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明朝建立以来,经济问题一直是统治者的心腹之患。大规模建设和对外战争需要大量资金,连年过度支出,使国库长期无余钱。洪武、永乐时期,战乱不断,消耗了大量的财富。宣德在位期间,由于皇帝过度沉迷于娱乐,王室的开支成倍增加。

虽然宣德曾经对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让国家的经济恢复了复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开始逐渐私有化,大明帝国内部土地兼并、腐败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国家的财政收入也连年下降。

明中时代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于帝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此时,帝国境内的商品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工商业、手工业日益繁荣。然而,对于一个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封建帝国来说,这会削弱其对农民的控制能力。在这样的时代,帝国的统治者是绝对不可能放弃农业而大力发展工商业的。

此时,明朝的外患逐渐增多。长年的过度支出使国家入不敷出,封建结构下的金融体系随时面临崩溃的危险。嘉靖时期,为了扭转时局,张居正肩负起改革帝国经济的重任,在帝国推行鞭法进行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居正

土地兼并严重,帝国赤字逐渐增大

洪武年间,全国土地面积约为850万公顷。但到了弘治时期,土地数量减少了一半。土地自然不会从帝国领土上消失,登记土地数量减少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几乎都面临过土地兼并带来经济恶化的情况。这是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明朝也不例外。明朝初年,朱元璋鼓励农民开荒,将强大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以换取民众的支持,激发经济活力。此时的明朝并没有发生土地兼并的情况。

然而,世界上的土地数量是固定的。随着王室不断赐予土地,农民手中的土地也开始相应减少。记录在《明史·食货志》:

“明朝时,草原颇多,占民事大半,为民有功者,无非黄庄、寻奇、中官庄田。太祖赐封如下:大臣、诸侯、宰相的田地,多达百公顷,太子庄田数千公顷。来填补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疆域图

很多王公将领在获得大量封地后仍不满足,继续通过贸易等方式扩张自己的土地。与此同时,宦官集团逐渐崛起,他们也把目标瞄准了土地,与王公将领一起参与兼并土地的活动,使农民的私人土地数量再次减少。

当他手中的土地数量大大减少时,农民要承担的税收和劳动力就变得相对沉重。为了逃避税收,许多人选择将自己的私人土地捐给官员或地主,从而成为佃农。这导致每年都有大量人口和土地从国家图册上“莫名其妙”消失,明朝廷能征收的赋税也逐年减少,给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连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财富,但王室仍然没有减少开支,而是逐渐扩大支出。尤其是宣德王朝,王室花费的国银越来越无节制。再加上行政系统中逐渐出现了很多冗员,消耗了国家大量的财富储备。帝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加,腐败让国家经济雪上加霜。改革运动迫在眉睫。

明朝皇家游乐地图

重新测量全国土地,政府雇佣劳工

洪武十四年,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国家的土地和人口,朱元璋下令编纂《黄书》和《鱼鳞图集》。统计每户的人口数量和拥有的土地数量,并对每块土地进行编号。这极大地方便了法院征收税收和服务。嘉靖时期,《黄皮书》和《鱼鳞图》记载的数据失去了效力,于是重新对全国人口和土地清查,调查贵族、地主隐匿土地的具体数量。公元1530年,也就是嘉靖九年,明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皮书

测量后,28000亩隐秘土地彻底暴露,贵族、地主都要向国家纳税。

在测量土地的过程中,朝廷取消了官田和私田的区分,将所有土地国有化。但被吞并的土地并没有收回,主要是为了避免贵族与地主等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

一鞭法,不按身份区分税额,只按土地划分税额,有亩地交多少税。《傍秋亭杂记》有相关记录:

“平等护卫,官地每亩四分银,私地每亩六分银,私地每亩五分银,官地每亩一分,每十都输年,亩岁四五钱,自正德定丑、戊寅以来,仍以田随民,户分九等,上户交二分钱,五分钱,或甚至一亩五分钱。“

