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儿童当成人看,混淆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卢梭

01

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全民自媒体时代,人人可以发声,导致一些日常生活中非常小的事情,会在网络上发酵成巨大的争议性话题。

拿出手机,拍一段小视频,然后剪辑,配上自己想要主导的方向发布出去,一大波“吃瓜群众”就像一群争先恐后去咬钩的鲢鱼,一个个急着蹦出水面。

某些自媒体只关注流量,因为实打实能换作白花花的银钱。所以无所不用其极地创造“对立”,他们不是为了呈现事实、引导正义,纯粹就是想把水搅浑,收割流量,“水至清则无鱼”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年最能将网友一触即发的,便是“熊孩子”和成年人的对立,尤其是“熊孩子”碰上“年轻女孩”,最好妈妈是职业为教师的中年妇女,配上吸晴的标题,绝对能挑起一大波轰轰烈烈的网络讨伐!

“正义使者”们的箭,齐刷刷射向“没有素质的小孩和妈妈”,丝毫没觉得自己恶毒失控的语言是否和素质挂钩。

一旦有理智的网友抛出警惕“厌童”引导的言论,就会有一大波人振振有词地回复“我们只是讨厌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有家教的小孩都是很乖的”。

当社会环境用“乖”来定义儿童的好坏,真不知道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后退。

为什么有自控力、有素养的成年人,可以肆无忌惮地批判几岁的孩童甚至是婴儿哭闹,却拒绝接受“厌童”这个评价

因为这是在贴一个负面的标签,没有人愿意被打上不好的标签,这样他的言行就不能代表“正义”。

所以一边说“我不反感小孩”,一边大骂“熊孩子”,是因为这样的人永远有“熊家长”作为靶子,他说出去的话就不用承担任何道德束缚,因为他正在“行使正义”啊。

这种害怕自己被贴”厌童“标签,却理所当然给别人贴“熊孩子”、“熊家长”标签的行为很值得玩味。

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并从成人角度对儿童理所当然地进行道德审判,这巨大的生理悬殊是一种压倒性的不公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尊严,尊重儿童未成熟的状态。——约翰.杜威

02

标签的滥用是对一些特定群体的隐性伤害。它会让人对群体的容忍阈值不断下调。

儿童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但因为年幼他们无法为自己发声,在网络平台更是失语的存在,所以他们的声音是被社会所忽略的,甚至是被成年人异化的,对于被标签化他们无能为力。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小孩子都天真可爱,是符合他们这个年纪的烂漫活泼。但因为网络效应放大了个例,“熊孩子”成为了一个群体性的标签!

在大量信息涌入的今天,标签化可以降低认知成本,不需要付出太多思考,是不会出错的心理捷径。

将群体标签化以后就像是“自证预言”,像“熊孩子”这个标签,有很强的导向性——

只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点“不乖”的行为,我们就会最终证明并认定:你看,果然是“熊孩子”

刚开始看到公众场合儿童完全失控的行为,这当然是“熊孩子”;

接着看到儿童间互相追逐打闹,这是“熊孩子”;

然后儿童在不需要保持绝对安静的车厢里大声说话,这是“熊孩子”;

再往后儿童在有人通电话、有人打呼噜、有人刷小视频的车厢里哭闹,这是“熊孩子”;

现在发展到几个月的婴儿生理性的短暂哭泣,也被称为“熊孩子”……

看到没有?我们对于儿童的容忍度在不断的变低,并且认为这是一种理所当然,因为被贴的“熊”标签的儿童群体,最终会掉入我们自证的“熊”预言里!

笔者前两天,在一个临街的奶茶店窗口等奶茶,街道上车辆往来、人群熙攘。

有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嬉笑玩闹,在笔者看来完全是小朋友间天性自然的游戏,突然有一位中年妇女,用非常厌烦的声音很大声地吼道:“谁家小孩子这么讨厌,吵死了!”孩子的母亲连忙制止了孩子,带着似乎犯错的惶恐,一看就是作为儿童家长被大环境应激出来的自觉性。

无法理解,在一个本就喧闹的场合,儿童本性的活泼也要被褫夺吗?

