,1945年冬,抗战胜利后不久着手筹建,翌年夏建成,整个烈士陵园以此为中心进行布局。纪念塔以青石为体,白石为座,呈长方体,结构严谨,雄伟壮观。塔高12米,塔顶是一尊战士戎装石刻雕像,高达2.5米,手持步枪,遥望远方。东西两面塔体上刻有共840抗日烈士名字,其中也包括在日照暴动中牺牲的日照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安哲等人。塔体北面由日照县委书记牟景途和县长辛明所撰写的悼日照抗日烈士。1967年将多位散葬烈士遗骨移于陵园墓区,并修建了院墙、大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也将侵略魔爪伸向了日照,轰炸石臼所和日照县城、侵占莒县,“南湖惨案”等这一笔笔血债,日照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通过此次活动,感悟革命先烈不畏艰辛、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学习革命先烈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立足岗位、见贤思齐,做到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以先烈为榜样,汲取奋进力量,将先烈们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精神贯穿到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铭记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队队员在日照市烈士陵园拍摄宣传片图片 图/潘丹妮 郑睿文摄)

第三站 廊坊博物馆

廊坊博物馆馆内展品以该区域内历史遗存的文物、文献史料及研究成果为基础,重点展示了廊坊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三楼两个展厅展示的是廊坊地区义和团运动,重点突出的是廊坊大捷。廊坊大捷主要讲述的是义和团成员掀起的一场反抗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当时义和团的爱国口号越喊越响,如此大的动静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注意。后来八国组成了联军,他们名义上前往北京救援,实际上是由天津前往北京企图干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是一支由新型武器装备的军队,他们自己也认为天津前往北京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厉害,途中遭到义和团沉重的打击。说到廊坊大捷经过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当时联军被义和团一路追击,最终躲进了廊坊车站,一困就是好几天,最后是弹尽粮绝。联军当时的处境非常窘迫可以说是前无去路,后无来者,完全陷入了绝境。

廊坊大捷经过令很多人震惊,这是一次特殊战役,当时义和团使用的木棍,大刀等工具,是一场非常不公平的战役,最终却给人异想不到的胜利。这次战役胜利震惊中外,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廊坊大捷表现出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精神,也一直鼓舞着人们坚信会胜利,激励着人民不断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践队队员在廊坊博物馆拍摄宣传片图片 图/师慧欣 陆红旭摄)

学习活动结束后,小队成员制作“三下乡”社会实践宣传片,将自己的所学所想带回了家乡,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并在抖音发起“讲述党的故事,打卡红色地标”挑战活动,鼓励大家宣传家乡红色文化,党的故事。经过本次活动,团队成员都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前辈的伟大,更加坚定讲好党的故事的决心,为传播党史精神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宣传宣传视频拍摄图片 图/师慧欣 张艺迪 彭一城 潘丹妮摄)

文:师慧欣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推广,文章内容、产品、服务、法律责任均由广告内容提供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