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边境之战使法军损失惨重。根据新形势,法军司令部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8月25日,霞飞发出第二次命令,将第三、第四、第五集团军撤至索姆河至凡尔登一线,准备从此发动反攻。
接下来,他以东部撤出的部分军力和几个预备役师组成第六集团军,加强西部的实力,对抗德军右翼纵队。在第五集团军的东侧,成立了以费迪南德·福煦为首的支队(后来成为第九集团军),支援第五集团军的右翼。霞飞还命令约瑟夫·加里尼出任巴黎总督,在巴黎集中兵力,修建防御工事。
德军方面,总参谋长毛奇远离战场,远离作战部队。他对法军的重新部署一无所知,相反,被夸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胜利就在眼前。在东普鲁士容克地主和西部地区垄断资本家的不断压力下,毛奇调集了部分右翼部队援助东普鲁士;他改变了原来用德军后备部队补充右纵队的计划,派它去加强左纵队;与此同时,为了围攻莫贝里等尚未攻克的城市,右翼纵队分出了不少部队。到8月26日,德军右纵队的进攻兵力已从原来的十六个军减少到十一个军,数量上比法军还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奇于8月27日发布了新的命令,允许右纵队继续按原计划前进,同时改变左纵队(即德军第六、第七集团军)的原计划)防御任务,让它攻击南锡高地周围的法军。这样,德军的西线战场就由原来的一路包抄,变成了左右纵队同时进攻,不仅削弱了右纵队,也让左纵队遭遇了硬钉。法军对于德军来说并不处于有利地位。8月30日,德军右翼纵队第一集团军军长克鲁克应第二集团军司令比洛的要求,将行军转向东南,目的是配合第二集团军追击法国第五集团军。这将使德国人能够从东部而不是西部穿过巴黎,从而受到集中在巴黎的法国军队的威胁。9月1日,德军开进亚眠-拉斐尔-蒂永维尔防线。由于推进速度过快,后勤补给跟不上,部队的疲劳和饥饿削弱了德军的战斗力。
此时,法军已经撤至索姆河南岸,但霞飞却觉得反击时机尚未成熟。9月1日,他发布第四号命令,让法军继续向南撤退,并命令第六集团军集中于巴黎战壕营地,暂时由巴黎总督加利尼指挥,准备反攻。9月3日,法国政府从巴黎迁往波尔多。
马恩河战役
克鲁克指挥德国第一集团军继续向东南追击法国第五集团军,企图歼灭其左翼。远远超过了第二军。9月3日晚,德国第一集团军抵达马恩河北岸的蒂埃里堡。这时,毛奇让第一军充当第二军的第二梯队,防守德军右翼。但克鲁克并没有执行这个命令。他指挥大军渡过马恩河,继续向南追击,只留下一支军队驻扎在马恩河北岸,防范巴黎的威胁。
法军动员和重新部署的信息频频传来,这让小茂奇惊醒,知道乔佛里正在准备大反击。这时他意识到德国第一、第二集团军实力薄弱,在巴黎地区受到法军的严重威胁。9月4日,他决定这两支军队将在巴黎阻击法军,而第三、第四和第五军队将对付法军的其余军队。9月5日,克鲁克虽然接到了小毛奇的命令,但他仍然没有执行,继续独自南下,这为法军的反攻创造了有利局面。面对有利的机会,夏飞起初有些犹豫,但在属下的不断催促下,他决定反击,发出了第六道命令。根据这个命令,法军第六集团军从北部的巴黎军营出发,沿着马恩河向东进军。应于6日渡过乌尔克河,攻击德军侧翼;从正面发起反攻。
法军第六集团军按计划向于尔克河进军,但5日却在于尔克河西岸与马恩河西岸德国第一集团军留下的部队遭遇。起初,双方高级指挥部都不太关注这场战斗。但战斗却越来越大。直到8日,克鲁克才不得不将整个集团军带回马恩河,投入战斗。此时,加利尼也从巴黎赶来援助法国第六集团军。
