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圈就像古时候的一条街,有的人在说书讲道理,有的人在晒娃,有的人在秀恩爱,有的人“开店”,有的人搬了小板凳坐在路边调侃,有的人忙着种田不上街。说到底,朋友圈还是一块“公地”,有公地的特性。

我们在家里会乱扔臭袜子,却不会在大马路上光着脚丫。因为人处于公地的环境中,就会做更多的形象管理。

因为我们知道,稍微做得不合适,就会引得别人侧目。我们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更多是因为形象管理的成本随着添加的好友增多而提高。

我们对待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社会性格。人的社会性格基本分为三种: 子我、朋我、父我。

当我们处于社交关系的被动级时,我们的社会性格倾向于“子我”,会表现得乖巧和温顺——当我们的父辈、老师或者上司和我们交流时,我们会倾向于表现出这种性格。也就是说,我们对待社会地位高于我们或者值得我们信任的人时,就会表现出服从的状态,属于信息交流的输入方。

另一种情况,当我们面对社会地位不如我们的人,或者当对方无法让我们感到信任时,我们会倾向于输出自己的观念,表现出“父我”性格。我们希望对方能顺从我们的观点和行为,就像教育孩子一样,在其面前具有一定权威性。

最后一种情况是“朋我”。“朋我”的社会关系是双方呈现出对等的信息交换和互相认可,像普通朋友一样互相交流,没有明显的主导对象和被主导对象。

当一款社交软件兴起时,我们首先添加的是“朋我”性的人群,也就是我们的朋友,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这时,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和想法,即使不会得到赞同,也会得到他们的尊重和理解,所以我们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日常生活。

但是随着我们添加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们继续采用以前那种“朋我”性格输出信息,就会感觉有点不对。这就像你是一个在学生面前表现得非常严肃的“抓谈恋爱”的班主任,却在朋友圈表现得幽默风趣,这时就容易造成自我同一性的混乱。

换句话说, 当我们面对一个太大的群体发朋友圈时,就不知道应该用哪一种社会性格去面对。这种感受与当众发言类似,很多人都会感到不安。因为无论我们发什么,都容易造成自我同一性混乱。

我们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任水平,不同的信任水平决定了我们自我表露的程度。我们对一个人越信任,就越会对其表露更多的心声。但是,如果没有对好友进行分类和区别对待,我们也容易产生纠结——会不会让××知道得太多了?

朋友圈有公地的性质,如果没有朋友圈的好友分类,那么微信朋友圈的活跃度也会断崖式下降。所以,我们看到微信现在的版本具有分类的功能。那些不喜欢发朋友圈的人和纠结于发不发的人,要么是没有对好友进行细致的分类,要么是因为添加的人太多而不想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生活中有非常多类似“发朋友圈”的场景。比如在一个陌生聚会中,因为面对的群体比较多样,为了避免犯错,大多数人会选择少说话。有的人不爱说话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态度、什么内容表达自己。如果想让他们多参与互动,反而会尴尬。所以,对这些行为差异多一些理解,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产生。

本期封面: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来源:读者杂志社强国号,摘自浙江人民出版社《暗理性:如何掌控情绪》

● 往期精选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