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神》别输啊!

外国人在蒸汽机时代造机器人,是蒸汽朋克,在中国就是僭越了时代

外国人把城堡拍得好看,是电影制作精良,在中国就是不符合历史

外国人没有把随地大小便拍出来,是正常的艺术加工,在中国就是没有还原真实的一面

外国人把反派灭霸改了,是有血有肉,在中国就是魔改与原著不符

依稀记得《流浪地球1》上映时也听到过不少的骂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浪地球1》的差评

外国人把地球都炸没了,是脑洞和创意,在中国就是发动机推走地球痴人说梦

外国人一个人摆平一个团,是英雄豪迈,在中国就是太空战狼脱离现实

外国人演讲时候配段音乐,是真情流露,在中国就是煽情上价值太尴尬

外国人多线程叙事,是节奏好棒啊,在中国就是剧情太跳不会讲故事

观众对漫威有多包容,对封神就有多苛刻。这是我在评论区看到的一条留言,说到我心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限手套一个响指能消灭宇宙一半生命,没人说不合理,但在封神里,到哪儿哪儿都不合理

狐妖那么强竟被成汤子孙封印,不合理

封神榜凭什么就可以拯救苍生,不合理

比干七窍玲珑心怎么用来检验妖狐身份,不合理

这就是个设定而已啊。

就跟《指环王》里甘道夫明明是迈雅级别的大神,但他就是要用近战一样,只是一个设定而已。双标,真的那么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甘道夫近战一样只是设定

这期内容我知道肯定会掉粉,非常主观,跟电影关系也不是很大,就想说说自己最近的一些想法,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我说《封神》认真了,有人说我尬吹,尬吹就尬吹吧,这几年我“尬吹”了那么多老外的电影,现在“尬吹”一下国产电影,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尬吹过的外国电影也不少

《流浪地球》我还“尬吹”了12个视频呢,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浪地球尬吹了也不少

我就是跟《流浪地球》一样,想看《封神第二部》,怎么了?

我就想多看看中国人自己的大片,我就想多说说中国人自己的大片。怎么了?

一,我们在做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大家如果一起做,就会简单一点

遥想当年刘翔因伤离场,成为千夫所指,于是中国多少年了再也没出过另一个刘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配拥有刘翔

田径项目的榜单被外国人霸占了那么多年,中国人想要挤进去,要有多难啊,去做那么难的事情,值得吗?

科幻片,奇幻片,在好莱坞已经那么成熟了,中国人要拍出名堂来,要有多难啊,去做那么难的事情,值得吗?

拍剧情,拍悬疑,拍古装,不是一样可以赚钱吗?

或者,拍网大(网络大电影)不是一样可以赚钱吗?

再或者,拍短视频,让明星做直播不是一样可以赚钱吗?

为什么选择在大荧幕上拍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啊,傻不傻?

投资多了,有人会说你洗钱

明星多了,有人会说你卖流量

特效多了,有人会说你华而不实

宣传多了,有人会说你营销炒作

电影拍出来,要是没有《指环王》好看,那你就是个大垃圾,你连人家几十年前的电影都不如,钱都白花了,还不如给我花。

何必呢?大人,时代变啦

现在大家都在短视频平台上赚钱了,拍电影,还拍那种可能会亏本的大片,这不是做冤种嘛

资本也都不傻,吃力不讨好的东西,不要再投钱啦,还不如投资明星去直播带货来得直接呢

曾经有一部电影,名叫《蜀山传》,投资近1个亿,现在听着不多,但那是2001年的电影。当时这个投资额对中国电影来说也算是首屈一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蜀山传》

老费劲地整了1600多个特效镜头,结果票房2000多万,亏得血本无归,当时骂《蜀山传》的,个个也都是语文功底了得,各种修辞手法,各种引经据典,各种谈古论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骂惨

可20年过去,发现《蜀山传》竟然还是中国仙侠电影的巅峰,至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只是拍《蜀山传》的徐克,后来再也没有碰过这个题材。

又难拍,又不赚钱,又被人骂得狗血淋头,还继续拍干嘛呢?

在国内的大环境下,有必要去认真做一部电影吗?

有一两个流量明星,有一两个搞笑段子,有一两个网络故事,稳稳当当地赚钱,有什么不好呢,何必花大心思去做一件很难的事情呢?

