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分享,又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谢!

“我的职业是全职儿女,待富人群”

上面这句话来自火遍全网的网络梗,嬉笑之间用最官方化的语言描述了“啃老”一族的自我认知,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心酸和无奈。

现代社会的重压下,目前的啃老已经不再是如过去简简单单的“不事生产、坐吃山空”的“传统败家子”。

而更多的是受到学历、专业、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被现实击垮的年轻一代,甚至是创业失败、事业夭折的中年人。

“躺平”“摆烂”下充满着了一批批中青年隐匿起来的时代泪水,陷入失败甚至是消沉的泥潭,无奈地回到家中,接受着白发苍苍,已经退休的父母的资助,维持现在的生活。

一部分人选择了麻醉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另一部分人则从父母的施舍中贪婪地发现这是一条获得财源的新渠道,用各种理由撬动父母手中的积蓄。

这种行为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新型啃老”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就来自“新型啃老”的行为。

“新型啃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父母在各种合情合理的借口之下,往往被吸血而不自知。

很难想象,每年都有为数众多的年轻人选择这种方式生活,从而给社会和亲朋留下一抹擦拭不去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种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样动机和方式,才让这种有悖公序良俗的行为流毒于当下?

重压下的青春

年轻人究竟能有多脆弱?亦或者,年轻人能有多抗压?

对90后和00后的评价,各有各的说法,一批人和过去一样,坚称年轻的一代就是垮掉的一代,好像他们没年轻过一样。

一批人认为这一代人没什么责任感,很容易“躺平”“摆烂”,而且不屑于人情世故往来,忍受阈值比较低。

但是又有人澄清,90后、00后们只是年轻,社会压力和节奏变动比较大,他们只是“怕苦”而不是“畏死”。

多说无益,我们举一个芸芸众生中的例子,借助典型模型还原来说明现在“新型啃老”与时代问题的来源。

小罗生长在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寒来暑往,朝九晚五,辛勤工作,勉力维持家中的生计。

但是,青年时代的罗父罗母经历了分工作、分房、单位保障一切的时代,家中的长辈也竭尽所能帮衬着这个小家庭,小罗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

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的收入还能够攒下一些积蓄,为小罗的未来提供了一些保障。

每天,父亲早早地出门上班,穿着朴素的工作服,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他总是面带微笑地和小罗说上一句鼓励的话语,激励儿子努力,将来一定能有出息。

母亲则在每天上班前默默地料理家务,晚上骑着自行车回家,准备一家人的晚餐。

虽然他们都曾经经历了时代的阵痛,短暂地下岗过一段时期,但是很快凭借手中的技术和转型期的人力资源缺口,找到了新工作,甚至续上了工龄和社保医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的工作辛苦,但他们从不抱怨,对小罗的学业始终倍加重视。

小罗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明白父母的辛苦,所以每天放学回家后,总是先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小小人生除了语数外和另外三科之外,似乎世界中就没有了余地。这也大概是每个中国孩子人生中必定要经历的一段日子。

一切的目标无非是靠十二年的努力,换取一张通向大学的入场券。

小罗深知父母的付出是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在书桌前,小罗认真地做着作业,目光专注而认真。

父母的期望像一把鞭子,激励着他勤奋学习,不断进步。

每当考试临近,小罗家中的书房里灯火通明,他专注地翻看着教科书和笔记。

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难题,他会辗转反侧,睡意全无,但他坚持下去,直至解决难题的那一刻,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

父母从不打扰他,只在适当的时候鼓励他坚持。

小罗的用功并没有白费,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通过高考进入了梦想中的学校和自己喜爱的专业,证明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同样可以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寒门贵子将不是梦想。

小镇做题家的命运之战,似乎已经获得胜利了。

可是临近毕业的小罗,惊恐地发现,自己的专业竟然是一个冷门行业,每年的招聘人数和招录比、招聘单位都是处于比较少的那一档,根本和热门专业比不了。

于是小罗绞尽脑汁,最终决定自己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再辅以自身的学历层次,进入不限专业只看院校的企业招聘中。

而计算机,正是其中比较热门,而且学习门槛低,人才缺口大的专业。

于是小罗通过专业技术,顺利依靠文凭进入到一家一线城市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中,满怀希望自己能落户在这,即使不能,也应该可以积攒下一笔能回乡过渡的积蓄。

父母之心

小罗供职的公司是新兴文化企业,工作压力极大,盛行“拼搏至上”的末位淘汰制,竞争十分激烈。

每天996的生活逐渐榨干了小罗的精力和热情。

虽然与女友谈婚论嫁,却难得有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抛去通勤和租房、水电饮食之外,财产没有什么改善。

尽管父母曾经为他攒下了回到老家城市买房付首付和结婚的钱,但这些积蓄完全不足以支持他在大城市打拼。

每天,小罗都要在互联网公司里奋力工作,面对着高度压抑的工作环境和快节奏的工作节奏。

他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努力完成项目任务,不得不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工作的繁忙让他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和放松,生活节奏被迫加快。

