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调查二战的失败:混乱的外交政策,加上与斯大林的政治协议,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然而,对于日本人来说,二战是一场自找的失败和扩张。在征服东亚的过程中,日本人不仅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而且战后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民族自尊也被摧毁了。美国人被摧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民族是一个奇特的民族。他们有病态的一面:盲目自信、欺凌弱小、崇拜强者、尊崇武力,但他们也有值得回忆的一面,那就是善于反思失败、汲取经验。

日本投降后,新成立的吉田茂内阁立即组织人员成立调查组,旨在反思惨败。调查组的调查报告指出,日本在二战期间混乱的外交政策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尤其是日本与斯大林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直接导致日美关系恶化,进而爆发太平洋战争,加速了日本的战败。

军国主义日本:阳光下的战争恶魔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但它一直不甘心当一个小国。它有一个终极梦想,那就是冲向东亚大陆,成为东亚的霸主。

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击败其他日本大名,统一日本,结束了日本的战国时代。从此,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迅速膨胀,嚣张地想要征服整个东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掌日本军队的丰臣秀吉制定了一个计划,企图先攻占李氏朝鲜,然后投降明朝,再平定天竺,最后称霸亚洲。

丰臣秀吉直接叫嚣要假装去朝鲜,直接拿明朝,让汉家四百州彻底沦为平庸。还没看到明朝的土地,就被遣送回家了。

愤而归来的日本人自然很不服气,野心随时蠢蠢欲动。到了近代,日本人终于有机会咬中国了。一方面,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沐浴着欧洲风雨,迅速崛起,国力一跃成为东亚第一。此时的中国仍处于清朝封建统治之下,生产力和政治制度都远远落后于日本。。

另一方面,日本虽然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但由于西方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社会矛盾不断积累,中下阶层生活贫困,大规模骚乱频发时有发生。日本内阁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悍然发动甲午战争。

这场战斗,日本可以说是倾注了全国的力量。一旦失败,日本国内经济就会破产,原来的统治阶级就会被清算。但日本人赌对了,日本赢了,他们向清朝索要巨额战争赔款。

事实上,清朝根本不理睬日本的赔偿要求,因为即使不赔偿,已经濒临崩溃的日本也无法再发动战争。但懦弱的清朝却被西方列强吓坏了。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向日本支付了2.3亿两白银。这银子如久旱

就像甘露一样,极大地缓解了日本的经济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人尝到了甜头,国内军国主义情绪疯狂高涨。所有的日本年轻人都希望通过参军、打仗发家致富。战争。

日本这次又赢了,但强硬的沙俄不是清朝。沙皇尼古拉二世直接拒绝了日本人的赔偿要求。日本军方傻眼了,因为日本国内经济还一团糟。如果没有赔偿的支持,军队就会被清算。

果然,虽然军方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依然遭到了日本政客的猛烈攻击,全部被打趴下了。然而,日本的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并没有停止,新上任的日本军队仍在紧锣密鼓地做好对外侵略的准备。这次他们又把目标瞄准了中国。

内阁和军队:软糖和铁枪

二战期间,日本的军政分工制度是天皇是绝对的国家元首。在他的命令下,内阁有权制定政策,军队拥有军队的指挥权。表面上看,内阁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军方,但在军国主义的怂恿下,日本军人尤其是年轻力壮的士兵,最终反悔了内阁,甚至掏空了天皇。

1931年,驻守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密谋制造“九十八事变”。这一事件成为二战中国反法西斯战场的开始,也是日本混乱外交政策的开始。

为什么说日本外交政策自这件事后陷入混乱?由于9月18日事件,日本外务省和日本军方之间出现重大分歧。

外务省担心日军的越界行为会引起世界不良舆论,影响日本的国际形象,损害日本与其他强国的关系。那么日本关东军呢?他们是典型的军国主义者,是不折不扣的为利忘却性命的强盗,他们不听外交部的劝告,不断扩大事件,甚至对皇帝的命令置若罔闻。受内阁邀请。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横行霸道,蒋介石政府必须先保住内部,才能与外界作战。东北三省土地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关东军占了大便宜,在外务省面前更加嚣张,日本天皇也责怪不了他什么。

在对华政策上,内阁奉行“软政策”,试图通过商业等软手段控制中国,而军队则使用强硬手段,用枪打倒中国。内阁认为军方的行为过于鲁莽。首相犬养武不懂军方,通过自己的渠道与国民政府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日本军方发现内阁违反了军方的“指挥权”,背叛了天皇。他们随即制造了“5月15日事件”,并在首相官邸刺杀了时任首相犬养武。敲山惊虎,新内阁首相斋藤敏一上台,立即认可了关东军的行动,不敢有丝毫怨言。

军政矛盾逐步激化。尚有一丝理智的日本内阁,不得不到处受到军方的胁迫。军方一言不合就启动“倒柜”,铁枪无情地砸碎了糖豆。这种不和谐的军政局势导致了日本外交政策的反复无常,日本从此彻底沦为军国主义国家。

日本得了东北三省,立刻扶植伪满洲国,成为自己在东北利益的代理人。本来,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占领都是协调的,但日本人不按规矩,把东北据为己有。当然,美、英等西方列强并不高兴。

国际同盟派出调查组进入中国东北调查中日争端,最后发布了《李顿报告》,将日本关东军的行为定性为侵略。虽然这迟到的《李顿报告》发表的时候,距9月18日事变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日本已经在东北站稳了脚跟,但《李顿报告》拒绝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依然对日本造成了打击。日本嚣张。

