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咱们来讲一讲关于女性的金银装饰品。女性的饰品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主要包括头饰、耳饰、项饰、手饰。

【头饰】:

女士头饰与男士冠饰一样,都为冠帽上面的装饰品。相对而言, 女士冠饰较小巧、 精致, 其上的纹样多以女子喜爱的花草、凤鸟图为主。

比如辽代镂空凤鸟纹金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比如,明代累丝嵌珠宝云头形金带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簪钗是女性头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簪也称笄,用于束发或是将冠帽别在头上。

商代时就已出现,但样式极为简单。

之后,随着金银工艺的进步,工匠们在簪上錾刻、雕饰各种花纹图案,镶嵌宝石,以达到更为美观的效果。

钗的功能类似于簪,区别在于形制。钗一般为双尖头,似两个细簪组合在一起。

比如商代金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鎏金银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代金满池娇荷叶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里释迦佛信手而拈的花即是莲花。自佛教传入我国,便以莲为标志,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尤其在南北朝至唐 代,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莲花纹饰也在女子的日常穿戴中大范围流行开来。仿佛只要在发间鬓角插上一朵莲,便也能如同迦叶那般花开见佛、明心见性。

到了唐代晚期,开始时兴一种“莲花冠”。其原是道士的装束,后逐渐演变为女性喜爱的时髦款式,并一直流行到宋代。高档的莲花冠用纤细的金银丝编织而成,也有些用洁白莹润的象牙或骨角雕琢而成。它好似鲜活的莲花一样清净无暇。

莲,作为释道题材的载体用于金银首饰,在辽代稍用于妆点金冠,但终究不曾蔚为风气。至明代方大为盛行。或许是由于人们对佛法教理的崇敬,又或者是对修道成仙的猎奇心理,佛教及道教造像上的一些元素成为日常装饰,走入世俗生活,成为贵族妇女发间颈项的华丽装饰与精神寄托。 发间颈项的华丽装饰与精神寄托。发间颈项的华丽装饰与精神寄托。发间颈项的华丽装饰与精神寄托。

如花美眷,最需以那姹紫嫣红来衬。美人与花,从来都相依相伴。

古时的女儿家,供花、赏花、戴花、簪花,对人世间的一切花草都有无尽的绵绵情意。无论是头上青丝抑或深衣华裳,都少不了一派花团锦簇。而“莲”, 便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存在。

莲花,在《尔雅》中就有“荷,芙蕖。其实莲”的记载,古名芙蕖或芙蓉。三国时期才子曹植在他的《芙蓉赋》里曾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 灵。”极尽赞叹莲花的灵气独具。而莲花纹饰开始频繁出现在古代女子的配饰中,则是由唐代而兴盛的。

咱们可以看出,朝代越是久远,形制就约朴素,越是靠后,越是精美堆砌。

下一期,咱们讲解女性的耳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