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君伟

01

《乘船而上》

它的气质很像《春江水暖》,只不过没有卷轴一般的长镜头,但镜语似水,平静流淌。

它是家庭戏,生活流叙事,精神上可追溯至侯孝贤或者杨德昌《一一》那种对于中国式家庭伦理的书写。

在这个94年导演的镜头下,因奶奶生病勾连起一个家庭三代人的面向,在上海的大女儿,做导游的小儿子,还有独自在剧组做群演的孙子。

大女儿独立能干,与洋老公一起做留学机构,生活态度更为强势;小儿子未成家,做平平无奇的导游工作,早年继承父亲做手工的梦也被中断,生活更为随性。两人面对老人生病的态度也截然相反。

孙子系大女儿与前夫所生,他切断了母亲的关系。因为奶奶生病,散落掉的家人重新在物理上或精神上聚集在一起,聚集在奶奶身边,也聚集到浙江德清的老家。

奶奶是所有人的故乡,就如小儿子手工做的船一样,真的船在远去,真的船被更为便捷的交通替代,传统与现代,家人的牵绊与离合,不同生活价值观的碰撞与理解,就这样千丝万缕地联系了起来。

《乘船而去》反观人生,在这样浮躁的年代,能拍出这样沉静的作品,难能可贵!

02

《银河写手》

它是北漂无数草根编剧的缩影,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两个租住大陆电影中心北京常营附近的小编剧搭档,辛苦写出的原创剧本被投资人一顿胡改,在影视公司被制片、文学策划各种提无理意见;生活里也是一地鸡毛,搭档撕逼,朋友间出轨,有的分手离开北京,有的抑郁症突然自杀。

它呈现了中国电影行业的乱象和没有底线,尤其是对编剧的白嫖、欺负和PUA。

但是主创尊重了生活与人的复杂性。在一次撕逼后,制片人决定换掉编剧,但两个编剧不知道的是,那个处处刁难、提一堆莫名其妙意见的年轻策划才是保住他们饭碗的人。在另一处,那个开场戴着串、盘着核桃、将原创剧本一顿胡改的投资人,最后跑去开滴滴求生存去了。

在聚焦编剧这个被受欺负的行业外,它刺痛人心与感人落泪之处在于,它的底层逻辑是北漂生活,是一代年轻人渴求上升通道的共同经历。

北漂、底层、求生、追梦、爱情,这些主题的呈现,与无数来到北京闯荡的年轻人同频共振。

聊电影聊到床上去成了男女朋友,但挡不住北京无限诱惑带来的价值观变化;生日聚餐的戏,一个阳光爱笑大男孩,第二天跳楼了,这是生活没有铺垫,抑郁症就是这么突然;朋友间的出轨让本来抱团取暖的小圈子顿时变味儿;一个在剧本杀做主持的哥们为了给女朋友买房,拎着行李箱四处蹭住攒钱,结果最终还是分手了……

北漂生活,一地鸡毛,个中滋味,皆在其中。

这样一部牢牢扎根北漂编剧生活的荒诞喜剧,妙趣横生,又书写了一代年轻人努力又无望的共同心声。

这是属于青年导演、青年编剧的胜利,他们用电影,向电影行业反抗,干翻这个操蛋行业和社会现状。

03

《巢》

上海本地人、原生家庭、父子关系、代际矛盾、政治、宗教、社会就业问题、被摄者与拍摄者的关系问题,这些犀利主题都在《巢》中呈现。

这个主人公是一个时代缩影,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摆烂和啃老,它做碗的修复,信奉天主教,把导演当救星。

他和父母生活在如巢般的小房子,逼仄、狭窄、压抑,物理空间如此,父母营造的心理空间依然如此,而社会营造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样如此。巢是房子,是家,是社会,也是主人公无力的内心世界。