法军第五集团军也按计划于6日开始反攻。它掉头与一直追击的德国第一集团军交战,右翼与德国第二集团军部队交火。克鲁克的德第一集团军8日撤至马恩河后,德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之间出现了一条宽约50公里的大缺口。这样,德国第二集团军的右翼就失去了保护,面临着被法国第五集团军包抄的危险。自边境战争以来一直节节败退的英军也按照霞飞的命令于9月6日开始反击。它的前进方向正好对着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尽管英军指挥官法国人由于胆怯,行军速度非常缓慢。但8日也到达了距离马恩河不远的地方,威胁德军第一集团军的后方。此外,福煦指挥的第九集团军截击了德军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的左翼,使德军第一和第二集团军处于孤立无助的危险境地。9月5日至9日,马恩河沿岸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充满了硝烟和战火。
9月7日,小毛奇得知战场上的不利局势后,大吃一惊。第二天,他派情报局长理查德·亨茨视察右纵队,并口头授权他以小毛奇军队的名义,命令各军协同撤退,以消除彼此之间的间隙。9日,亨茨先后抵达布洛和克鲁克司令部,命令第二集团军撤退至马恩河。第一军停止攻击,也撤退了。亨茨返回司令部后,小毛奇亲自命令右纵队第1、2、3军于10日下午撤退,其他军停止进攻。第二天,小毛奇视察前线,命令德军撤至诺瓦龙—凡尔登一线。
马恩地区的战斗因德军第一、第二集团军的撤退而于9月9日结束。马恩河主战场以东,直至凡尔登附近德国第四、第五集团军与法国第四、第三集团军对峙的地区,战斗也在10日停止。在法德东部边境,德军自边境战役以来一直处于进攻状态,而法军第一、第二集团军则处于守势。10日,德军在这里的攻势也停止了,第七集团军被转移到埃纳河畔增援右翼纵队,第六集团军则撤回边境。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虽然战斗时间短暂,双方都没有重大伤亡,但这场战役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让德军包抄法军的计划化为泡影,也宣告了德军速决战争的破产,导致战争预期出现重大转折。
之战一结束,小毛奇就向德皇说道:“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小毛奇对马恩河战役的指挥是显而易见的。他远离作战部队,与战场指挥员没有适当的沟通,无法准确了解战场的实际情况。他纵容各军统帅(如比洛、克鲁克)各自为政,互不合作。他无法维持右路纵队的强大攻击力。马恩河战役前夕,德军右纵队经过20多天的夏季行军已经疲惫不堪,后勤补给跟不上。小毛奇对此并没有充分估计,并采取了措施。由于毛奇指挥不力,9月14日,威廉二世解除了他的职务,并由普鲁士军事部长埃里希·冯·法尔根汉接替他担任德国总参谋长。
马恩河战役也暴露了霞飞等联军将领的指挥失误。他们行动缓慢,错过了机会。他们没有迅速突破德军的缺口,将其一一分割,也没有及时以强大的兵力打断敌人的后背,从而歼灭大量有生力量,从而让德军保住了自己的实力。力量。
马恩河战役后,德军退至埃纳河,并在距河北岸三公里的高地上坚守阵地。英法联军因连续艰苦的行军和战斗而疲惫不堪,再加上指挥谨慎,在德军撤退时没有紧追,失去了很多机会。9月13日,盟军渡过埃纳河,并于次日发起大规模攻势。但这次袭击收效甚微,因此霞飞于18日下令停止袭击。
这是第一次埃纳河战役。由于战前接受了较好的防御战术训练,德军使用机枪、手榴弹和野战工事来坚守阵地。这是西线的第一次阵地战。
第一次埃纳河战役后,德军西翼靠近努瓦龙,没有任何支援,易受敌军攻击。此时,比利时国王阿尔伯特率领的约15万比利时军队仍驻扎在安特卫普,位于德军后方。法尔根汉觉得形势对他不利。为了消除威胁,德军奉命立即攻占安特卫普。在重炮轰击下,敌人根本支撑不住。10月6日,阿伯特国王率军撤退,英军赶赴伊普尔。10月9日,安特卫普落入德国手中。
联军由于无法攻占埃纳河阵地,便调兵从诺瓦龙以北包围德军侧翼,而德军则反过来向北冲去攻击联军侧翼,于是两军互相包围。没有人成功地将前线向北推进,直到到达海岸。由于海岸对于英军极为重要,是其与本国联系的必经之路,因此英军从埃纳河前沿转移到了靠近大海的佛兰德斯地区伊普尔附近。
