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

今年市场期待已久的养老金调整政策已经出炉,不出意外的实现了基本养老金19连涨。退休人员拿到的养老金也多了一些,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基本养老金的增长也有利于退休人员在物价和开支波动时缓解经济压力。

有一位网友也等到了退休,在她拿到第一笔养老金时却愣住了。原来,1973年出生的她已经交了21年的社保,但发放的养老金数额却不如预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养老金的保障之谜

在我国的《劳动法》中规定,公司必须为员工提供五险。这其中的养老保险,又是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的。相当于一种期权,目的是保障人们在年老的生活,形成一定的被动收入。

很多人都好奇,等到退休后每个月能拿到多少养老金。由于养老金的公式相对繁琐,往往要等到退休以后,才能真正看到自己未来的保障之一养老金的每月发放额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面说的那个网友刚刚领上了第一笔退休金,当她看到具体数字时却愣住了:原来她以为能够保障晚年生活的退休金,实际数字却远远低于预期。实际拿到手仅仅每月只有1000多元,而这个数目在她看来是无法保障生活的。

有的人退休后养老金很高,有的人退休后养老金却不足以维持生活,那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只要理解了养老金的设计和公式,就会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如何计算养老金?

在世界历史上,养老金的设计和工业革命是分不开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很多农民被夺走了田地,身份也从农民转换成了“农业工人”。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并且随着年龄增大,越发无力保证未来基本的家庭开支。

人们所能领取的养老金是由个人缴纳部分和国家补贴部分共同构成的。理解了计算公式,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领取的养老金很多,而有些人就相对较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个人缴纳部分,是累积的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也就是说,曾经缴纳时间长,缴纳的档次更高,那么在个人账户里的总额也就更多。

有的朋友去求职时也会和人事谈到养老金,如果人事说交最低那一档,也就是每个月仅仅缴纳当地规定的最低档位了。

计发月数是指从退休到城镇预期寿命的总月数,这个数字也是由国家来预估的。随着生活条件的转好和老龄化社会来临,其实人们的寿命相对于从前也有了延长。

在国家补贴的这部分,是以当地月平均工资和个人缴纳时月平均工资加起来,再除以2,得出的均值乘以缴费年限再除以100,而这就是国家给与补贴的数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越长越多,拿的越好

根据养老金的公式,那位网友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在个人情况下,决定养老金多少的往往在于两个指标:缴纳的档次,以及缴纳年限,交的越多,年限越长,也就能够在退休后有更好的保障。

不过由于很多人属于灵活就业,没有企业缴纳,在个人缴纳时很有可能只会缴纳最低档,以及交满规定的最低年限15年。这样一来在退休后的养老金,相对于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较低的失业率、较高的缴纳档次、缴纳的年度之长,也就没那么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随着养老金的上涨,养老金体系也在承受着一定压力。近年来对于个人养老金的改革和挑战,就是对于养老的一种未雨绸缪。

养老是每个人迟早要面临的问题,而在很多人的规划中,养老金是一大收入来源。由于这部分是由国家发放,也就更加显得可靠,但由于我国老龄化时代来临,加上生育率的低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新的政策调整就会来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养老是很多人迟早会面临的人生问题,而绸缪自己的养老金,也是对未来的一种保障。在眼下,多缴纳、加长缴纳期限可以提高养老金收入,而在养老金体系承压的情况下,也许新的调整政策也会在未来走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