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国力与曹魏相比处于绝对劣势。即便东吴极力配合,全力牵制曹魏,也依然占不到便宜。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没有采用魏延偷袭长安的根本原因,因为即使侥幸成功攻下长安,能否守住也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孔明的根本思路是先夺龙游,占领渭河上游的重要据点,即龙游三城。这样可以大大改善一方的战略态势,撤退可以阻止曹魏进攻汉中,而沿渭河进攻则直接威胁关中。而且根据《三国志》裴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确实出乎曹魏的预料,这也是天水能够顺利投降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亭之战是关键,对手是曹魏五名将中与张辽平起平坐的张郃。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即使是魏延这样的老将也可能要拼尽全力去阻挡张鹤,更何况是马谡。

这也是孔明战后深深自责的根本原因,而街亭的损失不仅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更重要的是让曹魏看清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魏明帝后来说“西拒岐山”是有针对性的战略举措,决不会给蜀汉轻易攻占陇西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亭是一个扇形区域,骑兵实际上是无法使用的。就算集中优势兵力,两边山上的弓箭手和滚木也够你喝一壶了。一次冲锋之后,死马尸骨,滚木巨石满地,再发起第二次冲锋就更加困难了。山谷中的守军,前线必定有击退的马匹。适合骑兵冲锋。

这种地形只能是盾牌方阵,冲到最前面进行肉搏战。如果有8000名防守者,就足以抵挡对手的2万甚至5万,所以孔明的指挥并没有错。马谡想的是,既然挡住了守军,那么驻扎在山上,可进可攻,可退可守,可以拖延魏军更久的时间。如果魏军不理他,他就可以两面夹击。看起来是对的,但错误的是马谡不了解张云,而且他缺乏战斗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谡要来,魏军要冲过去帮忙,来到街亭一定要冲上去进攻。攻城时间长的话,魏军等不起,但张郃是个很懂事的人,不拔掉这颗钉子,他就输了。古代的防御作战并不是全线防御,而是防御点,然后以此为基地攻击对方。所以,张希绝对不敢在不拔掉马谡这颗钉子的情况下绕过去,因为一旦断绝了后路,他所带的部队就会被从头到尾的夹住。

诸葛亮大军出岐山,天下大乱。张芸其实并不知道马谡的虚实。而且魏国来的都是轻骑兵,兵力肯定不多,而且缺乏重资源和重装备,所以战斗压力就小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亭位于大道上,又是一个岔路口,所以不太好守。诸葛亮的本意很可能是让马谡尽可能靠近张云离开龙山后的第一个据点韩店,但根据步兵和骑兵的速度差计算,他说马谡应该守住街亭。尽可能减慢张云进军天水的速度,为诸葛亮主力到来争取时间。所以马谡并不是要一直在街亭独自抵抗,而是暂时独自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马谡上山后,王平率领兵马驻守在大路上,让张郃可以轻松围山,但他不敢随便冲杀王平的部队。马谡山上的部队全部溃败后,王平迅速撤军。毕竟,实力差距太大了。看看马谡之前呆过的地方,都在秦淮线以南。各种地形取水问题不大,但他不了解北方山区的水文情况。最终,部队因缺水而溃败。只能说他的军事素质还是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