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右所镇紧紧围绕“建设成为温泉康旅胜地,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的进展定位,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产业进展工作有机结合,立足区域资源,连续深化“党建+”模式,着力实施产业培育,点燃产业进展的“红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足焦石、腊坪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完善配套设施,打造驱动村集体经济进展、劳动力转移的现代化种植养殖规模区。焦石村通过“党总支+公司+基地+合作社”全产业链绿色进展的经营模式,培育益康禽业作为龙头企业,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提供就业岗位,为当地劳动力增收70余万元。通过联农带农带动30户脱贫户养殖绿壳蛋鸡,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全镇14个行政村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参与焦石养鸡场扩建、腊坪村高效节水大棚建设2个项目,有效解决了村内无资源无进展路径的问题,2022年全镇14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均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4个村,20万元以上2个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足多肉基地、湿地经济作物等产业,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打造集休闲农业、湿地农业为主的东湖农副产品主产区。梅和村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推进花卉种植,罗琦花卉公司就近就地吸纳当地130名村民,带动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天发货1000件左右,带动当地物流产业进展;通过“理论+实操”的直播电商培训模式,把当地农户培养成为专业带货主播、种植员、出单员、包装员等新型农业企业经营技能人才。松曲村“三江源”水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在巩固进展海菜种植的同时,积极拓展“稻鱼桃”共生进展模式,合作社通过长期用工和季节性使用周边劳动力,每年为当地群众增加务工收入40万元以上。新型的稻鱼共生立体农业模式,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还减少洱海流域面源污染,走出了一条“以湿养湿”的成功路子,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赢的优良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足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资源优势,以创建西湖田园综合体为引领,打造集白族文化、田园风光、农事体验、温泉旅游于一体的大理西湖乡村旅游健康生活目的地。境内湖泊河流星罗棋布,弥苴、罗时、永安及西湖、东湖分布在坝子间,具有高原水乡、生态原乡的显著特点。镇党委突出抓好洱海流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沿河沿湖党员队伍作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齐心保护好生态环境。此外,组建了“右所镇新媒体协会”,开展“我为家乡代言”“农耕文化节”“美食节”“芍药花小诗会”等活动,将右所镇的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宣传出去,吸引投资兴业,让更多的人爱上右所、投资右所、共建右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