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大的战争,总是被父母停滞落后的价值观点燃的。在东亚地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往往以严厉著称,他们坚信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却常常给孩子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为它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强迫孩子接受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高压的教育氛围中,孩子们往往会产生生理性的厌恶和自发性的叛逆。东亚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以权威和命令为主,缺乏真诚的交流和理解。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而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他们总是把孩子看作自己附属的东西,而并不是一个有自我思考能力的人,因此他们始终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思考上的换位和互相的尊重。到最后,那一点点亲情和爱意都在纠葛里面消失殆尽,家长与孩子并不是人与“工具”的功利,而应该是爱与爱的互相赠与和回馈。

打压式教育会带来的影响

在问答平台上曾有网友提问:

父母打压式的教育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区有一个高赞回答写道:

“自卑却要强,内心脆弱,自我否定,做任何事情都有无力感,半途而废的事情数不胜数。什么人都比我强,我永远是最烂的那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父母在面对外人时,往往轻声细语,不吝啬夸奖和赞许;而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却是一味挖苦,这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打压式教育,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不完美” 的,在尝试新事物时没有自信,却又一心在小心翼翼地走每一步,去成为“父母期待成为的样子”。

网友分享了自己小时候遭遇这样的情况的一些经历,“我小时候把水壶放地上加开水,她拿着什么东西路过,不小心碰倒,便会开始骂我:你加开水不知道去边上加吗,放路中间碍事。她在同样的位置加开水,我路过不小心碰倒,开始骂我:这么大个水壶放这儿你看不见,眼睛瞎了。”

我有一位朋友,小时候大概是在小学的时候,和父母一起逛商场,在楼上看到了一盆多肉花,应该是十多块钱的样子。按照当时的家庭条件完全可以负担,因为多看了一阵,被自己的爸爸从二楼拖着打到了负一楼电梯间,自己的妈妈不仅完全没有劝阻,甚至还在一旁起哄。那件事后这位朋友再也不敢索取什么东西,在心中留下了很久很久的心理阴影。

还有一位朋友,父母几乎没有对他的一丝一毫的支持,吃喝用度和最差的比,觉得吃饱饭便是最大的幸福。从来不会考虑孩子在外还有开销,也从不会主动关心孩子的经历、需不需要家里的支持和帮助。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但凡父母在外受了什么气回来就会有各种无名火。生活中对待事情也是各种双标,自己做错事往往就是一笑置之,而其他人做错事了短则咒骂,长则各种扣生活错误的帽子。

明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一个平常人,能力智慧都有限,也是社会竞争中并不成功的底层人士。

但许多父母还是会将自己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和所谓有用的经验、意愿强加给孩子。总以一副严厉固执的面孔一味的否定和指责孩子,以偏概全以一时错误指责和否定一个人的一生这样的心态是极其狭隘的。

最为可悲的是,有些事情事后明知道自己不对,并没有做对,但是依旧学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并不觉得自己强加的意愿和想法就是一种错误。道理心里知道,但是自己继续按照自己从小那样并不喜欢的模样开始对待自己的孩子,最终遭人厌恶又责怪子女这也不懂事,那也不够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怀胎十月生你,所以就得听我的。你鞋子衣服裤子要什么我买什么所以就得听我的,我从小到大为你花了这么多钱你居然还敢和我顶嘴?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为了你着想你还不识抬举?我现在养你,你以后养我养你弟弟妹妹是不是天经地义?”

在生活中是不是时常听到这样耳熟却令人窒息的话?作为父母,也作为家长,他们仿佛从未想过自己对孩子的义务实质上是生命的产生和培育。这份责任的承担过于重大以至于他们时常闭眼忽略或睁眼掠过……

人的童年和成长经历里实在充斥着太多这种父母自以为是的指令,而这种指令在他们眼里却是为你好,但实际是把孩子作为一种自我炫耀、张扬虚荣的物体。这是孩童的疮口,并不是说付出不能说出口,只是这里通过语言信息,传达出了一个“施恩”的概念,并且不止如此,因为在给予你的同时,他要强调自己所失去的。

在父母进行不合理的发泄和打骂过后,作为受恩人,孩子必须无条件理解和感恩。毕竟他们一切行为的前提都是“为了你好”。

许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从来不挑时间,也不选地点,更不会询问孩子的意见。

不认为这是一种沟通,因为每次都只是他们单方面的输出。

孩子在这样的沟通中从来插不进嘴,实在有想表达的,极力插话后,被他们以更大声的方式呵斥孩子闭嘴。

这种单项“沟通(输出)”往往持续三四个小时,孩子说不上话,他们也不会听想法,过后还会被扣一个“软抵抗”的帽子。

东亚孩子活的很病态,在父母无休止的亲情PUA感恩式教育、以及负面的否定式教育打击下,一边爱父母一边却又恨着这样造成自己阴影的行为。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意识到:

生养,其实并不是一种恩赐,拒绝“精神绑架”

作者:青钰-小青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