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朋友们!

利率又要降低了~

之前预测的原文链接我先放到这里:政治局会议传递的信号~

大家先不着急点开,因为只有看完这篇文章后,你才会明白:

全国住房市值476万亿元,20%GDP、40%财政收入,60%家庭资产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

01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然想起2018年去韩国、日本、新加坡考察房地产时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次考察,刷新了我对利率的认知,所以写在最前面。

我们考察的第一站选择了韩国。

当时去韩国找的地陪是我的高中同学,后来嫁给韩国人移居韩国首尔。

他们夫妻对韩国房地产的描述,我总结成两句话就是:

租,租不起;

买,买不起;

2018年韩国的房子正是烤肉滋滋响、泡菜嘎嘎爽的时候。

正因为如此——

大量的普通人贷款租房,房东一次性收取总房款80%左右的租金再去买房(韩国租房必须一次性支付租金)。

放眼全世界,把房地产玩得如此花花的国家,也只有泡菜国了。

当时我们一行5个人,都是房地产产业链上的地产狗,看着泡菜这种花花的玩法,都是咂舌攒眉没一个敢出手的。

在泡菜国待了2天和变漂亮的女同学喝了几瓶烧酒就去了日本。

在日本我们找的地陪是原万科杭州公司的员工,他定居日本没多久,之前在国内和我们打过交道。

也是通过这次接触我们才知道,他父亲是日本人母亲是中国人,他能听说中文日文。

他带我们在东京、大阪看了一户建、公寓、写字楼三个类型的产品。

我一直不太好界定日本的一户建属于咱们这边的“小洋楼”,还是咱们这边的“农民别墅”,

不过,公寓倒和咱们这边的公寓一样,都是地处繁华地段配套完善。

唯一的不同就是:日本的公寓是永久产权。

因为日本的年轻人不买房,都租房子住,所以我们重点看了适合出租的公寓。

我们当时看了十多个公寓项目,测试下来出租回报率在8%到12%之间。

但因为日本税费、维护费和咱们国内不一样,折算下大概回报率在6%到9%之间。

日本允许外国人买房,不过贷款利率比本国人贷款的利率高一些(具体记不清了)。

因为总价低租金高,我们就砸了公寓。

新加坡是最后一站,也是最让我们震撼的。

在新加坡找的‘地陪’是一名专门做中国人生意的小伙子,从移民到房产买卖他都做。

他先后带我们看了新加坡的组屋和豪宅。

最先带给我们震撼是新加坡的组屋,相当于咱们的保障房。

我当时拍了一些照片,大家可以看看,无论是景观、地段、绿化率、建筑质量……

完全碾压我们的商品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完组屋之后,新加坡地陪又带我们看了几个二手豪宅。

这几年新加坡房价暴涨,2021年暴涨10.6%,2022年继续大涨8.6%,这5年合计上涨50%左右。

我们2018年去的时候,新加坡的房价还没像现在这么高,但也是壮着胆子去看房的。

为什么壮着胆子呢?

因为新加坡面积很小,保障房和商品房二元化之后,商品房基本都是富豪群体在居住,很多二手房都是顶豪。

我们也抱着见见世面的心态,看的都是最贵的房子。

地陪告诉我们,看房的时候会有管家在,看房不要触碰房内的物品,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最好是5个人中有一个人代表我们用英文沟通比较合适。

在我们说着不流畅的英语,壮着胆子看了七八套房子后,新加坡带给我的第二震撼不是房子,而是顶豪人群的配置:

户型面积和咱们国内的差不多,甚至屋内的装修也没有咱们国内那么“金碧辉煌”,都是现代简约风格。

但这些房子多配有管家、司机、菲佣,最低限度也有菲佣在维养。

看完房子我们算了一笔账——

按照汇率,人民币5.5元等于1新加坡元计算:

我们5个人合伙买一套,给首付按揭贷款,三年按这房子上涨30%计算,有利润但风险挺大。

因为——

一来兑换成新加坡币,我们等于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只重仓了一个标的,资产配置就没有安全舱了;

二来按当地的情况,至少要雇一个人打扫、看管房子,我们平时都不在,也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所以,没敢下手。

其实就是到今天,新加坡房子总值翻了一倍也没有咱们国内的“投资客”炒房行为。

反而是以居住为目的有钱人,都跑过去买房子把价格抬起来了。

文章至此,大家或许有疑惑:

泡菜国、寿司国、狮城国看房子的事情和咱们利率降低有什么关系?

