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鄠邑区城管局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在工作中创造性提出“六个字”“四个抓”“三个力”全面践行分类工作新时尚。

“六个字”:“全(配套设施全)、诚(沟通交流诚)、便(投放收运便)、严(执法跟进严)、真(追求实效真)、专(督导落实专)”,并将“全、诚、便、严、真、专”理念渗透至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个抓”:贯穿垃圾分类全流程管理

一是“寓教于乐”抓多元化宣传。坚持“有讲师培训、有影音传播、有线上交流、有线下互动、有文娱渗透、有科教融合”的多元化垃圾分类宣教理念,构建了“硬件+活动+网络”的“三位”宣传体系。将垃圾分类融入趣味运动会比赛项目,融入学生作品、品德课堂,融入“忙罢艺术节”活动,融入农民画作品创作。“见缝插针”,让垃圾分类宣传接地气、入人心。

二是“无缝衔接”抓精细化督查。在垃圾分类督导检查上精细分工,对存在问题实行销号清零管理,形成了“日查、夜查、月考核检查”的督导考核机制,“分类服务+执法处罚+环卫收运+行业监管+”的“四+”厨余垃圾专项联合执法机制,“分类中心告知整改-分类办重点督办-执法大队执法处罚-环卫所不分类不收运”的“四步”问题整改制度,逐步形成了区分类办牵头,执法、环卫、分类服务保障,10个行业部门齐抓共管,街道具体落实的“1+3+10”垃圾分类督导工作格局。

三是“示范引领”抓经典化打造。坚持“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式示范引领模式,在“点”上打造垃圾分类市级示范点,“线”上打造垃圾分类示范一条街,“面”上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为全区垃圾分类示范引领工作打造经典。今年来,区分类办根据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将示范片区打造从主城区向工业园延伸,将示范点侧重至落实定时定点和桶边引导制度的居民小区。同时,在公共机构、医院、学校的创建上进一步提升巩固。目前,鄠邑区已成功创建了市级示范区,累计创建市级示范片区1个、区级示范街区1条、市级示范单位21个、区级达标单位496个。

四是“力求实效”抓全过程管理。在垃圾分类的整个流程上,鄠邑区采取“前端分类奖罚并用、中端运输加大投入、末端处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宣传教育+执法处罚+不分类不收运”机制,提高前端分类准确率。强化四分类运输车辆配备,保证分类运输不断档。规范“三个中心一个点”运行管理,做好同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对接,做到垃圾分类末端处理科学有效。同时,将分类的全过程如实详细的体现在各类信息填报上,从基础台账入手,加强对上报信息的审核,严把住建部信息填报质量关。

“三个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开展

一是“激活力”推进宣传督导落实。按照《西安市鄠邑区2023年系列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继续深抓多元化宣传,年内举办十余场特色活动,百余次入户宣传,不断激发垃圾分类从业人员活力,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分类的积极性。同时,持续坚持精细化督查,在原有基础上,侧重深抓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等公共区域分类督查,让城区分类的准确率努力提高到80%以上。

二是“巧借力”推进难点问题突破。借助迎国卫复审、文明城市复审、城市精细化清洁行动等重点工作,巧借城市精细化清洁行动部门包抓小区制度的落实,推动“三无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突破性开展,将目前存在的“定时定点投放和桶边引导制度落实不到位、棚亭化或投放厢房提升改造覆盖率不高”等难点问题,尽快予以解决。

三是“聚合力”推进整体效果提升。联合区机关事务中心、教科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局、文旅局等行业部门,在“1+3+10”垃圾分类督导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城管+”垃圾分类工作新模式,落实西安市《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协同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凝聚合力,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效果的全面提升。(鄠邑区城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