别看现在大家都把《流浪地球》当宝了,但当时根本没多少人看好这个项目,压根不相信电影可以拍得出来,《流浪地球》最早立项的时候,人们还以为是来骗钱的,中国人拍科幻大片?可笑,这比科幻大片本身还科幻。诈骗界已经那么卷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浪地球》

好在《流浪地球》剧组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依托赛博妲己超强的化缘能力,把电影拍出来了,更难能可贵的是,《流浪地球2》拍得比第一部还要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浪地球2》

说实话,《封神第一部》和《流浪地球2》相比,我还是更喜欢《流浪地球2》一些,所以也尬吹了10多个视频。

《封神》确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不太上档次的特效画面。但《封神》绝不是某些人嘴里的“烂片”。

起码和《流浪地球》一样,都是认认真真制作的电影。

之所以会有人评价“烂片”,我觉得还是跟大家的预期有关。

在还没有看《封神》的时候,半只猫就看到听到过有关电影投资30亿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一部电影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投资30亿的大片,投资300万的诚意之作,光看这两个描述,可能就会情不自禁地给后者打更高的分数了,这是人之常情,选秀不也都是卖惨多10分嘛。

看到那么高的投资,正常人的第一反应,不会因此高看一眼,而是会拉高预期,用更为审慎的眼光,甚至用放大镜来看这部大片究竟与这个投资额是否相配

“大片”这个词,早就已经是贬义词了。现在很少会有人用“大片”来形容一部优质的电影吧。

大片约等于烂片,已经是人们潜意识里的一种默契了,因为预期一开始就起得太高了

但中国电影需要敢拍大片的团队,拍也许会输,但不拍永远不会赢

你认为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是中国没有优秀的导演吗?是中国没有优秀的演员吗?是中国没有优秀的剧本吗?

不是,是电影工业的差距

导演郭帆就曾谈到中国影视与好莱坞的差距:拍摄制作水平相差25-30年,特效相差15年。

比如《指环王》中的各类铠甲、刀剑斧盾、日常生活用具都由工作人员纯手工打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维塔工作室一共制造了48000件盔甲、500把弓和10000支箭。他们还制作了大量假体,如1800对霍比特人腿、大量给演员使用的耳朵、鼻子、头颅,还编织了近19000件服装。每一件小道具都由美术组特别设计的,考虑到需要适用于不同比例的场景,许多道具还做了一大一小两个版本。

不仅如此,它还赋予了每个种族详尽的史料背景,包括15种语言。

拍《指环王》《阿凡达》这样的大片,那何止是拍《指环王》和《阿凡达》,而是拍出了一整个中土世界,一整个潘多拉星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环王》中土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凡达》潘多拉星球

好的电影,是没有死角的,只要出现在画面中的东西,都是专门安排好才能进去的。只要进入了画面,就必须让人相信这是电影世界观中的一部分。这才是真的大片

二、还记得自己最早走进电影院的理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半只猫进电影院的理由,是想进入一个现实中没有的世界。所以我最喜欢的是科幻电影。喜欢IMAX厅中间稍微靠前一点的位置。电影院里的屏幕很大,视觉冲击强,声音环绕四周,震耳欲聋,环境很昏暗,除了看电影,很难去干其他的事情,你不觉得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就像是在梦里一样吗?

全网最粗心的影视UP主可能就是我,我看完电影经常会忘记故事在讲什么,记住的都是电影给我的感受。

我觉得故事很重要,好的故事,我会二刷三刷,充分去理解,但我又觉得故事不是电影的全部。

如果只是为了故事,完全可以放弃电影,去看一本小说。如果觉得太费时间,也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看从头到尾都是嗨点的小帅

回想一下自己最近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吧,你真的是去电影院了解一个故事吗?还是去感受一个故事呢?

既然来了电影院,你更愿意看短视频里反转的剧情呢,还是更愿意看“大制作”“大场面”呢,这难道不是我们走进影院的初心嘛

我并不是说,没有特效,没有场景,没有服化道,没有大场面,一部电影就不可能好看。

但是如果连这些都没有,我为什么必须到电影院里来看呢?

曾经中国电影市场孱弱,不就是因为没有充分的理由让我们走进电影院嘛

那时我们不太敢拍大片,尤其不太敢拍好莱坞擅长的科幻、奇幻大片。

现在我们敢拍了,我觉得就迈出了很好的一步。

我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否见证中国电影超越好莱坞的时代,但我很庆幸,看到《流浪地球》《封神》《深海》这些勇于尝试和挑战的先锋。

哪怕失败了,哪怕不好看,哪怕观众不买单,可我相信中国电影工业会因为有人愿意先吃螃蟹,而让大家都能吃上螃蟹。

所以我特别不希望《封神》输

不希望它输给那些圈钱的电影

不希望它输给那些老外的电影

不希望它输给那些“好拍”的电影

我希望看到第二部,第三部,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大片。

好啦,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评论区里见吧

#封神##电影封神第一部##神话##奇幻电影##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