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43年7月爆发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苏联在战斗中投入了5000多辆坦克,其中很多都是通过租借法案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援助,比如英国的“瓦伦丁”、美国的“格兰特”、“斯图亚特”等等。

在这次战斗中,苏军还加入了M4A2“谢尔曼”组成的第一个坦克团——第229独立坦克团。库尔斯克该团的战斗非常惨烈,全团的坦克基本全军覆没。

柴油版M4A2坦克

1942年底,美国开始向苏联提供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由于技术缺陷等问题,直到1943年春,只有少数“谢尔曼”坦克交付给苏军的前线部队。第229独立坦克团是苏军最早的“谢尔曼”坦克团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M4A2配备的是375马力的柴油发动机,而美军使用的M4A1则采用的是350-40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这种差异不仅是苏联的要求,也符合东线的实际情况。装有汽油机的“谢尔曼”坦克需要高标号汽油,这对于后勤补给非常不利。事实上,美国生产了大约8000辆M4A2,其中一半被送往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库尔斯克战役爆发前,第229独立坦克团共有38辆M4A2“谢尔曼”(75毫米炮),由梅尔库洛夫中校指挥,博加提列夫少校担任参谋长。7月5日战斗打响时,这个坦克团隶属于第48集团军,位于库尔斯克突出部北线,就在德军突破口的东侧。该团的每辆坦克有1.2基燃料、3基弹药和4天口粮。

虽然该团隶属于第48集团军,但在7月9日被重新分配到苏军第13集团军,该集团军位于德军突破的前线。当时,罗科索夫斯基在库尔斯克北线阻击了莫德尔指挥的德国第九集团军。双方都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尤其是坦克的损失。因此,苏军迅速从其他方向部署了一些坦克,以加固正面防御。

“谢尔曼”首日战斗表现不佳

第229坦克团作为预备队,于7月10日开赴新防区,编入第74步兵师守卫蒂尼亚科夫斯基农场。7月11日上午,坦克团报告有39辆坦克投入使用(包括38辆M4A2和1辆T-34/76)。

7月11日上午10时,该团正式投入战斗。然而,第一场战斗的过程非常糟糕。

根据命令,第229坦克团从第74步兵师右翼出发,向德占255.6和260.3高地发起反击,等待步兵跟进。然而,“谢尔曼”坦克冲出苏军阵地后,就没有步兵跟上来了。而且,由于情报侦察不足,该团一连最先遭到德军火力打击,三辆坦克被击中烧毁,成为首个“谢尔曼”苏军落败的地方。

随后,第一坦克连与“15辆德国坦克和最多两个步兵营”在普罗塔索沃村以东作战。10辆“谢尔曼”坦克成功突破德军防线,抵达255.6高地。但由于坦克二连未能及时跟进,孤立的坦克一连遭到了德军四面八方的火力围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负责攻击260.3高地的坦克第三连成功抵达目标,并用火炮支援坦克第一连从255.6高地撤退。随后,坦克三连也处于德军火力集中之下,被迫从260.3高地撤出。

晚上19:00,苏军坦克再次袭击。第229坦克团三连配合步兵冲向255.6高地,最终成功占领此点。

7月12日,德军占领了格里涅夫卡村。第229坦克团奉命与第74步兵师第78步兵团一起将德军赶出村庄,2连坦克参加了战斗。

然而,当苏军的坦克抵达格里涅夫村以北时,却遭到德军从侧翼普罗塔索沃村的炮火击中,损失惨重后被迫撤退。第二天的战斗以失败告终。7月13日晚,该团各连撤至瓦维洛诺夫卡西郊。

两天的战斗损失了一半坦克

连续两天的战斗,该团坦克损失惨重。参战的39辆坦克中,8辆被完全烧毁,11辆被摧毁(可回收),15人阵亡,13人受伤。也就是说,该团在第一轮战斗中就支付了坦克损失的一半。

苏军第一“谢尔曼”集团的第一战只能用“惨烈”来形容。不仅缺乏战场侦察,连之间的协调也很差。随后,苏军的上级批评了第229独立坦克团,认为该团不仅没有组织好炮兵和步兵对坦克的支援,甚至团内几个坦克连之间也存在“缺乏凝聚力”。

不过,团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称,它击毁了德军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门反坦克炮、8个机枪阵地和2个迫击炮连,杀死了350名德军士兵。该团的几名坦克手获得了奖章。例如,中士D.I.阿克谢诺夫的“谢尔曼”号摧毁了德军一辆中型坦克和一辆装甲车,并杀死了19名德军;O.V.中士戈利亚切夫的坦克摧毁了4个迫击炮阵地和一个机枪阵地,杀死了20名德军,成功从战场上拖走了3辆友军坦克等等