主人公与父亲关于政治的讨论是本片华章,两代人对于中国与国外的看法,对于当下时代的看法,背后是两代人对于现实的朴素认识。

主人公与导演的关系,在最初以埋下隐患,主人公觉得被拍摄受到了关注,而到最后,两人的张力凸显,导演也帮助不了被摄者,没有办法,导演只能离开。谁也救不了别人,人只能自渡自救。

纪录片《巢》难能可贵的书写了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系统、个人政治与国家政治的主题,它很当下,是现实,是这个社会当下年轻人生存状况与精神状况的某种典型反应。代表了在内卷、躺平、摆烂时代下,某种个人与家庭、与社会、与自主人生的脱节。

哪里是“巢”,都不堪一击,危如累卵。

04

《苍山》

陵变苍山,苍山变兰陵,一个地名的变来变去,映衬着是这个时代下人心的变来变去、迁徙流转。

这个故事与主竞赛另一部影片《乘船而去》在题材与主题上颇多相似,都是三代人的故事,都是老人离世前的故事,都是上海大城市与故乡小地方的牵连。

相对而言,《苍山》的镜语更加冷静、克制、凝滞。在这种凝滞、冷静的气氛之中,主人公聚焦一名在上海漂泊的中年女性,她远离男人,拉扯孩子希望他考上好的音乐学院,回来故乡苍山照顾生病的母亲,与常年疏离的姐妹有了简单的交流。

片中的苍山大蒜连接了苍山和上海,老人被接到上海,在菜市场拿大蒜的一刻即是与故乡的牵绊。

而结尾,荀况的大雕塑下,苍山的城市名拆除,又变回了兰陵。故乡与人,都在面目全非。

《苍山》关注女性的生存处境,亲情、婚姻、子女,也将情感归到了人与故乡的关系上。远离故乡的一切,终究还是转不断,回来却发现故乡已变、母亲已逝、旧人远走。那些变化,刺痛着一个无所依托的归心。

05

《漫漫长日》

《漫漫长日》应该是今年FIRST在原创性上最为独特的片了,它很创新,很单纯,脑洞大开,把儿童题材玩出了千奇百怪、天马行空、可爱幽默的劲儿。

在话剧界,大家公认王子川是“天才”、“鬼才”,做电影他也是各种天才点子。其实这个儿童故事更适合成人看,它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小脑袋瓜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奇妙想象,每个成人都会心有戚戚焉。

小主人公的脑袋瓜幻想出老师在楼道打外星人,还有小花、鸟人、茅坑大神,这些都用了特效做出了具体视觉的呈现,妙趣横生。

而小主人公与同学、家长、老师的关系,埋藏了导演的作者表达。

小主人公卷子上的分太差,没法签字,跑去小卖部买笔让老板签字。到学校被罚站,被各种老师换来换去。在一起罚站的时候,小主人公旁边罚站的学生的家长见老师,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直接一脚踹飞。老师们除了王珞丹饰演的女老师和王子川饰演的体育老师,其他都是一样从大人角度对孩子管教。同学里面,校门口那个三道杠学生也是各种刁难小主人公,从小就有了虚伪官场意识和权力意识。

所以我们成人更理解,小主人公这样的学生,与周遭环境的格格不入,与教育的格格不入,但他不是坏学生,他只是和每一个孩子一样,在那个年纪充满童真与可爱,格格不入的其实是那些大人,是那些刻板的教育观念。

06

《富都青年》

建议主竞赛那些一星导演都认真学习下这部电影,先把电影拍到一个技术上过关的层面。这个技术一方面是电影感、电影节奏、画面声音的技术,一方面是电影意识和思维格局,你关注什么,怎么深入这个题材,怎么有效表达这个主题。

《富都青年》是一部各方面都很成熟的作品,它关注华人底层社会的处境,充满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结构上一分为二,前半部分详细地铺排人物关系、社会背景、生存困境,哥哥与弟弟两个华人在马来西亚没有身份证,在底层苟且偷生,性格迥异,一个躁动冒险,一个安分守己,对未来也有不一样的看法。