侧翼包抄失败,法尔根海因趁着联军没有坐以待毙,于10月12日对伊普尔发起强大攻势,其目的是突破联军防线,占领北部法国海岸,切断英国与其远征军和法国联系的通道。联军力量薄弱,局势紧张。此时霞飞派福煦来这里指挥法国北方方面军。福煦很好地协调了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军队的行动,抵御了德国的进攻,保卫了盟军战线。经过一个月的激烈战斗,到11月11日,战斗因天气恶劣而停止。这场战役被称为第一次伊普尔战役。此后,双方形成了一条稳定的战线:从凡尔登向双方延伸,向西延伸至努瓦龙,再向北延伸至海岸;从法德边境到瑞士边境。这条战线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并没有太大的动静。
战斗打成相持后,双方相持,各挖了一条壕沟,于是阵地战开始了。当时的壕沟系统非常简单。一般是两条并排的战壕,每条战壕约一人深,相距二三百米左右。前面的称为前线,后面的称为支撑线。从一开始,德国的防线就比盟军修复得更好。他们善于选择有利于观察敌情和发挥火力的地形,甚至放弃某些地点构筑工事。盟军的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往往会在哪里立足,无论地形是否有利,都会就地筑起防线,绝不会主动放弃一小块土地。联盟因此深受其害。
1914年的西线,法国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法国北部最富裕的地区沦为德国占领区。法军阵亡总数达38万,受伤、被俘和失踪人数达60万。战前受训的军官中有百分之八十死亡或受伤。比利时大部分地区沦陷,百分之四十的军队被消灭。英国远征军也伤亡惨重。由于战前训练较好,德军伤亡略少。但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对其整个战争的未来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巴尔干战场基本情况
德国进攻比利时之前,奥匈帝国政府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一天,奥匈帝国军队跨多瑙河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杀死了5000多名和平居民。不过奥匈帝国仓促对塞尔维亚开战,而且军队还没有部署,所以并没有立即发动大规模进攻。
奥匈帝国总参谋部觉得渡过多瑙河和萨瓦河有困难,于是决定从塞尔维亚西部入侵,从北向南部署了第二、第五、第六军。第二军部署在沙巴哲对面。俄军进攻开始后,军队陆续转移到加利西亚前线。这样,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进攻主要由第五、第六集团军承担。前者从德里纳河口到兹沃尔尼克周边地区共部署了8万人;后者总共部署了6万人,部署在萨拉热窝和莫斯塔尔之间的地区,其中一些将与拥有约5万人的黑山打交道。即黑山)军队。
战争初期,塞尔维亚军队共有24.7万人,分为4个军,加上近40万后方部队。由于没有国防工业,武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军事装备十分简陋。40万大军中可用的步枪只有10万支,弹药短缺。每支枪只有700发炮弹。衣物、药品、交通也十分紧缺。尽管如此,塞尔维亚仍坚决抵抗敌人的入侵,并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和动员。它估计了奥匈帝国军队从北面和西面进攻的两种可能性。为了便于双方支援,只用了三分之一的军队镇守双方边境,主力集中在瓦列夫东部山区。
8月12日,奥匈帝国军队向沙巴茨至柳博维70公里的战线发起攻势。15日,奥匈第二军占领沙巴哲。16日,第五、六军渡过德里纳河,发起进攻。匈牙利在一场小战役中取得初步胜利,激起了国内沙文主义的狂热。维也纳街头,人们高唱战歌。报纸和战报都在夸耀前线的胜利,看来一切最迟到圣诞节就会结束。塞尔维亚不畏强敌,进行了英勇抵抗。集结在瓦列夫地区的第2、第3集团军迅速奔赴前线,于16日与敌激战。19日,奥匈帝国军防线在洛兹尼察以北被突破,迫使其全线撤退。
