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诘而大方——读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画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宋式雲大写意国画作品,是在观察、体验大自然的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有充足的自然物象的基础,又有充分的主观发挥。大写意的艺术创作,既忌讳对客观物象的模仿,也不宜脱离对自然心领神会的模写,而是在师法自然的基础上大胆发挥,天然而成。这需要作者有坚实的艺术功力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宋式雲是经过长期艰苦磨练才达到如今得心应手、下笔有神境界的。他的画匠心独运,或繁或筒,构图或全景或取片断,或单纯用墨或彩与墨并用,均展现自然景象的内在之美和他内心的激情。绘画作品语言要在单纯中求丰富,耐人寻味和不倦欣赏,是很不容易的,没有长期耐心的磨练和探索是很难达到要求的。我觉得宋式雲的作品在表达意境上的成功,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在齐鲁画坛别开生面,也在整个中囯画坛独放异彩!

文 \ 邵大箴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联第十届荣誉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1912--2009.1.9)

宋式云,(1912--2009.1.9), 原名学信,字中孚,又峦谷,别署竹溪,海右画奴,居室“碧梧山房”,莒州六老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日照市及莒县文联、美协名誉主席。莒县书画篆刻学会的重要发起人。为发展推动书画艺术活动作出巨大贡献。

自幼酷爱绘画,早年入“鲁艺”学习,受王韶洛、杨敬石指教,后师法吴昌硕、任伯平等诸家,尤重师法自然。一直从事美术教育,直到一九七四年离休。先生出身农民家庭,正当盛平求学时期,而生活清贫,条件极差,他便以伙房兼卧室为画室,以饭桌为画案,以废报纸为画纸,夜以继日,孜孜以求,终于大器晚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莒县曾是周朝的姑幕国,春秋时期的古莒县都城,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莒地先民创造的独具地城特色的莒文化,生生不息,与时俱进,在华夏文化的繁荣发展中担鼎一隅。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文人名士云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的近4000年树龄的“天下银杏第一树”,仍以勃勃生机展示着这里的风水之优:这里出土的五千年前的古陶文,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刹定林寺,昭示着这里的文化底蕴之深:我国首部文学评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烬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等莒籍名人,寓示着这里的人才之众。这里书画雅风盛行,一县就有四名从事书画创作的省文史馆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崔祝生、宋式云等“六老”为代表的书画家群体不断壮大,书画活动日益活跃,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书画艺术之乡”,“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近几年来,莒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站在弘扬先进文化、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文化树县”的发展战略,全县广大文化工作者和书画爱好者倍受鼓舞,书画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目前,全县拥有国家级书法、美术家协会会员2人,省级会员70余人,书画从业人员2000多人,爱好者上万人,书画装裱店100多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宋式云先生是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日照市美协荣誉主席,是莒县书画“六老”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国画家。他的画作取材广、画路宽,高雅雄健、挥洒自如、师法自然、个性鲜明,尤擅作宏幅巨制,被国家,省、市、文史馆及诸多艺术机构收藏,并远传日、美及港澳台,为莒县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比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经常参加各种书画捐助活动:褒奖后学、海人不倦,培养了大批书画爱好者。82岁高龄时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94岁高龄时又将自己收藏的92幅精品力作无偿捐献给了莒县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为褒扬宋式云先生的善举,宣传他的国画艺术,激励广大书画工作者学习他高尚的人格精神,推进“文化树县”战略的实施,县委、县政府拨出专款,编辑出版《宋式云画集》。本书的策划、出版,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中国美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先生为画集题名,许多人士为画集出版提供作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画集难免有未尽人意之处,还请读者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雲《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式云《中国近现代名家大红袍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