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孩童时期,个体往往心智发育不成熟,还未具备或具备很低的情绪控制能力,但若是常常处于情绪失控状态,会给孩子自身的学习生活甚至家庭的和谐幸福都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为了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较少受情绪影响,对生活有更好的体验,家长需要耐心培养孩子拥有宽广的容忍窗,这将是送给孩子的成长礼物。

今天给大家分享丹尼尔·西格尔《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一书的部分内容——关于孩子的平衡力及测量平衡力的方法,为父母提供一定的教育指导思路,从而帮助孩子轻松愉快地走出情绪沼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心理学中情绪的角度来看,平衡力的含义是:

做到情绪稳定的能力,能够主动调节身体和大脑的状态,不让情绪控制自己。

当遭遇不顺或是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拥有较高的平衡力意味着你有能力快速恢复平稳,对周围世界保持开放的态度,以健康、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其中,并且非常乐于学习。

不平衡意味着情绪混乱,失去了复原力、洞察力和共情力,主要表现为:大发脾气,比如大喊大叫、无礼大闹;非常焦虑,比如退缩、封闭、抑郁或自我孤立。若常常失控,则难以参与学习和领悟生活。即时常超出“容忍窗”的范围。

“容忍窗”是丹尼尔发明的词,指的是大脑的激活范围,在这个范围里我们能够很好地调节情绪和行为。超过容忍窗的上边缘,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混乱;超过容忍窗的下边缘,我们会变得僵硬刻板。

丹尼尔还提出了“三色区模型”,来表示孩子在某个时刻会经历的三种神经系统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三色区模型

l红色区:孩子的自主神经系统进入了过度唤醒的状态,激发了强烈的应激反应。

l绿色区:神经系统的两个分支(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达到平衡,处于开放式大脑状态,身体、情绪和行为都是可控的。

l蓝色区:红色区代表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唤起,而蓝色区也是另一种过度唤起,表现出相反的防御方式,即自我封闭、沉默或晕倒。

孩子有时候情绪失衡是正常的。对父母来说重要的是要思考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孩子的防御式大脑反应。一旦孩子无法很好地自我调节,出现了混乱、狂暴的红色区反应,或者退缩刻板的蓝色区反应,父母该如何帮助他恢复平衡?

测一测孩子的平衡力

基于布鲁斯·麦克尤恩( Bruce McEwen ) 关于毒性应激的研究,丹尼尔开发了一套测试题,用这些问题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做什么才能帮助陷入困境的孩子。
从情绪灵活性和行为平衡性的角度观察你的孩子,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应对某种情绪时,孩子的绿色区有多宽?

· 他应对不安、恐惧、愤怒和失望的难易程度如何?

· 考虑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他能在不快速滑入红色区或蓝色区的情况下应对挫折吗?

2.孩子容易偏离绿色区吗?

· 什么样的情绪或情境会导致孩子进入混乱的红色区或刻板的蓝色区?

·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是否一些小问题就会让他情绪爆发使他偏离绿色区,陷入情绪失调的状态?

3. 是否存在导致孩子失衡的典型触发事件?

· 触发事件是否和身体需求有关,比如饥饿或劳累?

· 孩子是否缺乏某些情绪或社交技能?

· 需要进行相关练习吗?

4. 孩子离绿色区有多远?

· 当孩子进入红色区或蓝色区时,他的反应有多强烈?

· 偏离绿色区后,孩子的混乱或刻板有多严重?

5. 孩子在绿色区外会停留多长时间? 他回到绿色区的难度有多大?

· 孩子有多么坚韧不拔?

· 一旦他自我调节不良,重新获得平衡感和自我控制感有多难?

学会测量孩子的平衡力是为了准确地评估孩子独特的能力和性格,为了帮助你的孩子在短时间里变得更平衡,使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从容、更平和;也是为了帮助你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能力,让他们能更多地停留在绿色区里,成长为能很好地把控自己的青少年和成人,变得自觉又主动。

丹尼尔曾经成功地帮助一位年轻的妈妈体验了开放式大脑的短期好处和长期好处。

当时,这位妈妈的儿子刚上幼儿园,虽然经过了几周缓慢而体贴的调适期,但儿子每当和妈妈分别时,还是会情绪崩溃。幼儿园的其他孩子已经逐渐习惯了和父母告别。而他严重的分离焦虑让他的父母在幼儿园门口没法离开。他保证会去幼儿园,他和妈妈会预先制定详细的计划,但每天早上 8点他还是会进入红色区。在该下车时,他就开始大叫、吐口水、乱咬,甚至撕自己的衣服。

这位忧心的妈妈找丹尼尔寻求帮助。在和妈妈分离这件事上,儿子的绿色区很窄,窄到几乎没有。这个诱发事件会让他的情绪很快失去平衡,进入红色区,直到妈妈保证不离开才能恢复平衡。

丹尼尔告诉这位妈妈,妈妈的在场是儿子保持良好调节的最佳策略。问题是当妈妈离开时,儿子并没有其他能让自己保持在绿色区的有效策略。只有和妈妈的联结才能让他保持自我调节能力。儿子的需求令妈妈难以忍受甚至让她有时感到怨恨。

丹尼尔的解释是,和妈妈在一起的需求是她儿子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应对策略,帮助他应对焦虑和恐惧。这就像在听到可怕的声音时,婴儿会哭泣,学步儿会向父母跑去。儿子依靠她来抵抗环境的压力,以应对自己内心的混乱和不平衡。这种应对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他没有其他能帮他调节情绪和忍受分离的能力和策略,所以造成了母子二人的痛苦。

首先,妈妈和儿子一起又写又画地创作了一本书,描述了早上说再见有多困难,也描述了幼儿园的生活多有趣。然后,他们在男孩感到舒服和安全的地方练习短时间的分离,并逐渐延长时间,让分离变得越来越可以忍受。

其次,妈妈还和儿子谈论了“勇敢男孩”应具备的态度,它和“担忧男孩”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并且带领儿子练习了“勇敢男孩”的态度。

最后,他们请老师帮了个忙,让老师到幼儿园门口迎接他们,并允许男孩先和妈妈待一会儿。之后让妈妈在孩子可以容忍的情况下尽快离开,渐渐离开得更远一些、时间更长一些,逐渐扩大他的分离容忍窗。通过这些步骤,妈妈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儿子的感受和情绪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证明这些方法对这个孩子很有效,但是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所以,应用的要点不在于记住一步骤,而在于帮助孩子获得能力,创造能促进大脑平衡的空间和机会。帮助孩子变得更平衡、坚忍的基础是你和他的联结。这一切永远始于你们的关系。

父母若是采用防御式大脑反应,就是把“成功”建立在儿子的顺从上,不管他感受到多少痛苦。防御式大脑反应往往依靠“其他孩子都不要妈妈”去引起儿子的羞愧,或用“你是个大男孩了,没什么可难过的”来弱化男孩的感受。而丹尼尔帮助这位妈妈采取开放式大脑的反应方式,承认、尊重并回应儿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