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文艺界,师徒相传的例子有很多,但早年有一个规矩,就是父母不能收自己的亲生儿女做徒弟。如果想将艺术传承下去,那孩子必须拜别人为师。例如,著名相声表演大师侯宝林的儿子侯耀文和侯耀华icon就是如此,后者拜常宝华为师,前者拜赵佩茹为师。

有人不禁会问,侯宝林身为顶级艺术大师,他难道教不了自己的儿子?其实并不是这样理解的。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纯粹的师徒关系才能倾囊相授,师父在授业过程中,对徒弟或打或骂,父母不得干涉。如果换做亲生父母来授业,他首先要考虑亲情关系,顾虑太多,反而不利于文化传承。

实际上,这种观念已经比较传统,很多时候,孩子“拜师”只是一种名义上的传承,他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中,父母已经是孩子最主要的“师父”。例如,著名京剧艺术家梅玖葆虽然幼时拜师王幼卿icon,但他受父亲梅兰芳icon的影响更大,在戏曲界,梅玖葆仍是“梅派icon”的重要传承人。这种例子,在梨园界很普遍。

我近期在抖音上认识了一位叫蒋芳芳的表演艺术家,为了稀有剧种的传承,她打算收女儿为徒。

蒋芳芳是河南安阳人,如今她已是大平调icon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蒋芳芳出生于梨园世家,其家族演唱大平调最早可追溯到光绪年间,她是第六代传承人。她从小开始学大平调,为了练嗓子、练身法吃过不少苦。她学戏时,中国戏曲在民间仍很火热,而到如今,随着各类艺术的风靡,在年轻人中,戏曲已经不止主流艺术。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很多民间戏曲表演艺术家失去了线下的表演环境,生计维艰,蒋芳芳只得转到抖音上表演,以维持生计。如今,蒋芳芳已是抖音上唱大平调的红人。

看到这么多网络听众,其中也有很多年轻人,蒋芳芳信心倍增。当女儿问她“我想学大平调中不中”的时候,蒋芳芳决定收自己的女儿为徒,将大平调艺术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