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妃子脖子上挂白布条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不同等级的衣服颜色也不同。

一般来说,穿红色的是官位高的人,穿蓝色的人是官位低的人。就像白居易说的“江州司马绿衫湿了”,有点降级后的自嘲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代,后宫嫔妃除了为官之外,等级也很严格,对衣服甚至配饰的颜色都特别讲究。即使是高调、喜欢奢侈的慈禧太后,在慈安太后面前也不能穿红色。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脖子上总是挂着一条白布条。它简洁大方,冬天用来保暖。夏天起意识到这是为了装饰,但其实这些白布条还有更重要的功能!

满族入关前一直生活在关外。他们每天骑马打猎,男女服装都比较简单。但他们进入中原后,为了更好地与汉族融合,皇帝命人重新设计了满族的服饰,使其与汉族的服饰融为一体。

从此,清朝后宫的女子每天都穿着衬衫和斗篷。因为斗篷保留了满族的服饰习惯,都是圆领的。对于中原儒家文化来说,裸露脖子是不够端庄的。

于是顺治帝就设计了这样一条白布条,围在妃子们的脖子上,并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龙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妃子们佩戴的龙花都是白色的,但是因为身份不同,上面绣的图案也不同。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头戴龙花,绣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华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妃子佩戴的龙华,绣的图案越多,图案越精致,表明妃子的地位越高贵。比如贵妃的龙花上绣的是六簇花,而其他妃子只能绣四簇花,贵人、诺言、常在等花就更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后是最尊贵的一位。龙华上通常绣有“寿”字和一些吉祥图案。工艺和材料也是最好的。

龙华的纹样有如此严格的佩戴制度,主要是为了方便皇帝识别。毕竟皇帝每天都忙着政务,打理一切,而且后宫美女又那么多,不可能全部都记得清楚。

但是戴上龙华,皇帝就算不记得这个女子是谁,至少也知道她的身份,这样就不会闹出笑话了。

其实龙华就相当于后宫嫔妃的一张名片。即使是刚刚入宫的宫女太监,只要学会了一些宫规,也能很快认清主子的身份。什么样的礼仪,什么样的问候,就按规矩办事,以免礼数错误,得罪了主人。

果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一切与等级有关的事情都安排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