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以前,汉族男人总是扎辫子头发长在头顶上。满族进入北京并获得最高统治权后,他们认为汉人只有改成满族习俗,剃发编辫,才算真正投降。于是,他们下令强迫汉族男子剃光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清的“剃发令”于顺治元年颁布。只是当时京城各地民众反抗激烈,清朝统治者才选择暂时撤军。

次年,攻克苏州、杭州后,清朝统治者认为胜利已定,顺治二年七月,重申剃发令:所有汉族男子均应剃发。剃头、编辫子,不服从、逃避者,将被毫不留情地杀掉。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该命令在北京严格执行。清朝统治者除了在地安门、正阳门、东四等主要路口搭起帐篷强迫路人剃头外,还扩大了剃头队伍,让理发师携带剃头用品到处游行。街道上,旁边排列着几个手持鬼头刀的大汉。任何遇到脱发的人如果接受剃光头就可以安全离开。

从此,那条又丑又怪的辫子就在中国男人的头上挂了两百多年,一度成为国际友人眼中中国男人的典型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时期的辫子风格

我们看到的影视作品中,清朝男人的发型都是“阴阳头”。

历史真相是,清朝的辫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这只是整个清朝最不引人注目的发型。

满族刚入关时,他们的辫子样式是将头周围的头发全部剃光,只留下铜钱顶部中间的一大片头发。面积一定不能比铜币大,然后用这一小撮头发编成辫子,又细又长,足以穿过一个铜币,又因为它太像老鼠的尾巴,所以被称为“钱鼠尾巴”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根头发比铜钱还大的话,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据说江南有一个姓丁的哥们,因为“周桓只剃了一点,留下了一个大头”,而被“斩首于同地”,理由是“与变化趋势”。

就是这么可怕的发型,清朝统治者还鼓吹是“雅政”。现在想想,什么《甄嬛传》、《步步惊心》什么的,再帅的演员都能hold住这么任性的发型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1793年英国使团觐见乾隆皇帝时,随行的画家就记录下了这条极其丑陋的“钱鼠尾”。从此,这条“尾巴”在西方人眼里变得丑陋起来。迹象之一。

“钱鼠尾巴”的外观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破损之后,也是到了乾隆时期,人们才开始对这种辫子进行小小的改进,不过只是放大了一点点头顶上头发的面积从铜钱变成了巴掌大,辫子也变得更粗了。人们称之为“猪尾巴”。

直到清末,这些男人的发型才接近我们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这时,“猪尾巴”也变成了“牛尾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臭名昭著”的辫子

在西方人眼中,清朝男人的辫子不仅丑陋,而且又脏又臭。据说光绪年间,一位名叫梅洛德的英国传教士游历了中国很多地方,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到英国后连着照片出售。

据他说,他们路过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农村男女,身上经常有异味。他们不喜欢洗澡,尤其是成年男子,他们的辫子已经很多年没有洗过了。只有夏天到河里洗澡时,才会将头发摊开洗一次,然后将头发盘在头上,第二年再洗一次。在此期间,他们仍然会将头发梳理得松散。他们用来梳理头发的工具是篦子。每次梳理都会掉落头皮屑、灰尘、虱子等脏东西。那味道太奇怪了,让人恶心。

这个说法是不是太夸张了?这就需要了解古人的沐浴习惯。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古代洗澡一开始是非常严肃的。很多朝代都专门给官员一个沐浴的假期,称为“休息沐浴”,不同朝代休息的频率也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汉朝的法律规定,官员每五天可以休息一天,“休息冥想”,到了“休息冥想”,就变成了十天一次,但是比以前更好了。开始放假了,但是相对来说,休息的时间比较多。

“沐”就是洗头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汉唐时期,上流社会的人每隔五天或更长时间才洗一次头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洗头并不像我们现代人那样被视为日常习惯,而是一种奢侈。

正因为如此,古人只有在要会见重要人物(比如皇帝)的时候才会专门洗澡。例如《史记》中记载:“臣见天子,应沐浴”。

而且如果有一些特殊的事件,很多古人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能洗头。《礼记·丧服》说:

“父母的哀悼……三天吃粥,三个月洗澡。”意思是如果父母去世,服丧的孩子三个月内不洗头。这要是在现代,谁能受得了?

这反映出当时洗头并不是常规行为

,太过分了,有的人在三年守丧期间仍然坚持不洗头,这足以说明他们不喜欢正常洗头。

比如大文学家王安石,即使身居高位,没有丧事,他仍然不洗头。据史料记载,他可以“终年不洗澡,衣脏而不脏”,一整年不洗头。我不洗衣服,逛街就会想着散发出来的体味。我不需要花生就能喝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不洗头的习惯,我们知道清朝还在延续。比如描写清代顶级贵族生活的小说《红楼梦》中,当宫女麝月说自己头痒的时候,贵族世子贾宝玉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要让宫女当我。去洗头,我用篦子来篦我的头。这种炉排缝隙极小,80、90年代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它用于磨碎虱子。说明那个时代人们的护发更多是梳头而不是洗头。

上流社会如此,下层人民更不用说,为了生计奔波劳作,日出而作,日出而作,日复一日地休息,怎么会想到每天洗澡呢?尤其是长辫子,洗一次不知道需要多少清洁用品和时间,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吃饭都困难,更不用说洗头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英国传教士写的恶心的清朝辫子是非常可信的。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西方人的卫生习惯也令人不敢恭维。据说,当时在英国,有居民将尿桶直接倒出窗外,而在法国,人们害怕感染黑死病。多年不洗澡后,他们发明了各种昂贵的香水,以掩盖身上的异味。说起来,半径是八两,别笑谁

喇叭。

本文为一点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