鱼鳞书

改革前的明朝,粮食总长始终负责底层的征收。一鞭法实施后,由政府直接征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负责税收的官员借机中饱私囊,同时也简化了税收征管流程。同时,原税额并没有因为不分数而改变,只是改变了征税方式。

明朝一开始采取的是直接向民众征收徭役的方式,但却给了很多官员徇私舞弊的机会。朝廷每年征收的徭役都有一定的限额。当富商或地主通过贿赂摆脱徭役时,剩下的配额就只能由穷人来承担。

一鞭法实施后,老百姓可以将苦役换成银子上缴国家,这样就不用自己去干苦役了。当国家需要征兵时,朝廷调拨白银,地方政府则向民间征用人员。虽然看似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但事实并非如此。从明中时期到明末时期,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农民手中的土地数量减少,财富数量也随之减少。对于老百姓来说,把苦力换成白银,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按亩收银,兑换成实物银,提高收收效率

明朝初期,朱元璋明确下旨,禁止在全国使用白银作为货币流通,并大量发行纸币。但到了洪武末年,纸币开始逐渐贬值,人们逐渐放弃纸币而选择白银。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禁白银也没什么用了。成化时期,朝廷发放给官员的俸禄也从实物变为货币,明廷面对大局选择了妥协。正统年间,朝廷正式下令允许白银在帝国境内流通。

大明宝钞

明初至前封建王朝期间,人们主要向朝廷缴纳实物赋税。但封建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远不如现代,实物无法得到很好的保存。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经常腐烂或发霉。粮食调入京师后,朝廷实际收到的货物远远少于从赋税地送来时,白白损失了很多收入。

鞭法的核心是用银子纳税,这也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明史·食货志》一次记录:

“一鞭法,涵盖一国的赋税、役务,土地多少,算干部。口粮输给官员后,一岁的战事,就由官员招募。如果实力差,粮劳算,数量增加,减;银差按其缴纳的费用计算,消耗增加。每年京师所需及余用一亿元,以及地方贡物,皆归为一,皆以亩余贯计,故名鞭法。“

金花银用于减税银

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农民人离开了陆地,转向手工业商业,这使得朝廷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对农民的控制能力开始下降削弱。大量的农民人依附于贵族和有权势的人,使得他们的势力日益强大。

明朝廷虽然想根除这种现象,但却无能为力。此时的明朝继续遭受外族侵略。如果因为这次事件而激化统治阶级、贵族集团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则对国家有害无益。因此,《鞭子法》只是完善了税收征收形式,并没有真正面对和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统治者只想通过实行鞭子法来快速增加帝国的财政收入,却并不想解决帝国财政收入下降的根本原因。

一鞭法通过折算白银来抵税,使国家的财政收入能够迅速增加,明朝统治者增加税收也会更加方便。同时,这一政策的实施也让帝国减少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损失,交通也变得更加便利,从而能够继续进行国家建设或者国防建设。面对外来侵略,统治者也拥有更多的军事预算,这减缓了明帝国的灭亡。

明末辽东局势图

结论

一鞭法实施后,明帝国的财政收入确实增加了,延缓了帝国的衰落。但税收总量没有变化,这意味着老百姓仍然要承担比较重的税收。与此同时,一鞭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它只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更方便地征收税收和增加财政收入,而没有考虑到人民的利益。也就是说,一根鞭子基本上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任何好处,生活条件依然艰苦。

明朝末年,由于努尔哈赤的崛起,明帝国不得不再次在辽东战场上花费巨额预算。与此同时,国内也时常发生农民主义起义。为了镇压起义运动,不得不再次增加开支,导致帝国再次出现财政赤字。渐渐地,国库已经不够支撑军费了,只好对老百姓逐一征税,即三级加薪。此举彻底激怒了明帝国人民,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原近三百年的封建王朝。金融体系的崩溃成为明朝灭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参考资料:

1.《明史·食货志》

2.《傍秋亭杂记》

本文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删除。)本账号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朋友们订阅、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