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形成于奥尔特云,大约在46亿年前,一颗塌缩的氢分子云疯狂吸收星际尘埃和气体,其质量足够点燃中心区域的氢原子核聚变时,开启了太阳的一生。我们虽然知道太阳系形成于奥尔特云,可是奥尔特云又是从何而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星云是形成恒星的摇篮,其成因是一颗超大质量恒星塌缩后留下的残骸。比如我们熟知的创生之柱,马头星云,猎户座大星云等,都是由恒星超新星爆发时喷出的星际物质形成的。当恒星质量足够大的时候,这些星云物质会被冲击波吹到更远的星空,其范围最大会扩散到几光年外的空间。而这些星云物质又会形成新的恒星,恒星结束主序星阶段后,也会将很多的星际物质喷发到更遥远的宇宙空间。

我们知道,银河系最繁荣的地方是银河系中心的棒状区域,这里拥有极高密度的恒星群,每颗恒星大小不一,其中也不乏红巨星,超红巨星。这些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后,同样会向四周喷射星际尘埃。众多的星际尘埃就像在搞接力赛一样,不断扩大并向更远的星际空间扩散。而奥尔特云的来历,也很有可能来自早期的银河系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阳一定是二代或者三代甚至多代恒星,因为太阳系中很多物质都必须来自超新星爆发。并且,在早期的银河系中,超级质量的恒星非常多,它们的寿命也都很短,最短的只有1000万年左右,所以在早期的银河系中心恒星爆炸就像是放鞭炮一样,每天都会有数万恒星在爆炸,重生。而奥尔特云也许就是一步步被轰到银河系边缘的。从银河系的四条悬臂我们就能看出,银河系的构造其实与星云密度有关,巨大的星云同样以不同密度状态围绕中心的引力场旋转,密度高的区域形成的恒星就多,自然最终的形状和恒星分布也会符合当时星云的形状。

从太阳系以及附近星系的情况来分析,奥尔特云形成的原恒星距离一定非常遥远。太阳是一颗黄矮星,能够喷射如此巨大的星云物质的恒星也一定大于两倍太阳质量以上,因为恒星爆炸时基本上都会留下一半左右的星云物质在宇宙中。由于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中子星也有5000光年以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太阳的父恒星爆发点也极其遥远,一定也超过了5000光年以上。按这个逻辑推算,太阳的父恒星所在的区域非常接近银河系中心。

其实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觉得距离如此之远的情况下,恒星爆发不大可能会将星际物质喷射这么远,但我们忽略了宇宙运行。星云并非已出现就开始形成恒星,稀薄的星云区域需要长时间的运转和不断地增加密度,奥尔特云或许本身就处于星云团的边缘区域,一开始的星际物质密度并不高,而是在很多次恒星爆发,汇聚了大量的星际物质后形成的。这也解释了奥尔特云距离中子星或者黑洞如此远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太阳的父恒星很可能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中子星,或者银河系中心区域的那些致密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