至中段,一个意外发生,弟弟在情绪上头之下误杀了社区女工,情节自中段陡然反转。在后半部分的发力,主要聚焦在哥哥身上。看似是为弟弟打掩护,替弟弟坐牢赴死,其实是对自己在这个社会“人如虫豸”的绝望。在现实层面保护了可能有出路的非血缘弟弟,也在精神层面杀死了没有任何出路的自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那场令人屏息震撼的监狱戏里爆发,哥哥对僧侣,用手语与表情,尤其眼神的变化,将一种巨大如山、雷霆万钧的情绪无声地宣泄出来,那是电影之神降临的一刻,是演技之神垂青的一刻。那场戏,洞穿心灵,绝望窒息,令人心碎。2023年电影演技华彩篇章,必有吴慷仁这一场戏!

吴慷仁,无论拿不拿奖,都会是今年观众心目中的FIRST最佳演员!

07

《风起前的蒲公英》

看完就一句话:不要把孩子生在这样的国度!

《风起前的蒲公英》拍摄大兴某个北京外来务工者的孩子为主的学校,拍他们在学校社团合唱团的故事。

你知道这个学校的孩子都是外来北京务工者的孩子;你知道他们没有户口,考学只能回原籍;你也知道他们的父母很多都在做很累很辛苦的工作挣钱,这些都是你脑补绝对能补出来的残酷背景,你在画面上看到了这些孩子在合唱团的快乐和开心。但你要跳脱开学校,想想学校之外,现实远远比那些歌声刺痛多了!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这些快乐和开心瞬间被打回原形,骨感赤裸的现实暴露出来。

当这些进城务工者的孩子里面几个人总算有了可能的上升通道和机会,全被堵死了:孩子父母不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怕影响学习直接不让考音乐学院;一个音乐学院老师因为小女孩不守规矩弹了下学校的钢琴就给你打低分,让你考不上。很绝望,很无力!

08

《长生》

导演得癌症了,这是影片一上来就令所有人冷不丁头脑一蒙的时刻。在其后,纪录片展现了患癌导演的心路历程,他与兄弟姐妹的互动,隐瞒家人,去做化疗放疗,对生命的思考,这些都很实,很具体。这些令人看得无限唏嘘,内心悲痛,但导演的生命态度给到了所有人安慰。

但导演在纪录片中又开始了与父亲的隔空对话,而银幕写诗这种形式向来是矫情的、廉价的,文字不能在影像中被滥用,被过度开掘,否则文字将替代影像说话。文字之于影像,无论独白、旁白、字幕卡、银幕写诗,都要节制,且成为点睛之笔。

所以,纪录片中这种诗的独白太文艺感了,内容焦点太虚了,与导演亲身经历的实感冲撞,导致观众的焦点一直游离紊乱。对于导演的创作,他能自洽。但对于观者,这种私影像的对话、诗语言的银幕书写,其实很难奏效。

09

《军军》

这是一种粗粝写实的影像风格,胜在与生活无异,憾在没有艺术美感,仿佛看到了早年的中国独立影像。所以,它的艺术享受很差,观影享受很难调动。

但艺术是高于生活的,导演在军军这个人物身上聚合了当下小镇中年人的内心,它精确编排了一组对照关系:军军之于父亲,美女之于狗狗。军军的社会现实处境是,一个开滴滴还被罚的中年人,要不回来自己的债;一个家里不能自理的老人,还要被这么大的中年儿子照料。

但外在是,他要带一个给狗狗看病的年轻女人去很远的宠物医院,狗在他赖以求生的车上拉屎了。这是极具戏剧性的一刻,他的内心世界经历了非常丰富的流转,也让我们看到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下,一个中年人内心世界的苦闷和人情世故的艰难。

最后那一刻,暧昧的人际关系妙不可言,弥漫其中,开宠物店托军军拉女顾客的债主,主动登门还钱,但估计那个债主以为是军军报复吧,没人理解军军的处境。

他人,真是地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