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受权发布
川芎的由来
文/兰字尧
唐朝的时候,太宗皇帝李世民听说剑南西蜀青城山有灵芝仙草,吃了灵芝仙草能成仙,于是派小儿子芎劳悄悄去青城山寻找。
芎劳虽是皇子,却不读经史,不问政事,每日里不是摆弄宫中花草,就是翻读道书,与世无争,与皇兄们合不来。李世民没奈何,只得任他去道观当道士。道长见他软发散披,头像一笼茂草,长得奇异,就给他了取道名叫芎劳。芎劳领受了父皇之命,十分开心,当即起身往剑南青城山赶去。
那时,青城山的祖山在八卦台。八卦台附近有麻姑洞,麻姑洞是神仙住的地方。芎劳赶到青城山麓的上元宫,日影偏西。隋末战乱,兵祸祸及青城山,上元宫人去宫空。芎劳到了宫里,只见宫房坍塌,已是无人已久。出外四望,不见炊烟。怎么办?住下,也无处化缘。走,上山,山上总有有人的宫观。又累又饿的芎劳,趴在孟江河边喝了一肚子水,上山去了。
芎劳走啊走啊,天打麻子眼的时候到了一处宫观,哪想也是人走观空。他没有歇气,又往上爬,到了一处道观,也是不见人影。这时,天已黑了下来,前面山上仿佛有光亮一闪一闪。有光就有人,芎劳高兴了,忘记了饥饿和劳累,鼓起劲往山上爬。爬到陡得像天梯的陡脊上,一脚踩虚,掉进了坡脊下的岩凼里。芎劳的一只脚脱臼了,钻心地痛。他咬着牙,拖着脚,侧着身,爬到立崖边,摸到崖缝,把脱臼的脚伸进崖缝里,用尽全身力气一扭,把脱臼接上了。
他抹去脸上的冷汗,靠着岩包歇了口气,忽然飘来一丝淡淡的清香。他精神一振,挪着身子往前用手把细摸。摸着,摸着,他摸到了一攒粗秆秆,有五六根,每根上面长了名密个的节疤节疤圆鼓鼓的。他扯了一根拿到鼻子上闻,药香很浓很重。芎蒡饿慌了,摘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满口药香,只是多了一丝苦涩。吞进肚里,一股清爽之气从咽喉滑到前胸,又滑到下腹,移走到脱臼的脚杆。神药!芎劳大把大把吃叶子,完叶子又吃茎秆。吃茎秆的时候,他把茎秆撕了皮,放进嘴里轻轻一嚼,感到细嫩、滑刷,吃完之后,神清气爽,脚杆的疼痛轻松了许多。
第二天天亮了,芎劳才看清,这是一个大岩凼,圆圆的,同边陡,底面平,像一口平底锅。岩凼中长满了昨晚吃过的草行。这些草秆一笼一笼的,两三尺高。秆秆青绿色,秆子上隔了寸把远就有一个圆节疤,青褐色,从大到小,由密到疏排列到顶樵。芎劳的脚伤虽然不痛了,但不能站立。无聊中,他把节疤掐了下来,用细藤串成一串珠子,戴在颈项上做念珠,数过来数过去打发日子。饿了,吃一些叶子、茎秆,到了第三天,脚伤就好了。
芎劳好不容易爬出了岩凼,上了玄真观。玄真观也是空无一人。几天没见一粒粮的他,身子飘飘忽忽的,一阵风都能吹倒。活命要紧,哪有心思去寻灵芝仙草!芎劳下了山,偏偏倒倒地沿河往南化缘,希望吃上一顿饱饭。他走啊走啊,走来快要走不动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一座小院,小院里冒出的炊烟袅袅绕绕。葶劳一下有精神了,有力气了,他像闻到了饭香一样,捷过院子边上的菜地小跑。谁知菜地中的沟垅,把他拌来饿狗抢屎,颈项上的珠子摔散来滚得满地都是。
听到磕拌声,院子里的光头小男孩跑了出来,看到芎劳满脸是泥,长头发披来像蓑衣,于是拍着手笑唱道:“长头发,鸡窝窝,雀毛拖到后颈窝。披襟襟,挂片片,麻雀漏了不下蛋。黑脸蛋,泥脸蛋,歪歪倒倒像醉汉。”芎劳一愣,见是小孩取笑,摸了一下头,当真乱鸡窝一样。他又抹了一下脸,抹掉了一层泥。低头一看,道袍前幅被一拌跌撕开了,现出了跌下山凼时挂烂的裤子,露出了肉。正在这时,院子里出来了一位禅师。他见小孩取笑芎劳,忙制止,说:“小徒顽皮,不懂礼数,得罪了道长,道一赔不是了。”道一扶起芎劳,行了礼,说:“请问道长宝号,何至于此?”芎劳还了礼,说:“贫道芎劳,上青城山无着,下山乞缘,不想出陋态,望禅师不要见笑。”“都是出家人,普渡众生,自有磨难,何言笑?也是你我今生有缘,于此相会。”
道一请芎劳入了寺院,叫徒儿打水给芎劳梳洗,款以斋饭,说:“隋末之战,祸及西蜀,赤县千里,民不聊生。罪过,罪过。”芎劳想到官廷的奢糜,想到京城的歌舞升平,再看这曾是沃野千里的西蜀的凄凉荒败情景,生出一丝苍凉、内疚感。他无处再去,只得在寺院暂住下来,帮助挑水、扫地、种菜,偷度时日,把寻找灵芝仙草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有一天,芎劳给菜地除草,发现前几天散落的珠子长出了新芽。他小心地给新芽除草、施肥,不久就长成了一大笼一大笼的,叶子像羽毛一样,复状生长,淡白色。