我告诉大家:有关系。

我知道,大部分人对楼市的理解,来自媒体对于降低利率的解读,比如:

利率降低月供减少,楼市行情要来了、房价要涨了…………

而我想通过泡菜国、寿司国、狮城国的楼市行情告诉大家:

利率,是货币流向社会的调节阀门,是资金使用成本的标准。

低利率对房地产行情有巨大的催化作用,但行情的走势由供需、经济、文化等多维因素影响。

韩国的全租模式就是低利率贷款给普通人租房,房东用总房款80%的租金再去买房,如此滚雪球;

——这是低利率催化驱动。

日本的低欲望文化年轻人都只租房,即使利率低至1点几也不买房。

而消失的20年让日本房价多年处于低增长状态,所以回报率可以达到6%以上。

——这是文化主导因素。

新加坡是亚洲金融中心,而保障房和商品房二元模式彻底拉开了阶层,即便新加坡不断加息、加税,富豪的购买需求依旧在增加。

——这是经济与供需同频共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8月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明确:

“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之前也说过:

救市是一个点,政策是一条线,而经济则是一个面”

这轮救市一定是金融、产业、政策多维发力,将点、线、面结合起来才会起效。

从表述内容和会议后的问答环节的看,这次新闻发布会是对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定调的推动和落实;

在问答环节,内容非常多,我截取了相对重要的内容,就是下文小字部分。

如果大家不喜欢,可以直接下拉看我们的解读。

一方面,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以及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动性的总量效应,共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评估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另一方面要既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

近年来企业贷款利率下降成效明显,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必要时还可再创设新的工具,持续支持普惠金融、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货币政策工具将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将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至2024年5月末,同时稳步推进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试点城市落地。

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扩大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行规模等政策措施已经陆续出台实施

要对政策文件内容和出台时机等开展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推动各部门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形成合力,防止出现“合成谬误”问题,维护好稳定可预期的宏观政策环境。

另外6项项阶段性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底,包括小规模纳税人税收优惠、小额贷款税收优惠、融资担保及再担保税收优惠、借款合同税费优惠、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创业投资税收优惠。

这些内容如果用词汇来表述,分别是

降低利率、逆周期调节、房地产平稳发展、提振经济预期、相互合力。

如果用一句话表述,就是:

为了提振经济和预期,为了房地产平稳发展,大家合力放水了~

大家看到这里要问:

大招呢?也没有什么超出预期的事情啊?几个部门联合发声,然后就是这?

我知道,大家看到会议内容会有落差。

但我告诉大家:

大招都是地方城市出,这种高层联合新闻发布会,都是根据之前定调的方向进行表态,必然都是原则性的方向。

要是这种会议中外记者都在,分管财、税、钱的三个部门开始说“大招”那才是怪事呢。

大家也不用有落差,真要能做到提振经济和预期,房地产平稳发展,降低利率。

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肯定没有问题啊~

说得直白点——

咱们现在不就是经济、预期、房地产这三个维度的问题么!

再说,政策从上到下,从高层到地方,从龙王打开水龙头那一刻开始,政策传导到经济和产业也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啊。

好了,我接着说内容,在回答环节有两点我比较关注:

第一点:合力

各部门角度不同立场不同,政策打架这种事情,之前是常有的。

这次从发改委到财政部、从人民银行到国家税务总局同时表态要形成合力,这等于财、税、钱的高层集体发力避免“政策打架”。

第二点:2027年

为什么不是2025年,不是2026年,将阶段性政策延长至2027年,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2027年是不是这轮周期的转折点呢?

