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季布一诺,胜得百斤黄金——楚谚

诚信历来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美德。儒家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仰意味着正直。孔子的弟子子路曾说过“言必信,行必笃”。自始至终,注重诚信的人,无论是商人、企业家、学生,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会受到全国人民的尊重。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位92岁的山东老人。他守护了无名英雄的坟墓74年,终于等到了奇迹的发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现实中的季布

说到承诺,人们首先会想到秦朝末年那个叫季布的人。季布本是楚国武士,却仗义捐钱,性格十分耿直。最重要的是,只要他答应别人,他就一定能做到。也正是这一点,让很多人对季布刮目相看。

有一个叫曹丘的人,是季布的老乡,不过这个人很会说话,而且家里也很有钱。但他非常崇拜季布,特别想见见季布。有一次他写信给季布的朋友窦长君,意思是开一封介绍信。

曹丘拿到介绍信,急忙去找季布。季布本来不太喜欢曹丘,但没想到曹丘见到季布时说道:“楚国有句谚语,宁得季布一诺,不如得百斤黄金。”而季布的名声也因为曹丘而在全国变得更响亮。

在我国山东省,有一位92岁的老人,他的名字没有季布那么响亮。但他的所作所为比季布更值得尊重。这位老者名叫牛玉清。说起牛玉清的故事,我们还得回到战争时期。如今92岁的牛玉清,因为战时的一个承诺。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句承诺,而是别人随口的一句话,让他坚持了70多年。

随意的一句话变成一生的承诺

抗战时期,山东是后方根据地,接收了很多士兵。牛玉清一家住在山东省的一个小村庄。那年冬天,一群抗战伤兵来到了他们家。由于他们伤势较重,无法随大军继续前行,只能找当地老乡住下,躲避敌人的追击。牛玉清的家人正好就在附近,他就自动接下了这个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中国农村有很多像牛玉清一家这样的农民,他们乐于帮助抗日军队。因为他们心里知道,这些军人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家园,所以他们愿意不花钱,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他们。

牛玉清和他的父亲也这么做了。当18名伤员被移交给牛玉清家人时,牛玉清和他的父亲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主动承担起了照顾伤员的任务。当时山东还是沦陷区,敌人经常到村子里巡逻,检查各家各户是否藏有士兵。

应该说,当时的环境对于牛玉清一家来说是很艰苦的。

如果被敌人发现牛玉清父子偷偷藏匿了一些士兵,他们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不仅士兵们会倒霉,他们自己也会受到牵连,甚至整个家庭也会受到牵连。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愿意收留这些战士,我们也能看到他们对这些战士的感情,以及他们无私无畏的精神。

为了保证战士们得到更好的照顾,不被敌人发现,牛玉清和父亲把家里所有的地窖都整理了一遍,把这些战士安置在地窖里,避免被敌人发现。晚上,牛玉清和父亲主动悄悄准备好战士们需要的食物和其他生活用品,趁敌人熟睡时送到地窖。做好一些日常护理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大部分伤病员逐渐康复。此时,村里的敌人也已经扫荡完毕,撤出了整个村子。大部队再次返回村里,接收留下的伤病员。不幸的是,这些人中有一人受伤。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伤口逐渐恶化,最终死亡。

在来接伤员的队伍中,有一名士兵,他是阵亡士兵的哥哥。看到弟弟这样,战士很伤心,牛玉清一家人也很伤心。但当时糟糕的情况让他们无暇悲伤,为了不连累牛玉清的家人,他们赶紧埋葬了这名士兵。

哥哥只在弟弟墓地旁边的石头上刻了“老张”两个字,没有留下弟弟的名字。但他随口说了一句话:“只要抗战胜利,我就回来接你。”正是这个士兵抛出的这句话,让牛玉清等了几十年。

74年的等待,奇迹终于出现了

士兵离开后,牛玉清一家人就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他和他的家人相信

,战士的哥哥要回来接弟弟了。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牛玉清始终坚守在这片土地上,每到清明,他都会去祭奠将士的坟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战士们的墓园也被重建了,变成了烈士陵园。每年,都有学生来到这里悼念这些烈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烈士的后裔想要带着家人回到家乡。于是,烈士陵园里的烈士墓碑越来越少,前来祭奠的人也开始减少。但老张的坟墓一直都在那里,而他的哥哥却始终没有出现。

牛雨晴一直在等待,他从未放弃过,他坚信,这位哥哥一定会回来接弟弟的。然而,苦苦等待后,直到牛玉清92岁高龄,他才终于得到了结果。他通过网络找到了老张的后人,然后将老张的墓地搬迁了。苦苦等待了74年的牛玉清终究没有白等,迎来了这个奇迹。

这辈子总有一些事情值得你自己去做,需要你用一生去守护。对于牛玉清来说,守护老张的墓地是他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

即使用一生去守护它,也是值得的。也正是这样,牛玉清才更值得人们尊敬。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天内联系本账号,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和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