度过了夏荒,外出逃难的难民陆续返乡了。寺院周围新住了不少人。这些难民长途跋涉,拖儿带母,不是扭伤腿脚就是闪了腰。芎劳很同情他们,摘了些叶子给他们吃,他们的伤痛就好了。大家都觉得神奇,说芎劳是神仙。芎劳只笑不语,把大家领到菜地,对大家讲了在玄真观跌下岩凼的事,又把这些苗子分给大家种。
芎芬开了几亩地,种上了小春。第二年夏天,收了好多好多粮食。这时,芎劳和寺院附近几家栽的药秆也枯萎了,大家把根篼挖出来想再种,谁知挖出的根块,砣子大。芎劳把一些药块种开,满屋都是药香味。把细一看,芎块里面是七个心。 进地里,一些拿进屋,在灶火门上烘烤。烘烤干了,他把芎块切开,满屋都是药香味。
几户人家为了感谢芎蒡,请芎劳和道一禅师喝米粥。芎芬-看,米粥里杂着的很细很细的药块丝丝,把粥染得淡黄淡黄的,远远就溢出香气。芎劳喝了一口,一丝淡甜、一丝清香瞬息议入五脏六脾。主家男子拿出一壶酒,轻轻倒进碗里,只见酒色金黄。男子说:“我把药块切成片泡在酒里,累凶了喝一口就浑身不痛了。这东西是神药,就是叫不出名。今天请禅师和道长给取个名字。”道一禅师看了看大家,又看了看芎劳,说:“芎劳道长是神仙,他带来的神药取名为'芎劳’不为过。”芎劳只产于西蜀所以又叫蜀芎,后世逐渐演叫成了川芎。
过了一些日子,芎劳道长去看种下地的蜀芎发芽没有,谁知种在地里的蜀芎已经沤烂。再看其他几家,都是一样。芎劳一下领悟了:蜀芎枯萎,是怕热。玄真观山高气爽,适于繁殖,所以节节生节节长。天生万物,生灭有别。顺其自然,方生生不息。“蜀芎之根,当在玄真神山!”芎劳叹息不已。
芎蒡回玄真观了,身后跟了一群感恩戴德于他的人。人们背了粮食、瓜果、蔬菜,上山后帮助修葺宫观。下山时,芎劳引他们下岩凼,采集蜀芎种秆带回去栽种。于是,蜀芎在道一寺院一带普遍种植开了。
第二年,风调雨顺,西蜀不但粮食盈仓,而且蜀芎品质妖收成好。各户挑了上好蜀芎,带了精粮、瓜蔬上玄真观献宝,感谢芎劳道长的恩德。此后,又有不少人入观学道,玄真观又兴盛起来了。
(兰字尧著原载《人间仙境青城山王婆岩》)
兰字尧,男,汉族,笔名知遥、漂筏河,四川都江堰人,1948年6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李冰研究会理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望娘滩》传承人,四川省都江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青城文艺》杂志主编,经济师。当过农民,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过中小学教师,曾任区片人大秘书长,乡镇顾问、人大办主任、教委副主任、科协副主席、老龄委副主任、副校长,公司副总经理,都江堰市天马镇“文联”主席、《天马文苑》杂志总编,成都市志办、都江堰市志办、彭州市志办、大邑县志办方志主编。197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方志类《新编灌县乡土志》《大青城山志》《新编导江县志》《新编青城县志》、文史类《中国史话,都江堰史话》、小说散文类《我给总理照了像》、诗歌类《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文艺作品选》等专著40部,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数百篇,编话剧《望娘滩》《夫妻桥》《大蜀风烟》《草鞋县令》、武侠剧《都江堰传奇》等5部,编连环画脚本《西蜀词魁花蕊夫人》等12部,为30余首歌曲作词,为10通碑撰赋,计800万字,多次获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县)文学奖,其名字收入《中国文艺家传略》《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