1933年,日本代表松冈洋介在国联会场喊出“分手”,日本退出国联。

日本的傲慢和退缩,国际影响深远,极大损害了日本的形象,英美等国纷纷与之疏远。然而,日本在东亚的敌人苏联此时加入了国际联盟。斯大林与欧洲、美国等国家眉来眼去,签署了一系列条约,导致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受到孤立。

日本外务省明知形势不妙,但狂热的日本军方不听阻挠,加紧侵华。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

在西方世界,美国和苏联因意识形态对抗、利益对抗而明争暗斗。苏联成立以来,其经济和工业迅速发展,很快成为欧洲的威胁力量。英美等国家不仅要提防凶猛的德国,还要担心社会主义苏联施加的压力。

为了在亚洲遏制苏联,美国虽然对日本不满,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日本的“北进政策”上,试图用日本来限制苏联。日本也看出了美国的心思,也以“北进”为筹码,与美国做生意。

日本全面侵华期间,美日军事贸易长期持续。美国的钢铁和石油塑造了日本侵略的骨骼和血液。仅1937年一年,日本就通过贷款等方式从美国进口石油超过2900万桶,占当年日本石油总量的80%以上。

此后两年,美国向日本提供了4亿多美元贷款,用于购买钢铁、石油、汽车等战略物资。

而苏联也不会坐以待毙,它很清楚,一旦日本征服了中国,下一个欺负它的就是它。苏联还向中国提供了2亿多美元的武器装备。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有信心与日本正面对抗。

美国援助日本,当然要求日本回归。1938年和1939年,日本与苏联分别在张谷峰和诺门坎发生武装冲突。

强大苏联的反扑,让日本认识到日本与苏联实力的巨大差距,盟友德国与苏联签订了合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一好就接受了,不再想“北上”吃掉苏联。

日本“北进”,一是报答美国,二是目的,就是入侵苏联,获取战略资源。前面说过,日本军国主义喜欢以战养战,喜欢用上一场战争的战利品来发动下一场战争,但是当他们占领了中国大片土地后,却发现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

日军将蒋介石打倒在地,但蒋介石不肯投降,也不肯赔偿。相反,他坚持要求日本完全从中国撤军。

日本的侵略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但是哪里可以补充呢?拿不到赔偿,在美国的贷款也有限。你想想看,你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挖矿建厂,自己生产。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当时的中国太落后了,不仅缺乏生产技术和设备,而且被俘的中国工人都是一个字也看不懂的农民,无法进行有效的战备生产根本不。

潜伏在后方的游击队也不时破坏日本工厂,日本人被困在中国战场无法自拔。日本本来是想吃掉苏联的领土,然后开始物资生产来支援自己的军队,但是被苏联教训之后,也打消了这个念头。

与此同时,日本的盟友德国在西欧战场上掀起波澜,频频获胜。英、法等国连连惨败,日本人觉得机会来了。他们想利用德国的威望来蚕食英法在东亚的利益。日本已将目光投向东南亚。既然“向北”不行,那就“向南”吧。日本人打算在东南亚开设一座军工厂。

但“南下”也不会一帆风顺,因为东南亚不仅是英法的领土,也是美国人的领土。此时,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已经接替了近卫文麻吕首相,彻底将内阁和军队握在自己手中,磨刀霍霍已无法回头。

斯大林与日本:“中立”的政治协议

日本一方面与美国周旋,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自己“南下”顺利,试图与苏联谈判解决北方的后顾之忧。眼见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占据压倒性优势,日本灵机一动,生出一计:将苏联拉入轴心国。

这样,轴心国的实力就势不可挡,在东南亚也就安心了。但斯大林拒绝了。斯大林态度强硬,直接否决了与德国结盟的提议。

日本人满目疮痍,德国人也丢了面子,对日本的做法非常不满。但日本并没有放弃。1941年4月,外相松冈洋介来到莫斯科会见斯大林,两人很快签署了一项协议,即《苏日中立条约》。

条约规定:五年内,苏联和日本将相互友好,保证对方的领土完整,在对方卷入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作为代价,斯大林承认了日本傀儡满洲国的合法性。

条约签订后,日本人欢欣鼓舞。他们觉得苏联愚蠢至极。有了苏联的中立承诺,日军就可以放心“南下”了。而且吃掉东南亚,他们就有底气反过来收拾苏联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这场政治交易中,苏联才是赢家。

斯大林很清楚日本人的意图,他知道日本人不称霸亚洲是不会放弃的。他还知道东南亚是英美法的领地。日本一旦入侵东南亚,肯定会与美国开战。把美国拉下水是苏联希望看到的。

果然,日本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出兵中南半岛。美国意识到日本的野心最终会影响到美国本身。罗斯福总统发布行政命令,宣布对日本实施全面制裁、石油等战略物资禁运,并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

美国的表态无疑将日本推向了死胡同,因为日本已经连年征战,国力已经接近枯竭。

日军走投无路,偷袭珍珠港,企图用炮火和血来恐吓美国。事实上,东条英机也知道自己会在与美国的战争中失败,但他只是赌美国不敢参加世界大战。事实证明,这一次日本赌输了。

美国对日本的反击快速而致命,而中国军队也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战备援助,战力大增。日本的失败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1945年,签订《波茨坦公告》,同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

此时,日本人还在想着苏联会介入,把无条件投降变成有条件投降。没想到,苏联二话不说,直接发动“八月风暴”,150万苏联红军开进东北,重创关东军。

日本人对二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但总体来说,他们的反思是片面的。吉田茂内阁的二战调查报告分析了日本在国际形势、战略物资、军事分配等方面的失误,抓住了许多重要的共同点,但没有反思日本战败的根本原因。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

日本人反思的是他们为什么输,而不是为什么输。他们认为,二战最大的外交失败是与斯大林签署的《苏日中立条约》,但事实上,他们真正的失败在于“不义者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