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俄罗斯总统普京确定于10月访问中国,并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这个消息,外界其实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迄今为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举办了两届,分别是在2017年和2019年。那两次普京都参加了。今年3月,中方领导人访问俄罗斯期间,也邀请普京参会。所以,普京选在10月对中国进行回访,并参加第三届高峰论坛,也是俄罗斯在中俄关系中的应有之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沙科夫宣布,普京定于10月访华】

但让人在意的是,中国外交部还没有官宣普京来访的消息,俄罗斯这边也是通过乌沙科夫这个渠道先一步放风。这个人不仅是普京的助理,还是外交顾问。普京的访华事宜,有可能是他在牵头,与我方进行接触。他如今公开向媒体释放消息,也意味着,这事是有依据的。中俄关系涉及到俄罗斯“向东看”的发展战略,所以克宫那边不大可能自说自话。

只不过,普京访华这件事,绝大多数信源,都是从俄罗斯这边传出来的,有试探中方口风的意思。这才是让人感到意外的点。因为我们梳理一下中俄近段时间的互动,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在为普京10月回访做一定的准备。早些时候,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瓦莲京娜访问中国时,我方就向她传递了类似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沙科夫还是普京的外交顾问】

这或许表明,克宫那边在意的,除了回访本身,还有出席“一带一路”论坛,能否实现俄罗斯这边的外交目标。

因为这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它是个多边论坛,不局限于中俄的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都会参加,而且规格非常高。上一届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一共39个国家的领导人参与签署,范围涵盖欧洲、东南亚、南美、中东等地区。还出现了联合国秘书长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名字。

但时过境迁,俄乌冲突之后,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些国家,可能不怎么热衷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继续与中国的合作。因此,这届论坛可能会有一些新面孔加入,但也会失去一些熟面孔。目前来看可能性最高的,是意大利跟捷克这两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瓦莲京娜访华时,中方就表示,正在为普京访华做准备】

而论坛的主旨,是促进各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边跟国际合作。而俄罗斯这边的目标,又是让自己的欧亚经济联盟,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获取更大的战略缓冲空间。因此,普京这次来,除了与我方讨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也会在寻求与其他国家的领导人进行接触,对冲俄罗斯现在的外交困境。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俄罗斯虽然有心借助中方主持的国际多边论坛,去改善自己的外交形象,但是一些参加“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会不会对俄罗斯的存在,感到介怀?如何确保俄欧双方都能心平气和地展开讨论,让第三届高峰论坛,尽可能避免俄乌冲突的场外影响?这是中国作为东道主国,不得不面对和处理的重大命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消息说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考虑退出一带一路】

目前,我方并没有正式宣布普京访华的消息。首先是时间还早,有客观上的不确定性。我们的外交传统,很少会提前几个月就确定一国领导人的访问。此外,普京的外事行程,也会受到不可抗力的干扰,比如说俄乌战场上,乌克兰反攻取得重大进展,那这种情况下,普京可能会选择留守国内。

而且,也有迹象表明,我方也没有做最后的决定。总体来看,俄方需要中方提供的外交平台,不然不至于8月的南非金砖峰会明确不去,又很快确定在10月访问中国。不过,我方显然在反复权衡。

最后补充几句,虽然中国这边一直在强调,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也是写在了中俄今年的联合声明里的。不过俄罗斯内部,对中俄关系的定位,还没有形成共识。俄罗斯国防委员会主席前不久还在讲,如果中俄关系来到结盟的高度,将“无惧任何阻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国防委员会主席再提中俄结盟】

俄罗斯动辄把中俄联盟挂嘴边,是因为俄罗斯本身对于军事政治同盟,有一定的路径依赖。苏联时期我们就不讲了。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就牵头成立了集安条约组织,显然是在向北约看齐。不过,但凡是军事政治同盟,多少会涉及到主权的让渡,半强制性的军事义务,以及外交政策独立性等。这对于现代国家都是敏感领域。俄罗斯是地区大国,在集安组织是绝对的核心,所以是中亚国家向俄罗斯让渡部分主权,同时在外交政策上刻意迎合俄罗斯。

但这种模板,显然不适合套用到中俄关系中。而且,我们是在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后,才开始提倡对外关系的“三不”。外部环境严峻的俄罗斯,很需要中国作为自己的强力盟友,证明自己并不孤立。对中国而言,并无这方面意愿。