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整整20年的时间做一道证明题,到底有多难。在8月9日举办的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谈及创业的心路历程,其中的艰辛、心酸甚至卑微时,几度哽咽令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驹过隙,比亚迪20年坚持迎来向上突破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从被看不懂,看不上,看不起开始

2003 年,比亚迪带着新能源的梦想进入到汽车行业,却迎来各种质疑或嘲笑,股价更是跌了 20%。2004 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比亚迪首次展出了三款新能源汽车,但那时候,大家对此看不懂,也看不上,更看不起。

一直以来,比亚迪认准磷酸铁锂的这一条技术路线且从未放弃。2008 年,比亚迪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的混合动力车 F3 DM,搭载了全球首创的 DM 混动技术,也是双电机架构,后续又推出了 DM 2.0。但是当时中国新能源车这个市场插电混动的份额很小,技术本身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突破,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 年 DM 技术发展到第三代的时候,真的差点就走不下去了!” 王传福哽咽说到。彼时,很多车企陆续放弃了插电混动路线,甚至比亚迪内部也有不少质疑。截止到 2019 年底,比亚迪累计推出了 20个车型,176 款不同型号的新能源车型。但遗憾的是,比亚迪销量却停滞不前,当时比亚迪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活下去,

就算在比亚迪的至暗时刻,王传福依然咬牙拍板坚持插电混动路线,最终等来春天。2020 年,比亚迪在插混专用发动机、 EHS 电混系统、插混专用刀片电池三大核心技术迎来了突破和应用。一时间,插混市场迎来转机,日渐成为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山间之竹,深埋地下多年,后一朝破土而出,终成竹海。比亚迪从2008年发布第一辆新能源车型F3 DM,到2021年5月,比亚迪第一个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用了13年的时间;2022 年 5 月,比亚迪第 200 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第二个100 万辆用了一年;2022 年 11 月 16 日,比亚迪第 3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第三个100万辆仅用时半年;此后,比亚迪以更快的速度实现了第四个、第五个100万辆。更为难得是,比亚迪旗下品牌全线出击,在各细分市场均处于领头羊地位,几无短板。

20年坚持研发大投入

虽说是做时间的朋友,静待花开,但比亚迪的成绩究其根源离不开技术上的研发和创新。正如王传福多次表示,在技术这条长征路上,比亚迪一直没有犹豫,是坚定且唯一的选择。

早在 2002 年,比亚迪就在动力电池技术上大量投入,2003 年开始了混动技术的研发,技术研发累计投入了上千亿的资金。在最近的 12 年,比亚迪有 11 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甚至很多时候还是净利润的 3- 4 倍。在 2017 年到 2019 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到 2019 年,净利润只有 16亿元。但是在研发上,比亚迪仍投84亿元之巨。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由此带来的是,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术投入还在加大,今年又有上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比亚迪,其中 81% 的从事研发工作,比亚迪现在已经有研发人员 9 万多人,拥有 11 大研究院。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比亚迪会递交 19 项专利申请,获得 15 项专利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比亚迪技术就像一个鱼池一样,很多很多的鱼,市场需要,比亚迪就捞一条出来,社会需要,比亚迪就捞一条出来。比亚迪已然底气十足。

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此次不管是发布会外场的红旗 E-HS9、东风岚图追光、长城哈弗枭龙 MAX、蔚来 ES8等友商的十余款新能源汽车,还是发布会期间的中国品牌宣传片。活动的主角不仅仅是比亚迪,还有主流的国内自主品牌。比亚迪现场表示,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 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企业,这是属于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也是属于中国品牌的高光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未有之变局下,新能源和智能化变革,推动中国汽车从追赶走向超越,改写“大而不强”的历史。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中国已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从 2005 年到 201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 10 年市场渗透率才突破了 1%。从 2016 年到 2019 年,三年多渗透率提到了 5%。从 2020 年起,中国新能源的渗透率连续两年实现了翻倍增长。2023年上半年,中国车市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比为60%,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头号强国。其中,中国品牌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0%,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2.4%。到 2025 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增长到 60% 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展势能继续向高向新,在新能源与中国品牌崛起的双轮驱动下,预计三年内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将提升到 70%。同时,中国有创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基础和实力,中国汽车产业必将诞生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我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这是王传福宣讲的结尾,亦是比亚迪的期待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