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符号,人人皆知、皆用,但对于它的丰富且又深刻的内涵,却不是谁都知晓。太原市图书馆此次推出的“历史人物与三晋地名”栏目将以人物为引线介绍三晋地名,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客观叙述,娓娓道来,和您一起了解地名的由来、含义、演变、沿革,从而会情不自禁的对地名这个不为多数人所关注和重视的文化层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由此对山西厚重的地方文化产生发自内心的钦敬和眷恋。

狄村、狄梁公祠、狄梁公街、白云寺,这些地名都与一位从太原走出的历史名人有关。

你知道他是谁吗?且听我娓娓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狄仁杰担任大理函(相当于现在最高法院院长),一年处理积案17000余件。后人编写《狄公案》、《狄仁杰断案传奇》等小说、戏剧,赞扬他平反冤狱、断案如神的才能,今人称他为“东方福尔摩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原城南的狄村是狄仁杰的故乡,现存最早记载狄公故里的文献见于明崇祯阳曲知县彭而述所著《狄梁公谱系祀田记》。傅山先生曾说:“梁公吾太原人,至今城南狄村传公故里。”

狄村原有慈观寺,寺中碑记寺址为狄公故宅。村边有一古槐(已毁),相传为狄仁杰母亲生前亲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崇祯年间山西巡抚吴元辅捐资在狄村建狄公祠,祠前立“白云深处”坊。唐书记载:狄公离家远行,登上太行山还不时回望双亲居住的地方,眼前唯见一片白云,他惆怅的说“吾亲舍其下”,表现了一个游子对父母的眷恋之情。今太原东南白云寺(俗称南十方)相传为狄仁杰为其母还愿所建之观音堂,其名取自飘浮在狄仁杰头上的白云停在红土沟上空的传说,现是太原规模较大的佛教道场。

清乾隆年间狄公祠渐废,布政使朱珪移祠至太原市区崇善寺,寺旁的小巷“狄梁公街”由此得名。

参考文献

《狄仁杰传》

《大唐名相——狄仁杰》

《唐代名相——狄仁杰》

《太原历史名人故事狄仁杰》

《狄仁杰文化研究论文选》

《狄仁杰编年纪事》

本文转载自太原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