最令人佩服的是苏军的坦克维修人员。尽管战场损失巨大,但还是成功救出了多辆受损坦克。比如,第229坦克团维修战士列别杰夫,在战场上成功完成5次抢修,救出2辆“谢尔曼”,被授予“勇气”奖章。中尉技术员P.K.7月11日成功组织5辆受损“谢尔曼”坦克撤离战场的伊万诺夫也被授予“勇气”勋章。甚至还有一位无线电操作员,D.F.普加琴科冒险重返战场,从被摧毁的“谢尔曼”号上找回了两个有价值的广播电台,并被授予“勇气”奖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轮战斗结束后,坦克只剩下四分之一了

苏军损失惨重的同时,德国对库尔斯克北线的进攻也失败了。7月12日,苏军第74步兵师前方的德军第18装甲师奉命撤退,随后两天战场相对平静。第229坦克团抓紧时间休息,成功修复了部分坦克,可参战的坦克数量恢复至22辆。

7月14日,苏军报告称“德军8辆坦克和12辆装甲车正在向波尼利进发”。提供支持。7月15日凌晨5点15分,苏军首先做好炮火准备。15分钟后,第229坦克团和步兵发起突击。

此战,第229坦克团分三个方向进攻,攻击速度非常快。7点左右,360步兵团在坦克配合下攻占了巴甫洛夫卡和彼得罗夫卡。然而,苏军坦克错误地驶向塞梅诺瓦附近的道路,遭到德军猛烈炮火的袭击。在德军坦克和火炮的攻击下,第229坦克团的5辆坦克被烧毁,3辆坦克被击毁(可修复),并声称击毁了一辆德军坦克。

17:00,德军在4辆坦克的支援下发起反击,将360团赶出阵地,苏军的坦克和步兵只得撤退。

7月16日至17日,双方坦克和步兵围绕普罗塔索沃等地继续进行拉锯战。在坦克对抗中,“谢尔曼”坦克显然无法战胜“虎”式,甚至德军四号坦克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充当步兵的“盾牌”,冲上前掩护步兵的反击。德国的坦克和自行火炮经常占据苏军原来的掩体,给苏军的坦克和步兵造成很大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苏军的第74步兵师只能靠自己,把反坦克炮拉到前线,而且步兵还使用了反坦克手榴弹,和德国坦克进行了肉搏战,据称摧毁了两辆“虎”和一门自行火炮。

战斗到17日晚,苏军的第229坦克团只剩下10辆坦克,相当于原来坦克的四分之一。苏军的步兵也损失惨重。步兵第74师仅剩275名步兵,其中360步兵团仅剩173名步兵。

在这场惨烈的对抗下,德军一开始就坚持不住了。占领普罗塔索沃的德国第195步兵团被迫撤退。苏军的第74步兵师集结了最后的兵力追击,但第229坦克团并没有跟进,再次退出了战场。

在伴随第74步兵师的两次战斗中,第229独立坦克团先后损失坦克31辆,其中17辆被彻底击毁,14辆被击毁后被回收,全团117人阵亡。截至7月18日,该团还能使用的“谢尔曼”坦克仅剩8辆。

战斗中,团里涌现出多名战斗英雄,其中至少三人荣获红星勋章。表现最为突出的第三坦克连连续击毁了德军6辆坦克、2辆自行火炮和1辆装甲车。连长D.S.上尉缴获了两辆坦克和一门自行火炮,并被授予红星勋章。此外,不少维修人员还因抢修数十辆坦克而获得各种奖章和奖励。

最后一个“谢尔曼”的奋斗

尽管损失了四分之三的坦克,第229坦克团仍继续在前线作战数天。7月18日,该团支援了第17步兵团的进攻,但没有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7月20日,该团在战斗中又损失了4辆坦克。

此时,第229坦克团因消耗过多被调离战场。撤退时,该团剩余10辆“谢尔曼”坦克(包括部分待修理的坦克)和第43、84坦克团剩余坦克被移交给第237独立坦克团继续参加战斗。7月24日,由数个残部组成的第237坦克团被编入第70集团军。该团拥有7辆可参战的“谢尔曼”坦克(全部由229团移交),此外还有13辆T-34中型坦克和7辆T-70轻型坦克,共计27辆坦克。

