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提出了一种超前的修心方式--行为反作用心。就是不断用行为给自己洗心,好的就形成心理暗示,不好的就通过改变行为习惯,尝试触发新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状态。
主要有两种路径: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把我们的意识归正,也就是在一念发动处,清除掉私欲和恶意。格是扶正,物是我们的意识所到之处。王阳明最早发现了潜意识的存在,论证了潜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行为对潜意识的反作用关系。王阳明之前的古人的知行路径是:入眼→入脑→行为。他们认为入脑就是知了,而王阳明发现,很多事情我们明知道不该这么做,但我们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非要做,知是知,行是行。他给“知”重新下了个定义,知=入脑+入潜意识,只入脑了还不叫知,还得把脑中的内容内化到潜意识里面,才能算知。根据这个定义,一个行为习惯驻进潜意识了,下次再干这个事时就像呼吸、走路一样自然,知什么就大概率会导致行什么,这样知行就合一了;同样可以反过来用逆否命题来检测。这样路径就变成了:入眼→入脑→入潜→行为。
王阳明认为,所有人的体内都存在一个跟潜意识有关的抽象东西,它同时也是大脑、情感、第六感、心理、三观的总领导,他给这个东西取了个名字叫“心”。这个“心”可以比作是元认知。贾宝玉出生时嘴里叼着块石头,人人心里都有块石头,你就想那块石头才是你的本体,你的三观,情绪,大脑认知都是你这块石头的下级,遇到紧急情况你才能出手干预,否则不管大脑有了怎样的情绪,都不要随便压制它,就在旁边静静观测、体会这种情绪变化就行,时间长了,元认知就被激活了,慢慢让这个元认知参加工作,让它熟悉你的大脑作业规律,了解你的情绪失控风险,掌握你的性格喜好,学会判断,让这个元认知,也就是“心”引导你的行为走上正轨。 致知,就是致良知。什么叫致良知?就是回到良知的状态。良知是什么状态?没有私欲和恶意的状态。致就是到。知就是良知。而良知,其实就是元认知,也就是心。
所以格物就是致知,致知也就是格物。阳明先生把这两个概念都打通了。概念打通了,才会影响行为,不断地对强意识形成正向反馈,让自己的心达到良知的状态。应了四句诗歌之一:知善知恶是良知
知行合一:知就是行,不行是应该不是真知,如果真知,就不会不行。知行合一其实也是元认知和行为习惯的相互作用,巩固格物致知的境界。
所以,阳明心学他把这两组概念打通了。
他不但把这两组概念打通了,而且把所有的概念都打通了。打通了有什么好处呢?一句话:方便操作和实践。 金瓶梅词话序中所云:“人有七情,忧郁为甚。上智之士,与化俱生,雾散而冰裂,是故不必言矣;次焉者,亦知以理自排,不使为;惟下焉者,既不出了于心胸,又无诗书道腴可以拨遣,然则不致于坐病者几希”。正如序言所言,人与其他物种区别之处就是,人是高贵的,因为人有高线,也有追求高线的自觉。作为普通人,要想成为心学的主宰,非要修炼成“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也得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操守。
所以说,心学难教,只能修炼,练到什么火候,就是什么境遇。记住格物致知与知行合一,他是修心实践的精髓所在,也是实操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