24日,奥匈帝国军队撤退到萨瓦河和德里纳河沿岸。塞尔维亚军队俘敌五万,取得重大胜利。奥匈帝国军队受到重创,从而推迟了向俄罗斯前线的进军。奥匈军补充兵力后,于9月7日再次发起进攻,主攻方向改为战线南侧,从兹沃尔尼克至柳博维乌,北侧配合佯攻,从正面进攻瓦列夫。塞尔维亚西南边境。塞尔维亚军队坚守阵地两个月。最后,由于弹药严重不足,又面临被侧翼包围的危险,只得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撤退到内地。11月7日,贝尔格莱德被放弃,并逐渐退入该国中部高原。
在此期间,法国等盟国向塞尔维亚提供了部分武器弹药和粮食。塞尔维亚军队于12月3日整编兵力,开始反攻。塞尔维亚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不仅赢得了国内人民的广泛支持,也得到了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的同情。许多志愿者加入了塞尔维亚军队的行列,与塞尔维亚士兵并肩作战。军队正在为解放祖国而战斗,士气高昂,军事进步快。12月15日,贝尔格莱德收复。19日,将奥匈军队逐出境,俘敌4.6万人,缴获大量战利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1914年,塞尔维亚抗战,给了奥匈帝国军队极大的打击。奥匈军工损失28.16万人,士气崩溃,指挥部门丧失信心。奥匈帝国被迫停止对塞尔维亚的进攻,只留下两支军队驻扎在塞尔维亚边境,其余的逐渐转移到奥俄战线。
塞尔维亚以敌强我弱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和南部斯拉夫人民抵抗侵略的意志,挫败了德奥入侵巴尔干地区的计划。从军事意义上来说,它牵制了盟军的兵力,并协助盟军的其他战线。
战争开始后,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罗马尼亚边境,德国和俄罗斯之间形成了一战的另一个主要战场——东线。德国的作战重点是西线。战争初期,它在东普鲁士只部署了一个集团军(即第八集团军),加上柯尼斯堡等要塞的驻军,近三十万人。主要任务是保卫俄罗斯。军队。
俄军在西北战线部署的第一、第二集团军数量是东线德军的两倍。并配合法军挺进柏林。
8月13日,俄罗斯西北方面军司令日林斯基命令第一集团军从马苏尔湖以北进攻东普鲁士德军,第二集团军从马苏尔湖以南进攻东普鲁士德军。此时,德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普里特维茨在东普鲁士南部边境部署了三个半师,以阻击俄国第二集团军。霍夫斯克)会见俄罗斯第一集团军。
8月17日,俄罗斯第一集团军越过东普鲁士东部边境。20日,他们在因斯特堡以东的贡比南(现为古谢夫)与德军作战。德军在俄军优势兵力的攻击下被迫撤退,损失近万人。这一天,俄第二集团军越过东普鲁士南部边境,向马祖里湖以西挺进。德国第八集团军面临被包围的威胁,普里特维茨计划放弃东普鲁士,撤退到维斯瓦河下游。
德国容克集团在东普鲁士拥有大量房产。他们感受到了俄罗斯入侵的痛苦,要求加强东线并阻止俄罗斯军队进入该国。德国总参谋长毛奇不同意普里特维茨的撤退计划,撤销了他的指挥职务,任命退役军人兴登堡接替他担任第八集团军军长。鲁登道夫担任参谋长,决定部署部队加强东线。兴登堡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军官家庭。参加过1866年普奥战争和1870年普法战争,是一名职业军人,在德国军政界享有一定声誉。因年老退休。战争开始后,他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为军官。
战争爆发时,俄罗斯正处于沙文主义狂热之中。宣战当天,沙皇制度的一些帝国组织在彼得堡等城市举行了所谓“爱国”示威活动。军歌音乐中夹杂着“打倒德国”的口号,街道上充满了战争的喧嚣。首都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一些狂热的战争倡导者筹集资金,宣称他们将奖励第一个踏入柏林的俄罗斯士兵。