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成人都不需要被限制,却唯独要求他们保持绝对安静,这样的“乖”和“有素质”,它合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归到刚提到的那位中年女性,她发火并非完全因为两个小男孩吵闹,而是她反复用优惠券和叠加券的时候出了问题,一直买不上奶茶,她的怒火完全是一种向弱者的迁怒,因为等待的顾客也在交谈说笑,她为什么不选择吼我们这群成年人?

因为发泄成本太高,一个疲倦的妈妈带着两个幼童,无疑是非常安全的情绪出口。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

一位父亲在公司被老板批评,憋了一肚子火,一回家便对妻子一通发泄,愤怒中的妻子看到正玩耍的小孩子,又将孩子骂了一顿,孩子非常气愤,便将身边的小猫踢出窗外,可怜的小猫受到惊吓窜上了街道,正好一辆卡车驶过,为了避让急转弯最后撞伤了路边的小孩子。

人本质上都是“欺软怕硬”的,当情绪糟糕时,愤怒会沿着社会关系链条的强弱等级,一路从顶层向下扩散到底层,最终落定到最弱小的群体身上。

之所以一起起“熊孩子”与成年人冲突事件,能够掀起巨大的流量效应,追溯冲突的源头,还是成年人承受的各种生活压力,在特定的密闭空间里,因由儿童,有了安全的燃点去爆发。

  •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陶行之

03

在一个八个月孩子哭泣被投诉的视频下,看到这么一条评论:

“我绝不会带一岁的孩子出门,在车厢内就应该保持安静。”

有网友回复说“很多外地家长要带不到一岁的娃去看病,没办法不坐车,其实车厢里大人发出的声音不比孩子小,大家互相体谅就好。”

结果这名网友的回复是“不好意思,我管不了他们生病那么远,只感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被侵犯”。

现代年轻人受到的教育更全面,基本是在家人全方位的付出与关爱下长大的。70、80是独生子女最多的两代人,他们单一的亲缘关系也切断了他们孩子的亲族情感,常是四个老人与父母照顾一个孩子,作为被偏爱的群体,他们活得更自我、更清醒,有很强的边界感。

“都买票了,我为什么要迁就小孩子?”年轻人更在意的是自我感受,不会为了他人而让渡自己的合理权益。

除了批评他们的言论没有人情味,你无法在逻辑上挑出错处,是一种坚固而冰冷的理性。

并且你无法通过一个过来人的姿态,去说服他们了解儿童生理发展的特殊性,需要适当的理解包容一下。

在维护自身利益上,他们非常坚定,因为这就是他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所拥有的,人为什么要舍弃自己本就拥有的东西呢?

类似“年轻人不惯着‘熊孩子’,错了就要付出代价,年轻人不好欺负”的言论,无疑是标榜自我个性的出口,对“熊孩子”趋同性的批评和调侃,似乎成为一种自我意识觉醒的“正确”标志。

在勒庞的《乌合之众》中,提到为了获得群体认同,个体会愿意抛弃是非,用认同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群体都是匿名的,因此不必承担责任,那些总是控制个人的责任感会消失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网络上对婴童的“0容忍”言论很多,似乎成为一个主流的声音,其实有不少是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同感,并不能代表普罗大众的态度。

其实个人非常理解年轻人和未婚未育群体对儿童本能的“讨厌”。

在我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也非常不喜欢小孩子,觉得他们吵闹、聒噪,有无穷无尽的精力,并坚定地认为自己必然会选择“丁克”。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侄子的出生,我才惊然发现儿童美好可爱的一面,关注到儿童的成长过程,再面对孩子这个群体,就自然会带着体谅包容。

对于直白的说出“我就是‘厌童’”的年轻人,个人反而觉得他们非常坦诚。

这是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认知,与其同年轻人理论“自私”和“利己”,不如交给时间让他们自我沉淀。

对于网络上一些针对婴童哭闹的恶言恶语也不必太惊忧,至少在现实生活里,人们都会隐藏阴暗的想法,并不会付诸行为,在日常出行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以不失礼貌的态度宽容以待。

中华民族一直奉行着“老吾老即吾老,幼吾幼即吾幼”的朴素道德观,始终坚定的相信,咱们的社会必然是落定到“仁德”二字上的。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