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8月11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徐鹏 通讯员刘晨欣)最近几天,安徽方仓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宽总算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在短短一个多月,银行就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问题,我们航线下半年的订单任务有保障了。”王文宽介绍说。

王文宽所说的这条航线就是安徽首条由国有企业主导运营的洲际远洋航线 “合肥-阿姆斯特丹”航线,去年10 月份顺利开通,该航线计划每周执飞 2-3 班,年运力达 18000 吨。眼见着就要迎来下半年的航运旺季,企业高兴之余却发现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需求量增加,对于流动资金的周转来说压力就同步增加了。

了解到企业的“痛点”后,中信银行第一时间帮助企业想办法解决难题,经过精心调研和分析,针对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套创新的融资方案。“通过引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有效解决了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为其提供了强大的信用授信支持。这一方案涵盖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利率、期限等方面,在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中信银行合肥分行国际业务部 副总经理彭明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企业的关键时期,政府、金融机构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解决难题,真正做到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王文宽赞不绝口。

经济是肌体,金融为血脉。金融努力满足企业需求,通过精准“滴灌”,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企业增实力、添动力、减压力,是融入企业发展、夯实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合肥市各类金融机构积极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主动提供服务,通过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生产情况、融资需求及存在问题,帮助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同时,最大限度简化办理流程,持续提升授信审批工作质量与效率,对于信用评价好的企业提前开展续贷调查和评估,大幅节省企业办理业务时间,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银行的这一创新举措,这不仅是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也是合肥市政府积极推动金融助企政策的具体体现。”合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超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据王超介绍,今年以来,合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推动全市各级金融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106场,参加金融机构398家次、企业4448家次,解决融资需求13.1亿元。打通金融服务市场主体“最后一公里”,市县两级联合有关金融机构组建各级金融辅导队,构建市县联动“1+13+X”工作体系,深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宣传政府、金融机构最新金融政策和产品,开展常态化调研走访、金融辅导、宣传推介,促进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全覆盖,目前全市金融纾困服务已有效触达28.44万户市场主体。

“下一步,合肥市金融助企纾困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能和质量,为合肥市乃至全国的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王超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