我觉得至少说明在中小企业维度,他们认为需要政策扶着走上一段路,而这段路由时间来表述大概是到2027年。

03

财、税、钱三个部门开新闻发布会,并提前早早预告确实不多见。

但从这次会议看,依旧是夯实政治局的定调,把政策推动落实下去。

现在政策出来,买房的小伙伴都问:这是要涨吗?

我告诉大家:肯定涨~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现在大部分城市都是优惠促销的状态

比如100万的房子,总价打98折或者95折,那么只要低首付、低利率达到一定程度,很多刚需就会进场。

那么房企就会根据购买客户的多寡取消折扣。

因为这项目的销售备案价本来就是100万,如果取消折扣看房子总价确实没涨,可是从购房者角度看支出却增加了。

如果你看过房,算过贷款和首付款你一定知道——

房子销售单价1.5万和3.5万区别明显,2.5万和2.6万差1千元,购房者的感知就没那么强烈。

假设房子100平米,单价2.5万总价250万。

按揭7成30年还款,利率按郑州3.6%的标准计算。

三成首付:75万,

等额还款月供:7378元

假设房子100平米,单价2.6万总价260万。

按揭7成30年还款,利率也按3.6%的标准计算。

三成首付:78万

等额还款月供:7673元

首付才差了3万,月供相差300元,这样上涨幅度购房者感知是很微小的。

所以——

你们总问:接下来到底涨不涨?

答案是肯定涨。

就是涨多涨少的问题。

换句话说——

涨多少,涨多久的问题。

还记得我前文说的么?

利率,是货币流向社会的调节阀门,是资金使用成本的标准。

这对于房地产、对于企业皆是如此。

前文也告诉大家,楼市的行情除了利率,还有文化、供需关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从文化维度看,国内年轻人确实有日本低欲望的趋势。

可我们和日本又不同,因为日本买不买房,租不租房不和户口挂钩,不和学位挂钩。

而咱们这边恰恰相反,买房和不买房在上学、社会资源配有方面是有巨大差异的。

在中国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已经成了信仰,所以在文化维度方面我们不用过于担心。

至于经济和供需关系,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扭转。

尤其是供需关系,很多城市的库存量已经超过24个月,要消化这些库存需要时间。

最后,对于着急买房的刚需购房者提几点建议:

经济维度(简短概括)——

青年就业率有季节因素,通常是7月触顶,8月回落,但7月、8月好于全年均值,所以第三季度的就业率数据大概率会提升;

工业企业的利润已从年初的22.9%收窄至8.3%,下半年有望实现正增长;

“认房不认贷”的房地产政策落地将释放改善型需求;

总而言之: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一定比上半年好。

房地产行业维度——

在第三、第四季度经济趋暖的预期下,预判房地产行业会沿着“政策落地→预期改善→销售回暖→投资修复”的链条修复,只是这个修复周期受供需关系影响。

说白了:只要政策落地,预期必定修复

不过呢,从目前一线城市的反应看,动作有点慢,政策肯定会出,似乎都在等帝都老大哥先有动作。

现在是8月份,而9月份通常是地方政策落地执行的密集期,10月份是房企借助十一小长假促销的重要节点。

基于上述情况,给大家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暂时先不要慌,关键看10月份的成交数据,如果你着急买房,十月份成交数据“喜人”,你12月份杀入也不迟。

2、各地促销、优惠、力度不相同,但只要“水龙头”打开,便宜的钱流入市场,大家要有心理准备,拿盆接水,具体想了解为什么,看我之前的文章:经济下行,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3、低利率是调节货币流向社会的调节阀门,低首付就是调节刚需流向房地产的门槛,只要你所在的城市“双阀开启”,大概率成交量有会起色。

让子弹飞一会!!!biu biu 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