但是家里每次打来电话,小罗都会回答“我挺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道儿子的压力,所以即使退休了的罗父也只好找到一份兼职工作,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上班,为小罗积攒财产,尽其所能地补充家用。

父母心疼儿子,不忍让他承担太多经济压力。

而父母的辛苦也让小罗感到心疼和愧疚。看着父亲已经退休却仍然找着兼职工作,每天风尘仆仆,他明白那是为了帮助自己成家立业。

每当想起这一幕,过年回家见到父亲额头上的皱纹和母亲脸上的憔悴,小罗内心充满了感激和不忍。

疫情来得突然,给互联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个困难的时期,小罗不幸失去了工作,美其名曰被公司“输送给了社会”。

由于年龄较大、专业学历不符合要求,以及掌握的工作技能比较陈旧,他感到无处可去,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不安。

年纪渐长,小罗逐渐意识到自己没有机会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岗位,积蓄在大城市打拼意味着从头再来,而且未来希望渺茫。

而回到老家企业工作又意味着薪酬更低,这让他陷入了犹豫和无奈。

同时,生活的重压也让他与女友分了手,让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每天,他只能颓废地待在家中,无所事事,一脸茫然。

小罗曾经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和热情的人,但现实的残酷和困境让他失去了动力和勇气。他感到自己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这段时间小罗每天都躺在床上,脑海中像走马灯一样回荡着自己过去的日子,竟然发现原来最轻松的日子,竟然是上学的时候,简直是讽刺。

在这个节点,小罗不仅要照顾自己,而且还在电话中继续安慰父母,并且隐约中向父母透露自己事业不顺利,即将回家的消息。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父母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和支持。

他们理解儿子的困境,关心他的生活,希望他能够重新振作,找到新的方向。

但是他们不知道,此时的儿子,已经是打算彻底躺平,奋斗,在小罗严重变得既无意义又无价值。

以爱之名

在父母的眼里,小罗是一个有着不同梦想的年轻人,曾经在大城市拼搏,但如今却面临着人生的低谷。

父母深知儿子失业后所面对的困境和压力,他们愿意支持他,给予他重新立业的信心和生活保障。

然而,小罗似乎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中,一方面对未来感到无所适从。

其次是对奋斗感到了深深的恐惧,经历过职业崩溃的他,没有养活妻儿的动力,再也无法狠下心重新立业。

再者,小罗也属实是看不上老家的职位和薪金水平。

失业回乡后,小罗每天过得颓废而无所事事,待在家中上网,帮助母亲处理一些家务。

曾经充满憧憬和热情的他,现在却失去了上班的动力和愿望。

这让父母看着儿子焦急万分,他们很心疼他,但又不得不继续帮助他生活。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典型的故事模型就会走向因长期颓废,引起了父母的反感,小罗和父母陷入无尽争吵的陈旧模式。

或者小罗假借各种名目,从父母手中扣动那为数不多的积蓄,虽然不会乱花,但往往会陷入坐吃山空的窘境。

这一切的前提,还都是建立在小罗是一个经历了完整高等教育,之前在外工作,曾经自食其力拥有拼搏精神的预设之上。

生活中更多的“新型啃老”,是根本没有工作经验和工作意愿的人,借着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名义,将生活支出、房产汽车的贷款、抚养子女的重担一股脑地压给老人,美其名曰“天伦之乐”。

这种对父母近乎PUA式的持续吸血,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在咱们国家,出现“啃老”现象并不罕见,这一现象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文化传统的因素,也有社会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家”文化使得父母天然有对后代子孙的责任感,容易对子女表现出宠爱和溺爱,并且体现在衣食保障、未来发展计划上。

特别是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中国家庭的规模逐渐缩小,所谓的“421”家庭结构中,独一无二的那个孩子从小就享受“小皇帝”特权,习惯了得到特殊对待。

因此,“啃”与“被啃”的双方似乎理所当然。

然而,“啃老”现象背后折射出几个问题。

首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老人需要子女的照顾是实际情况,但通过社会化的养老可以减轻老人在养老方面对子女的依赖。

而且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越来越重要,他们需要子女给予精神层面的慰藉。

但子女对老人的支持也存在依赖和期待。

就像解决养老问题一样,年轻人的立业行为不仅应该受大环境和政策的支持,更应该“论迹不论心”,力所能及地去投入到自己目前能接触的行业。

为了解决“啃老”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合力。

在家庭层面上,子女应心怀感激,父母则应加强孩子的挫折教育,同时敢于将自己与子女的生活划分开。

年轻人应正视“啃老”问题,妥善处理与老人之间的关系。

要考虑老人的意愿和身体情况,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不要当“甩手掌柜”,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啃老”现象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缓解这一情况,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协作形成合力。

这里,我不想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喉舌媒体一样着重强调年轻一代树立更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但是面对困难和挑战,年轻人不能失去勇于直面和解决问题的闯劲,这些品质对人一生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年轻人最大的资本,不就是不断拼搏、不断试错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