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将荆州三县的失守归咎于关羽的大意,但事实上,除了关羽的疏忽之外,刘备的霸道也给荆州三县的失陷留下了致命的隐患。

公元219年,随着曹操军队撤出汉中,汉中郡的疆域也划入了刘备的版图。至此,荆州、益州、汉中三郡成为蜀汉政权的版图,刘备也进入了军事生涯历史的巅峰时期。但此时的刘备却忽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与孙权的关系逐渐变得不对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公元212年进入四川,到公元219年占领汉中,不到八年的时间,刘备的势力逐渐扩张。但相比之下,孙权却始终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除了将长沙县和贵阳县划入响水河的界线之外,孙权的版图几乎没有变化。到219年,孙权占领了整个胶州、部分荆州、扬州大部。在领土布局上,孙权和刘备已经达到了平等的状态。

从人口来看,蜀汉政权失去整个荆州后,人口锐减至94万,而东吴人口则维持在200万左右,是蜀汉政权的两倍。但如果刘备没有丢掉荆州三郡呢?我这边加几十万,你这边减去几十万。双方是否会在人口对抗中陷入势均力敌的状态?

战略合作?如何合作?如果双方实力相当,这样的合作永远都会充满隐患。毕竟对方有实力与你对抗。谁能保证这个队友不会刺伤你呢?因此,当刘备占领汉中时,双方之间的隐患已经到了擦出火花的边缘。更何况就在219年7月,刘备实施的另一件事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是关羽北伐樊城,而是刘备自立汉中王!

既然刘备是王室成员,那么在刘备看来,他就有王室血统,那么称自己为国王有什么意义呢?但刘备忽略了最致命的细节。由于孙权不是皇室,除非中原王朝实行册封,否则孙权根本不可能成为国王。一个有实力,有称王的合法依据,另一个有实力,但无法称王,但两人仍然是合作联盟队友。当刘备称王后,你把孙权置于怎样的境地?

说白了,你打算让未来的孙权怎么称呼你?承认你当王的行为吗?将来你会被尊为汉中王吗?据说你们两个的地位已经开始不对等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合作呢?更夸张的说,因为刘备是王室成员,所以你将来当皇帝就有理由,但是孙权有吗?当双方在这一领域实力不平等时,冲突的火花就已经开始爆发。

那么孙权关心的是关羽北伐有进展吗?恐怕并非如此。真正让他在意的不仅是刘备不断上升的实力,还有刘备的政治地位远在他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趣的是,十年后,也就是公元229年,孙权在打算称帝之前,特意提前告知了蜀汉当局自己称帝的意图。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诱惑。说到你,刘备、刘禅先后称帝,我们还是战略伙伴。如果你不容忍我称帝,那我们还有合作的必要吗?所以面对孙权称帝的消息,蜀汉大臣们虽然很恼火,但最终也不得不承认。毕竟在战略合作的大方向下,蜀汉政权只能保持忍让。

同样的道理,十年前,也就是公元219年7月,如果刘备提前派出特使通知孙权他即将成为国王,并且还提出了这样一个条件:考虑到你的盟友已经艰苦奋斗,立下汗马功劳,常年为汉政权守护江南。我刘备在上表称王的同时,也提议汉献帝册封你为吴王。我们共同称王,为大汉保卫整个南方。虽然曹操会让汉献帝选择拒绝,但我已经改变了态度,容忍你孙权为王。我们都继续保持平等的政治地位,你还会攻击我吗?

以诸葛亮事后的状态,如果刘备能够放低姿态,表达出这样的态度,哪怕孙权已经有了背后捅刀子的想法,面对王道和政治地位的诱惑,孙权本人或许也得冷静一下吧?毕竟,称自己为国王或皇帝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但如果你有刘备这样的皇室血统来推荐自己,并且有间接的理由当国王,孙权可能就要三思而行了。

但在这个紧要关头,刘备并没有把孙权放在眼里,大摇大摆地称王,这就打开了双方的政治地位,再加上关羽对东吴集团一贯的蔑视,以及他的北伐取得了初步进展也是在战争中制造的。面对已经渐渐不顾自己的蜀汉,如果有人站在孙权的立场上,恐怕也得选择背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