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薄一波参观毛泽东故居时十分笃定地预言道:“毛泽东同志今后的历史地位将会更高。”此言既是对自己革命导师的尊崇敬仰,更是对自己数年来毛泽东思想研究工作的情动总结。

初次见面:“如履薄冰”

当人们问到薄一波“你如何评价毛泽东”时,他总是笑笑:“我是毛主席的学生。”乍一听,似是答非所问,但直到论文著书,薄一波才诉诸笔墨:“只是谈,如何说得尽毛泽东。”

1929年,薄一波前往顺直省委军委工作,在这里,他读到了《中央通讯》,他说:“平时翻阅这些秘密刊物,心情都很焦灼,有一次,我看到了毛泽东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16字方针。”这是毛泽东关于井冈山斗争和建立红色政权的论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薄一波反反复复读了几遍,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受到诸多非议的年头,他和同事赞叹道:“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在那之后,薄一波读了很多毛泽东的文章,如《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等剖析战局的时政评论。但直到1943年,薄一波才真正见到毛泽东本人。

那是隆冬时节,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到延安,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央。隔日,毛泽东找他谈话:“你就是薄一波?”

薄一波有些紧张,半天只是点了点头:“是。”

毛泽东却是笑容亲切,紧紧握住了薄一波的手,仿若自言自语:“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年轻人当这是前辈对他的提点和教诲,多年后薄一波才得知了那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真相:“那只是主席为了记住我的名字,加强一下记忆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薄一波在谈话中表现得十分谦虚谨慎:“我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那时还只是个10多岁的娃娃,根本不懂什么的。”

毛泽东只是拍拍他的肩膀:“我们革命的开始都是一批批普通的年轻人搞起来的。”

初次见面,别的没谈,薄一波先向毛泽东要了一条长长的书单:“我当时对马列主义没有什么认识,读什么书就信仰什么,《三民主义》、《独秀文存》、《胡适文存》、《陈独秀先生讲演录》等等什么都读,无论是克鲁泡特金还是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书,手头碰见什么读什么。”

毛泽东却称薄一波的阅读量“还不错”,并自嘲道:“我小时候还和母亲去南岳拜过佛,后来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谈话中,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在北平草岚子监狱中的经历以及在山西同阎锡山建立上层统一战线的经历,等到8个小时过去了,薄一波恍若如梦初醒一般:“竟然过去了这么久,他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谈话非常引人入胜,我都没感觉到这已经结束了,还以为这是闲谈呢。”

聆听教诲:“再忙也要多读书”

党中央拟在中共七大上举荐薄一波为候补中央委员,当时,有人因为草岚子出狱一事表示反对,但毛泽东却力挺薄一波,最终,薄一波成功当选正式中央委员,那一年,他不过37岁。

但越是欣赏,对其要求就越是严格。1952年下半年,由中财委主持制定的新税制颁布执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53年,毛泽东给薄一波写信批评新税制,言辞犀利,口吻严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薄一波读信后心情沉重,他特地勾画出了来信中的两句话:“此事我看报始知,我看了亦不大懂。”当夜,彻夜未眠,薄一波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即就排出了若干个小组前往各大中城市进行检查整改,很快,他就发现了施行新税制中所发生的的较大问题。

这段日子薄一波过得并不安适,毛泽东时不时会找他谈话,目光沉沉,似乎很是无奈:“你要好好地读上几本书才好,读点哲学方面的书籍,学点唯物论、辩证法,更要上点逻辑学课。”

薄一波知道自己工作没有开展好,但还是答道:“事务性的工作太忙,根本没有时间好好读书。”

毛泽东却不改严色:“你说你们工作忙,但这都是借口,这样说是不对的,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列宁难道不忙?但他还是将错综复杂的俄国整理出了一个头绪。你们犯错误,是由于缺乏一个贯穿一切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没有再说那个“贯穿一切的东西”是什么,但薄一波终于点了点头。而后,这位革命导师给薄一波讲述了自己不断摸索前进的故事:“中国共产党也是在不断犯错、不断纠错的过程中走出来的。”

私底下的告诫和教诲不算完,毛泽东肯定青年人的干劲和生命力,也承认“年轻人冲劲太足,是跌跌撞撞地前进的”,1953年8月,在怀仁堂,毛泽东向着参加全国财经工作会议的全体人员作批判薄一波新税制,这相当于将薄一波“摆到桌面上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一番疾风暴雨之后,毛泽东又说:“在批判薄一波的错误中,我也要负责任,各有各的账。”随后,毛泽东一项项列出了自己的错误。

事后,薄一波非但没有失落怨怼,反而十分感动:“主席的这番话揽下来一些具体的责任,这给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减轻了压力。一位备受瞩目的领导人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检讨自己的错误,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重游故居:“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前进”

1986年,历史的烟云尘埃落定,薄一波重游毛泽东故居,往事涌上心头,提问同行干部:“你们怎么看待实事求是这四个字?”

见几人七嘴八舌地吐出一些个理论术语,薄一波才笑着摇摇头:“以前有个人和我说过,“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就是研究工作,“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也就是规律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立在韶山冲的土胚房内,随行的干部同志沉默不语,这句话的讲述者,不言而喻。

只有薄一波颤着嗓子说道:“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便是,毛泽东同志今后的历史地位将会更高。”

末了,薄一波提笔落字:“永远按照你所诠释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前进——参观毛泽东同志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