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人民法院11日披露的一起盗墓案件,一伙9名盗墓者在多次尝试盗掘古墓葬时,遭遇了惨烈的结局。其中3人在洞穴中中毒死亡,其余6人因案情曝光而主动投案自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起盗墓案发生在2022年端午节前后。当时,陈某带领郎某、钱某等5人,开车带着铁锹、镐头等工具,来到敖汉旗某山区盗挖古墓葬。

由于遇到大雨,他们只挖了两天就暂停了行动。

陈某心有不甘,几天后又召集了更多的人手,将盗墓团伙扩充到7人,再次前往目标地点。但是由于工具不够用,他们决定购买更多的绳索、铁锹、镐头等。

可是在分摊费用和分配任务时,他们发生了争执,最后各自散去。

盗墓团伙再度出山遭遇悲剧

一个月后,陈某仍然念念不忘盗墓的事情,竟然再次组织了8人的盗墓团伙。这次他们安排得更加周密,分别开两辆车,在白天休息,在晚上进洞挖掘。

他们分工合作,1人负责外围的运输和送饭,4人负责洞口的抬土和卸土,3人负责洞底的轮流挖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洞穴很深,他们还买了汽油抽水设备,将洞内的雨水排出去。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汽油抽水设备在洞内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使得洞底的3人窒息而亡。

由于3人失去了联系,盗墓的事情被揭穿了,钱某等5人只好向警方投案。

盗墓团伙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钱某等6人与他人共同违反国家文物管理制度,私自秘密挖掘具有历史、科学价值的古墓葬,其行为已构成盗掘古墓葬罪,并属于共同犯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及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对6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十个月到一年零八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6名被告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但二审法院驳回了上诉,维持了原判。

敖汉旗古墓葬资源丰富 有重要历史价值

敖汉旗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旗,素有“人文敖汉”的美誉。在敖汉旗境内,已经发现了不同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4000余处,位居全国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被盗的古墓葬属于辽金时期的墓葬遗迹,是一处新发现的文物遗址点。辽金时期的墓葬是研究辽、金历史和丧葬文化的重要实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盗墓者罔顾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只图一己之私,不仅破坏了国家的文物资源,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