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在一个科技领域实现了全球第一,而且总数量遥遥领先美国。

近日,据全球权威知识产权机构 IPRdaily 发布《安全科技专利分析报告》,截至 2023 年 4 月,中国成为全球安全科技发明专利的最大布局国家,总专利数超过 20445 条,第二名美国只有 9155 条,中国是美国的 2.23 倍。

具体到公司中,全球安全科技专利前十名的申请主体中,中国企业占 7 席,包括蚂蚁、华为、腾讯、国家电网、中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

这意味着,在攻克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核心技术的安全科技领域,中国科技企业走在世界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蚂蚁腾讯等大厂是专利申请主力军

据了解,安全科技也称信息安全技术,是一种涉及保护信息系统、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技术和方法,涵盖了众多维度的系统工程。

该报告综合业务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三个技术维度,对全球安全科技领域发明专利进行了检索和分析。

报告显示,全球安全科技专利主要的创新地在中国和美国,全球安全科技专利前十名的申请主体中,中国企业占7席,包括蚂蚁、华为、腾讯、国家电网、中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IBM、微软、英特尔凭借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专利优势跻身前十。

互联网科技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成为专利申请主力军。其中,蚂蚁集团凭借其在交易安全、隐私安全领域优势,以3806项安全科技专利数,位列全球榜首。

IBM、华为和腾讯紧随其后,分别拥有3545项和3433项安全科技专利;微软和英特尔分别以2357项和1570项安全科技专利,位列第六和第八。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科技专利布局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例如,腾讯的专利源自于在产业实践中不断创新,涵盖数据加解密、数据库访问、数据分级分类、数据备份、数据防泄漏、机密计算等多项技术,覆盖企业办公环境、生产环境、研发环境、运维环境、技术设施等企业数据安全治理全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互联网大厂创新力持续提升

当前,我国正在加速建设数字中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化数字技术与传统行业快速融合。这不仅强化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数字技术的全过程依赖,也带来了更隐蔽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型未知风险和挑战。

面对全新风险和挑战,安全科技必须要站在技术迭代最前沿,它不仅是“压舱石”,更是“助燃剂”,是护航数字中国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

事实上,蚂蚁、华为、腾讯等上榜企业,不仅代表了世界创新力的前沿面,更是数字经济下我国科技企业创新力的缩影。

这背后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很多领域,像AI、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技术的安全应用性市场上,互联网科技大厂正在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在这批企业大规模持续性的研发投入下,互联网科技大厂已经成为中国技术创新重要主体之一,创新力不断增强,专利数量在全球排名前列。

要知道在2022年,华为投入研发金额九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谷歌、脸书和微软。研发费用占全年收入的25.1%,而同期苹果的研发投入占比仅为6.7%。华为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2万件,研发员工占比达55.4%。

腾讯研发开支也持续保持高位,2023Q1腾讯研发投入达到151.81亿元,从2018年至今,腾讯近五年累积研发支出已超过2200亿元。同时,2022年腾讯内部研发人员占比达74%,这意味着平均每四个腾讯员工中,就有三个从事研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的投入也让腾讯在专利申请上越走越远,截至2022年12月,腾讯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6.2万件,专利授权数量超过3万件。据机构statista近日根据LexisNexis PatentSight数据统计,腾讯2021年AI专利拥有数量超越微软,全球第一。

肉眼可见的是,互联网科技大厂们日益强劲的创新能力,不仅决定了中国经济的走向,更帮助我们押注了下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