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业互联网是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和工具为传统产业进行赋能的概念,从而提高企业在服务和运营方面的能力,实现“互联网+”的组织架构。

数字经济的发展“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这一观点如今已经成为业界成为共识。

产业互联网起源于消费互联网。所谓消费互联网,就是当数字化平台与老百姓的生活消费场景相结合,就产生了消费互联网。过去十余年,我国消费互联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消费互联网进入平稳增长期,行业增量红利逐渐消退。专家指出,产业互联网才是数字经济真正的蓝海。这个过程需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智慧化,最终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实现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现阶段,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定义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但是业界的讨论有很多共识性的成果。简单来说,产业互联网是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和工具为传统产业进行赋能的概念,从而提高企业在服务和运营方面的能力,实现“互联网+”的组织架构,场景范围包括制造业、城市管理、政府服务、零售、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各个行业。

毫无疑问,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下一个蓝海增长点,那么人们应该如何认识“产业互联网”?它又将对社会经济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未来又将如何发展?今天,请跟随《中国科技信息》一起来了解。

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

所谓“产业互联网”,是与“消费互联网”相对应的概念。消费互联网面向的是个人消费者,其目标是满足个人消费体验,帮助既有产品、服务更好地销售和流通。不同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将互联网经济的系统、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服务垂直于一个产业中,并催生产业内部巨大边际效应的经济发展新范式。

具体而言,产业互联网可以综合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打通各行业、产业、事业间的内外部连接,从整个产业链角度的资源整合和价值链优化,实现互联网与实体产业、精准治理、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从而降低整个产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运营质量与效率,构建形成产业链、产业网协同共生的数字生态。

专家认为,产业互联网的形成就是一个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它的到来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建筑、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的全面互联网化。互联网全面渗透到传统产业价值链,并对其生产、交易、融资、流通等环节进行改造升级的产业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传统产业生产、交易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

如今,产业互联网已成为我国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产业互联网已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之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等融通发展模式,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互联网的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

不难看出,产业互联网主要是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渗透到传统产业,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不是颠覆传统产业。其商业逻辑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为传统产业进行赋能,从而提高企业在服务和运营方面的能力。

由于产业互联网主要提供企业服务。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痛点和需求也不一样,这导致企业服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们难以就产业互联网的类型进行数学公式般的严格划分和准确描述。

总的来说,产业互联网的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如石油化工和汽车制造业,二者在上游原材料或零部件、生产模式、数据口径、生产设备、产品形态、下游市场等众多环节均具有较大差异,两个行业所形成的产业互联网,将保持相互独立且平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着产业互联网浪潮席卷传统行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始大规模融入金融、制造、教育、医疗、零售、文娱、物流等行业。专家认为,而基于产业互联网明显的产业特色,一众聚集了创新资源和垂直产业基础的新一线、二线城市都有机会培育出符合当地产业特色、有效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产业互联网龙头企业。

接力消费互联网促进我国经济数字化

一直以来,实体经济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根本。但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成本持续上涨、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而产业互联网具有连接类型多样、行业应用广泛、流程再造深度等特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提高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视角来看,产业互联网的出现增强了信息技术的“赋能力”,为实体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了重要契机。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产业互联网作为塑造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我国来说,产业互联网正接力消费互联网,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数字化的新动力,其产业规模也有望从2025年的4万亿增长至2030年的12.22万亿。同时,产业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也已经不限于制造业,农业、教育、医疗、文娱、服务业,越来越多行业开始借互联网的“快车”,实现转型发展。

总之,产业互联网是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从现实发展进度上看,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尚未成型、交易占比过高等问题依然限制产业互联网进行普及,我国急需进行行业整合和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专家认为,这一难点问题将成为影响产业互联网助力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内容转载请联系微信:zkxxx1999

在线投稿平台:www.cnkjxx.com

投稿电话:010-68003059

寻求报道、内容合作,请联系微信:15811564659

杂志收录情况:《中国知网》《中国期刊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协、中国图书馆学会(解读科学发展观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