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廷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四大书院之一衡阳石鼓书院)

千百年来,中华五岳名山之一的南岳衡山脚下的衡阳人民,以创新务实、勤劳勇敢之神而显耀世界。衡阳自汉高祖建制酃县以来,在务实创新、勤劳勇敢的碧波涛涌中伴随北去的湘江穿境而过。润养一批光耀人类史册的杰出人物,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画卷,装点着衡阳历史的天空,书写着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华章。

回首千年,大禹得岣嵝峰嫘祖启示,获治水之策而益万世,蔡伦造纸,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沿着衡阳历史栅栏,春秋战国时期,勤劳智慧的衡阳先杰,取酃湖之水,以优质糯米与密方酿制“醽醁”美酒,开创人类美酒文化新华章。汉、唐时期被帝王列为专用,有时也设宴交待王侯、将相或各国进贡来使,被世界誉为人类史上的第五大发明。
从此之后,千百年来的古城衡阳,就有了“青草桥头酒百家”的商业繁荣,直至民国时期,衡阳跃居为全国五大商业文明之城,有“小上海”、“小南京”之称。
三国鼎立时代,蜀国尚书令刘巴与诸葛亮等五人共造蜀科,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管理文献追塑与湖湘人文社科的重要源泉,唐代秀才李宽于石鼓山读书究学,后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石鼓书院”,引朱熹、张栻、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等文人、将相到此讲学、品醽醁黄酒,把湖湘文化推向一个新境界。宋时周敦颐的《爱莲说》成为千古传诵,明末清初王夫子在此著书立说,船山哲学思想横空出世,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推向巅峰,在西方哲学中奠定了东方哲学的高度。
为振华夏,衡阳人民自强不屈。晚清时期的曾国藩、军事家、书画家、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彭玉麟均于此成长受教,练兵演武,把一支“湘军”打造成水陆并用、且能征善战的“强悍之师”而征战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在日军十倍于我与缺乏补给的情况下,衡阳军民同仇敌忾,与日军浴血奋战47个昼夜,我们以1.5万人的伤亡代价,击毙日军2万,伤6万余人。创造我国抗战史上一大奇迹,曾骄狂一时的战争狂人东条英机因此被天皇撤职,卸任首相。衡阳军民保家卫国、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斗志,在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写下最悲壮的一页,衡阳成为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
细究中国共产党人这部鸿篇巨著的革命史,自湘南起义后,“万人齐上井冈山,八千皆为衡阳人”。充分见证衡阳人民具有心怀天下、救国、救民的可贵责任与担当。以开国元帅罗荣恒、革命先烈伍中豪、夏明翰、唐群英、毛泽建、伍若兰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和革命烈士,洒热血,抛头颅,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与建立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衡阳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再次创造中国第一(首台、首套)、全球领先共计420余项,“两弹一艇”、神舟飞天、嫦娥登月、天问探火、深海钻探及各大产业诸多国优名牌,都深深烙上衡阳的印记。这种心怀天下、勇于创新的可贵精神,是衡阳人民对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扬;是千年古城血脉与灵魂的升华、力量的凝聚;更是衡阳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努力奋斗的真实写照,衡阳为人类社会文明与我国经济发展注下浓墨重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让全国各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得到飞速发展。令人惋惜的是,衡阳由于某些为政者在观念、思维与人才、管理与不作为等方面上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导致这块集诸多竞争优势于一体的创新热土、红色热土在发展上极为缓慢,不少实体制造产业、名优、名牌及地方特色产品均被淡出市场!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衡阳城乡区域唯有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结合衡阳发展现状,认真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举措。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契机,为创新、创业者“松绑”,精准做好衡阳区域定位与城乡产业布局,及时有效地把衡阳自身人文、地貌与潜在的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俯下身来,加大引才、引智与招商力度,诚心上门把那些在外务工经商的工匠能手、管理精英、企业负责人,各行业专家、学者请回来,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舞台,着力为衡阳城乡培植一大批科技型、创新型、有衡阳特色的“独角兽”企业。用8—10年时间,衡阳完全有可能跻身于国内万亿俱乐部,绣出锦绣盛装的美丽家乡,使衡阳阔步迈向国内外科技、文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