7月25日10时20分,第237坦克团与第43、第188步兵团发起协同攻击。此时德军已全线转入防御。第237坦克团和步兵部队先后突破德军阵地,先后攻占诺沃里日科夫斯基和克拉斯诺耶兹纳米亚,渡过内日夫卡河,攻克波韦斯涅沃。

不过,第237坦克团也在这一天损失了大部分坦克。该团当天损失27辆坦克中的25辆(7辆“谢尔曼”中4辆被完全摧毁,2辆受损可修复),但声称摧毁了一门“费迪南德”自行火炮和20门反坦克炮。

此时,库尔斯克战场上只剩下最后一辆M4A2“谢尔曼”坦克,由代理连长舍甫琴科中尉指挥。在激烈的战斗中,舍甫琴科中尉的汽车先后摧毁了3门反坦克炮、2门高射炮、1个迫击炮阵地、5个机枪阵地,并杀死了60名德军士兵。战斗结束后,舍甫琴科中尉被授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其他许多“谢尔曼”汽车团体也获得了红星奖章和勇气勋章。

7月26日,舍甫琴科中尉指挥最后一辆“谢尔曼”坦克,参与支援第237坦克团(只剩下1辆M4A2、1辆T-34/76和数辆T-70)对第43步兵团的攻击。在进攻无名高地的战斗中,数辆苏军坦克击退了10多辆德军坦克的反扑,但坦克基本全部损失。舍甫琴科的M4A2“谢尔曼”被击中烧毁,另一架T-34被摧毁并获救。幸运的是,只有一辆油轮受伤。

在这最后一战中,舍甫琴科等人创造了奇迹:他们成功摧毁了一个“老虎”和一个“费迪南德”(后者存疑)。这一记录也间接得到了德国数据的证实。当时,德国第505重型坦克营正在诺沃里日科夫斯基、波维涅沃和内济夫卡附近作战。该营“虎”式坦克损失惨重,从7月20日的19辆减少到7月31日只剩下3辆。

当时M4A2坦克装备的75毫米火炮只能在500米的距离对“虎”侧方造成威胁,T-34/76的76毫米火炮威力更小。因此,这个记录非常罕见。

截至7月28日,第237坦克团已疲惫不堪。虽然勉强修复了9架T-34和4架T-70,但也只从战场上回收了一架M4A2“谢尔曼”,而且还需要大修。该团所有剩余坦克均移交给第251坦克团。至此,库尔斯克的“谢尔曼”坦克之战落下帷幕。

库尔斯克之战的教训

库尔斯克的M4A2“谢尔曼”坦克首战不仅表现不突出,还有些不堪,但还是展现出了一些亮点。

首先,“谢尔曼”坦克表现出了极高的可靠性,受到了苏军的集体赞赏,被认为可以与T-34相媲美。

其次,“谢尔曼”坦克使用的英国19号无线电设备提供了可靠的战场通信能力,比当时苏联自己的坦克无线电优越得多。苏军的坦克兵甚至牺牲了生命,从被摧毁的“谢尔曼”号上抢夺了无线电设备,可见苏军对这些设备的珍惜。

第三,虽然“谢尔曼”坦克暴露了比T-34更易燃的缺点(虽然M4A2也使用柴油机),但苏军的维修兵在实战中证明,只要有足够的备用零件,他们可以快速修复损坏的“谢尔曼”。而且苏军认为“谢尔曼”的弹药储存比T-34更安全,更不容易出现殉弹情况。

在这场战斗中,苏军维修人员的维修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认可。“谢尔曼”坦克被修理返回战场数十次,其他坦克被修理数千次,这让苏军的坦克大为削弱。库尔斯克的实际损失,有效地保持了苏军坦克的一线实力。这与战争初期苏军数以万计的坦克因为故障、缺乏燃料等简单原因而轻易报废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库尔斯克之战也体现了苏军中层战术指挥能力的不足,尤其是坦克、步兵、炮兵之间的配合不佳,再加上缺乏战场侦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这些都需要苏军在整个1943年用不断的战斗和流血来提高各级部队的战术战术指挥能力。

1943年下半年,更多的M4A2坦克被运往苏联。到1945年,共有4102辆M4A2坦克进入苏联。1944年夏天,援苏的M4A2开始改装76毫米火炮,使穿甲威力更加强大。1945年,多辆“谢尔曼”坦克也参加了进攻德国本土的战斗。坦克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得到了苏军手下士兵的高度评价。(作者:陶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