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粮食数量是俄罗斯进口数量的5倍,如果再往前一些,近几年乌克兰粮食进口数量一直稳居我国粮食进口来源国的前五位。

一个是与我国接壤,被国内媒体追捧可以成为我国粮食主要进口来源地的全球第一大小麦进口国,一个是远在黑海地区,一船粮食从装运算起至少需要20天才能到港,为何两者的数据差别会如此之大?

来源 | 每日粮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粮食进口的历史和互补性问题。

对于经历过饥饿的老一代国人而言,“手中有粮心中不荒”是一条永恒的真理,在此背景下,我国对粮食的供应问题,强调的是以我为主。

在这样的粮食安全思维下,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受耕地水资源等客观条件的约束,我们慢慢放开了油料到饲料粮的进口市场,以此满足国内肉蛋奶消费的增长需求。

正是在这种格局下,我国的粮食进口形成了以大豆等油料为主,慢慢向玉米扩散的结构。

相较而言,俄罗斯和乌克兰虽然都是全球主要的谷物出口国,但二者的粮食出口结构并不相同,其中乌克兰谷物出口以小麦、玉米、大麦为主,而俄罗斯主要的出口谷物则是小麦。

这是为何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数量的增加,乌克兰对我国的粮食出口出现高速增长,而俄罗斯却一直不能成为我国粮食进口主要来源国的主因之一。

其次,在小麦进口结构中,作为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的俄罗斯为何也没能打开中国市场?

截至目前我国小麦年度进口量接近千万吨,是仅次于玉米进口规模的主粮品种,但在小麦进口结构中,小麦进口来源基本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瓜分,法国也是在2018年左右才在中美贸易摩擦之际打入我国主流市场。

谈起我国小麦进口历史,最初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应对粮食减产、需求增加的问题,我国有关方面开始寻求从加拿大进口小麦,并逐渐形成了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主的小麦进口格局。从某种程度上讲,小麦是我国第一个大批量进口的主粮品种。

而当时的属于前苏联时期的俄罗斯,其自身粮食供应都成问题。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推行一系列的农业鼓励措施之后,俄罗斯才在本世纪初逐渐缓解粮食供应问题,并在2016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

因此,从历史角度而言,俄罗斯小麦出口的历史并不长。

第三个因素则在中俄小麦贸易的匹配性问题。

在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战略调整中,有关方面批准了俄罗斯境内5个地区的小麦可以对华出口,并在2022年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但从2018年以来,除了中粮象征性进行了少量的小麦进口业务外,并未有其他企业大批量的进口俄罗斯小麦。

据悉,俄罗斯小麦虽然具备质优价廉无污染等优势,但与中国需求的小麦等级匹配度并不高,进口的俄罗斯小麦更多的适宜用来制作饺子、馒头、面包、面条等面制品。

而在我国小麦供应市场,因为小麦进口的关税配额限制,企业更愿意将关税配额用在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进口的适用于烘培和高端面粉的专用小麦上。

第四个问题则是在大豆进口方面。众所周知,俄罗斯与我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有着广袤的未开发耕地,并且租金极低,近年来也有不少国内企业或农户奔赴该地区去淘金。

但受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和管理环境影响,国内企业很难有大的突破,这也是为何两国临近,却始终在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大豆贸易方面取得进展。

同时,作为位于同一地区的两个大国,相互之间既有战略合作的需求,还有更多其他方面的考量,而关于俄罗斯小麦进口中遇到的成本以及矮腥黑穗病等问题,并不是影响该国小麦进口的主要障碍。

(添加好友请备注机构及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