然而那些摆弄战争机器的沙俄将军却是平庸之辈。最高指挥部将最初的胜利视为彻底的胜利,认为德军已分别逃往柯尼斯堡和维斯瓦河下游。战斗实际上已经结束了。他们甚至准备调动东普一线部队从华沙进攻波兹南。受这种误判影响,第一集团军军长列宁·坎普在贡比南战役胜利后,下令部队休息整顿,而不是趁胜扩大战果,并给予了给德军重新部署的机会。后来,当德军主力大步西进,包围俄军第二集团军时,他犯了一个错误,让部队慢慢向柯尼斯堡进军。第二集团军司令萨索诺夫在边境地区取得小胜后,以对峙的少量德军为主力,试图将其推至维斯瓦河下游,然后向西猛冲。就这样,俄军两军隔着马苏尔湖沼泽地区,彼此孤立作战。
德军看到了俄军指挥上的失误,决定改变以往被动防御的策略,实行逐败的政策,以求在运动战中消灭俄军。德国当局命令前线部队停止撤退,重新集结待命。8月24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抵达前线,下属军官向他们详细报告了开战以来的情况。当天,德军窃取了俄军以明码方式发送的军事行动电报。此后,他陆续收到俄军用无线电报发出的命令,因此对俄西北方面军的行动了如指掌。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进一步研究了行动计划。
纵观整个东普鲁士战线,他们看到德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于是决定以小股力量迷惑和阻击俄军第一集团军,并将主力转移到战线右翼,试图全歼俄罗斯第二集团军,然后腾出双手来,全力攻击第一集团军;在攻击第二集团军时,为了扭转德军仍处于劣势的局面,避免发生消耗战,决定利用地形,以一军将俄军主力阻在中间,并分大部分兵力为左右,攻击俄军两翼,将其歼灭。
德军重新部署完成后,8月26日,俄军两翼在比尔夫斯堡和奈登堡开始激战。俄军当天大败,不断撤退。俄军中路第13、第15集团军不了解情况,仍然盲目地向西进攻阿伦斯坦。27日,德军开始全力包围俄军中部。萨索诺夫这才觉得事态严重了。8月28日夜,他仓促下令撤退,但为时已晚,德军包围圈已经缩小。俄军中路仓皇撤退,道路被切断,遇到重重困难。29日晚,他们撤退到奈登堡东北部的森林,被德军包围。被围困的俄军得不到援助,疲惫不堪,土气低落,在失望的混乱中未能突围。见事态已至此,萨索诺夫于29日晚自杀身亡。30日,担任集团军司令员的俄第十三军军长克留切夫率部分部队投降,其余部队大部分被歼。俄军彻底溃败。此战德军仅伤亡一万余人。
在两军激战中,负责阻击俄军第一集团军的德军利用了俄军指挥上的犹豫,采取了猜疑的策略。机,并于晚上悄悄返回原处。第二天,同样的部队再次挺进阵地。这种不断的前后移动,让雷宁坎普误以为眼前的德军实力强大,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后来俄军第二集团军的覆灭暴露了德军主力,但莱宁坎普还没有醒悟,依然退缩,再次失去了与德军作战的机会。
8月31日,德军留下少量部队追击俄军溃散的部队。主力掉头北上,在马苏尔湖和湖北中部与俄军第一集团军周旋。9月初,来自西线的两支德国军增援部队抵达。德军在俄军面前布置决战,虚张声势,集中兵力向俄军左翼发起大规模进攻。9月6日,德军主力在马祖里湖地区包围俄军左翼,以优势兵力粉碎俄军抵抗,随后继续挺进,迫使俄军跨过马祖里撤退。9号半夜登机。9月11日,德军攻占了俄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因斯特堡,将俄军赶出了东普鲁士边境。此时,俄军仓促撤出的住所,仍然弥漫着香水和香烟的味道,可见俄军的腐败程度。德国为了扩大战果,尽可能削弱俄军,以争取时间,腾出兵力支援加利西亚撤退的奥匈帝国军队,于是下令部队日夜追击。。
结论
东普鲁士战役期间,俄军在兵力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由于沙俄指挥官的无能,无法利用这一优势,处于被动局面。德国虽然赢得了东普鲁士战役,但为了取得这场胜利,却在东线增兵,从而扩大了东线战争规模,使两线交战的局面越来越深入。同时。从战略角度来看,包含着失败的要素。
参考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