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林黛玉和妙玉之间,发生了一件小事。

起因是林黛玉询问了一句:烹茶之水,是否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当即不爽,当着贾宝玉、薛宝钗的面儿,指责林黛玉说:

  • 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根据原著所记,林黛玉听完妙玉的话,并没有反驳,因为黛玉知道妙玉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也不好多坐,抓紧时间吃完茶,就和宝钗一起出来了。

众人作客栊翠庵

林黛玉和妙玉的这场冲突,总让读者抱有一种期待,因为这两个人的性格太有摩擦的空间了,妙玉目高于顶,性情孤傲,林黛玉清高自诩,目无下尘,这两个人一旦摩擦出火花,岂不要有一场大吵大闹?

尤其是林黛玉,她之前已经有过不少“战绩”了,连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贾宝玉的奶娘李嬷嬷,这些颇有体面的奴仆,都曾被林黛玉公开怼过,连怡红院的小丫鬟林红玉都知道:这位林姑娘心又细,嘴上又爱刻薄人。

可在“栊翠庵品茶”一章中,曹雪芹偏偏安排林黛玉、妙玉之间的言语冲突,而且一向嘴上爱刻薄人的林黛玉,面对妙玉的冷笑讥讽,居然没有还嘴,这实在出乎我等读者的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送宫花黛玉耍小性

对于这个问题,《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2辑发表了林乃初的文章《孤芳未必只自赏——论妙玉和谐美的觉醒形象》。

在这篇文章中,就曾分析过妙玉和林黛玉的关系,妙黛两人的口角,看似是争执,其实内里并没有冲突,甚至妙玉对林黛玉的讥讽本身,就是对黛玉的一种肯定,文中写道:

“品茶”是妙玉的第一场戏,在这场戏里妙玉有一句话,常被人们所引用,也常被人们所误解。这就是妙玉说黛玉的“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这句话常被人们引用来证明妙玉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理由是因为她连红楼“第一才女”林黛玉也不放在眼里,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事实上妙玉对黛玉还是另眼看待的,还拿这句话来说,它的前半句“你这么个人”,就分明是妙玉在原有全面理解林黛玉的前提下,对林黛玉其人的高度评价。把“你这么个人”这半句话具体化一些,便是“你这么一个博学多识大才女”的意思。

宝黛解琴书

我个人对这种观点深为赞同,妙玉对林黛玉的批评,恰恰是基于对林黛玉的高度评价,此处评价林黛玉是个俗人,也仅仅是针对黛玉品不出茶水出处而言,而非涉及人品上的贬低。

林黛玉恐怕就是明白这一层意思,又深知妙玉性格,所以缄口不言,选择了忍让。

但以不红君的眼光来看,“栊翠庵品茶”的情节意义,不止这么简单,曹雪芹也是通过这种手段,在重新刻画林黛玉的形象。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在《红楼梦》前期,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已经成了贾府共识,读者也认定这种性格上的缺陷,是林黛玉生平一大陋处,可经由“栊翠庵品茶”一事,读者猛然发现,原来林黛玉并不是个无理取闹的主儿,她的陋处在被渐渐修复,或者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林黛玉已经变得成熟起来,不再是当年那个见谁怼谁的大小姐。

曹雪芹显然是有这种考量的,因为栊翠庵品茶刚刚结束,下一章“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曹公再次趁热打铁,二次塑造林黛玉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起因是刘姥姥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的时候,林黛玉一时口误,说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些句子出自《西厢记》、《牡丹亭》,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这些书籍都是禁书,薛宝钗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就主动提醒黛玉。

如果林黛玉真的是一个尖酸刻薄、无理取闹的女子,面对薛宝钗的规劝,她恐怕会恼羞成怒,甚至有可能反唇相讥:我的事用不着你薛大小姐管,你该干嘛干嘛去!

可原著中林黛玉的反应并不是这样,原著中写的是: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曹雪芹此处写的比较简略,直到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林黛玉和薛宝钗聊天时,再次说到了之前的这件事,黛玉的心理也被缓缓揭开:

  •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第四十五回

林黛玉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读者至此才真正了解这位林姑娘——她绝不是众人口中所说的那个尖酸刻薄的女子!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前番的“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林黛玉面对薛宝钗的规劝,她完全没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对宝钗的规劝给予了最大善意的理解,甚至对宝钗的教训,她几乎抱有感激的心理——其原因是黛玉父母双亡,从来没有人这样教导过她。

至此,我们眼中的林黛玉,已经摆脱了前期的尖酸刻薄,她的内里是温和善良的,这种善良之下,是一种女性的柔弱,这份柔弱只会展示给最亲密的人看,所以黛玉对宝钗说:若不是从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

根据脂砚斋批语的暗示,林黛玉是个“情情之人”,所谓的“情情”,就是以情对情,谁对我以情相待,我便赠以深情,至死不变。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于是我们看到,“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之后,林黛玉对薛宝钗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她处处讥讽,逮着机会就要嘲讽宝钗一番,经此之后,黛玉把宝钗当成了亲姐姐,两人外出做客,共喝一盏茶,也毫不避讳,从此再无半点嫌隙。

由此观之,“栊翠庵品茶”、“兰言解疑癖”这两个章回连在一起,应是曹雪芹故意为之,这两个情节紧接着“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曹雪芹就是要通过这些情节的过渡,让读者看到一个温柔细腻的林黛玉,更值得注意的是,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了林黛玉尖酸刻薄怼人的相关情节,这层深意,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方能领会之。

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