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正在找客户的菜鸡公关。

前段时间,因为想要接点撰稿的活儿,于是尝试做了一版正式的作品集。但由于早年没有保存工作文档的习惯,这个过程并不顺利。

但我还是想稍微捋一捋,一个甲方公关十年的撰稿经历。也想借这个机会,让甲方爸爸们看到我,如果有撰稿需求,欢迎找我。

严格意义上讲,我毕业后一直是在甲方做公关,都属于创业型企业。这也意味着,公关的大小事务,都是尽量内部解决,很少找乙方。所以,撰稿也成了一门必修课。

在工作中,我有撰写过非常多的新闻稿。但直到整理和回顾的时候才发现,拿得出手的文字作品,更多产生于近三年的自媒体时期。

这可能也是一部分甲方公关,特别是做企业公关的小伙伴会遇到的问题,虽然实际上做了很多事,但能作为案例拿出来公开说的,其实并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公关新人阶段

刚毕业那会,在一家外卖公司上班,虽然是To C,但写稿内容还是以客户案例、行业报告为主,比如XXX与XXX达成战略合作,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又或者是引用数据报告,XXX领跑。传播目标更多还是在行业造势上。

作为一名撰稿新人,当时最常见的小毛病就是喜欢抒情和写长句子。

喜欢抒情是因为没话写,只好用“我觉得”来凑,嫌弃六七百字的新闻稿太短,总想着扩充、扩充再扩充。

喜欢写长句是以为这样会很专业,一句话恨不得写满三行才断句,特别喜欢加各种定语。

那时候的领导是个好人,愿意花时间教我们。

所以,一篇稿件的流程往往是:上午写一版→下午写一版→晚上写一版→第二天换其他小伙伴重写;又或者是:三个小伙伴写同一个主题,比如商户采访→选出最好的一篇进行发布。

好在大家都是刚毕业的新人,关系简单,所以即使稿件会被比较,也很纯粹,不会有其他负面想法。

我们曾经还打算建一个“垃圾箱”的公共文档,用来放置那些没有机会对外发布的稿件,可惜没有执行,现在看这个想法还是蛮有意思的。

具体到写稿数量上,其实算下来也没有太多篇。

创业公司的传播节奏,日常新闻稿一般是1-2周一篇,这种通稿写多了也会有一定的章法。

比如开头一般是两三句话说明事件,用新闻的六要素来写;第二段展开进一步描述事件,第三段可以引用权威人士语录或者第三方报告,再加入一些简单的行业分析,此次事件对行业会产生何种影响,推动行业如何发展,最后在末尾插入公司介绍,更新下最新运营数据。毕竟写新闻稿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自己企业现状。

稍微深度一点的行业稿或采访稿,那时候也会尝试去写,但绝大部分都在写的过程中被毙掉了。

比如领导曾经希望打造明星商家案例,告诉大众,这些商家在引入线上外卖业务后,赚的钱更多了。我们专门为此事线上线下采访了很多老板,前后忙活了一个多月,但最终稿件成品并不具有说服力,那时候确实资历尚浅,无法挖掘出这门生意的真正门道。

02公关成长阶段

后来去了一家FA公司,公关撰稿的方向依然是以客户案例为主,但采访对象从中小餐饮门店的老板,变成了A-D轮创业公司的CEO们。

那是毕业的第三年,还没见过太多世面,采访的时候也会发憷。但好在有了些积累,知道凡事预则立的道理,所以每次采访前,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从公司内网上下载项目BP,了解企业商业模式,搜集浏览CEO的历年采访文,和业务小伙伴沟通采访提纲,请他们给建议,当做完这些步骤之后,至少不会像以前采访商户老板那样,被反问的手足无措。

询问创业初心是破冰的一个很好切入口,无论初心是否仍在,至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CEO们内心会变得稍微柔软一些,当采访对象得到了放松,采访过程也会变得更顺畅一些。

采访CEO们的这段经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你需要认清楚自己的身份。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最常见的一种是,在职场上你没必要太执着于人脉拓展,因为如果你和对方的位置不对等,那么即使有对方的联系方式也不能产生真正的合作。

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另外一种。

作为采访者身份的你,在绝大多数的CEO们心里,你应该是专业的,你比他们懂公关,懂传播,懂内容。

所以你不要太卑微,也不要“过分”尊重他们的建议,因为这样你们之间就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如果你传递出这种错误信息,你会很难挖掘出真正的有价值的内容。

但你可以在采访过程中,假装无意地表露你有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借此来提高对方对你专业度的认可。比如有深入了解过他的创业故事,问一些他此前采访没有被问到的问题。

这也是甲方公关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去做的一件事,持续在老板心里打造“你很专业”的形象。这样一旦发生公关危机,老板会听取你的想法,尊重你的意见,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试图教你做事。

再后来,去了一家To B企业,全面负责公关事务,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新闻稿的选题很单一,集中在企业奖项这块。那半年对接了非常多的奖项申报项目,也因此写了非常多的奖项文。

奖项文的写作框架和日常通稿其实挺像的,大家都遵循着同一个目标,通过取得的一个小成绩或小进步来证明公司发展不错。

虽然现在传统媒体没落,但我觉得这类稿件投放依然会有市场,毕竟对于不懂内幕的大多数人来说,官方媒体发布的内容,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总体回顾下来,在职场的七年里,作为一名多面手的甲方公关,虽然写过很多篇新闻稿,自认驾轻就熟,但也很遗憾没有写出有行业影响力的文章,不能像记者朋友那样,有真正的代表作。

但好在还是采访过一些CEO,听过一些故事,见过一些世面,不会再像刚毕业那会,害怕和畏惧,而且也知道了什么才是好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公关二次成长阶段

过去的三年里,算是自己撰稿产量最大的一段时期。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过,但“菜鸡公关”显示原创文章151篇,真实数据应该也相差无几。

早期写得最多的是互联网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文,大概50篇。从效果上来看,还是不错的,帮助我积累了第一批粉丝,申请成功了创业邦、36氪的专栏,偶尔也会有案例相关的企业公关主动和我建立联系。

这两年这个主题写得比较少了,也是因为我自己本身是一个甲方公关,所以我深知很多失败的案例并不应该完全归咎于公关人。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一位朋友,在某家企业工作的时候,公关声明是新媒体小编写的,而他作为公司唯一一位公关,都争取不到这个机会,仅仅是因为公关和新媒体不是同一个部门,而对方领导很强势。

这种文写得越多,无力感越深,所以就索性不怎么写了。不过换了一种形式,打算搜集500份公关声明,但不再做任何主观评价。

其他主题的也偶尔写过几篇,比如企业综艺代言相关的,《押宝豆瓣9.6分国产综艺<快乐再出发>,冠名商五谷道场做对了什么?》,这也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一篇。

如前面所说,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甲方爸爸们看到我。老实说,我确实没有太多作品,特别是有时候被问到是否有指定行业的案例时,我往往无法提供。所以分享下过去的经历,我也希望能找到一些合作对象,除了特别深度的行业稿件以外的其他需求,我都愿意试一试。以上,感谢你看完这篇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